武闯的团队,今年更加忙碌了,他们正在调试生产固体饮料的新设备,扩建固体饮料的厂房。
武闯说,在亳州,做一个花草茶工厂花费六七十万元就已经很高了,像2018年,他们第一次办花草茶工厂的时候,厂房面积只要300平方米就够了。
但生产固体饮料,需要专门的净化车间用来灭菌,生产环境要求无尘防静电,需配备无尘车间,厂房的面积至少要1000多平方米起,整体厂房加设备的投入至少需要百万元起,是花草茶工厂的两倍以上。
而且,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要求也比花茶更高,亳州当地成熟的代工厂,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原样调配出一款花草茶。但要原样调配出一款固体饮料,往往需要数日,甚至更久。玫瑰花茶、菊花茶这些原材料都是肉眼可见的,但固体饮料它的原料是肉眼看不到,所以很难调配。
但固体饮料背后,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钱”景。今年开始,一款老北京酸梅汤开始在社交平台上爆火,武闯团队迅速跟进上新了一款酸梅汤产品,一天的销量为500~600单,日销售额接近八千元。
武闯说,早在2017年,一款红糖姜茶就在拼多多上火爆出圈。在他印象里,当时有亳州的商家,每天能发出2万多单。到当年双11,一天订单量更是达到了20万单,单价7.5元,相当于一天销售额能达到150万元。在当地,流传此人仅靠一款红糖姜茶,收入就达到了数亿元。
“花草茶还需要热水冲泡,但固体饮料更加方便,特别是夏季的时候,你不想喝热饮的时候,固体饮料直接用冷水冲泡也行。”武闯补充道,他们始终要跟着年轻人的消费趋势走。
同样正在加码布局固体饮料的,还有毫州商家井雪杰。“大家依旧延续大牌平替的策略,比如养生植物饮是今年的大热产品,杭州各大中医院推出的养发饮、乌梅汤,元气森林在做的国风养生纤茶,喜茶也在做的草本植物饮品,我们产业带这边都在及时跟进”,井雪杰说。
亳州很多实力工厂也逐渐转型至生产壁垒更高的固体饮料。亳州花草茶代工厂负责人张家龙说,整个产业本身也是在往上升级的,如果客户要求生产一个固体饮料,亳州做不出来让其他地方生产,一来一回运输都是物流成本。亳州有药材供应链的优势,在当地做当然更方便,也更有优势。
去年,张家龙的团队拿了33亩地做固体饮料,目前已经在生产阿胶红糖姜茶、益生菌等产品。
和花草茶相比,固体饮料门槛更高、投入更大,商家可以进入到一个竞争壁垒更高的赛道。而且,目前市场仍在培育期,亳州的年轻创业者,自然都不想错过这个新风口,他们正在开启新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