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JIDGE)于2021年7月经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成立,为学校校级科研机构。研究院聚焦数据治理领域,致力于开展基础理论、制度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努力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贡献思想与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新国大谢建平、天大姚桥峰团队ACS ... ·  8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复旦大学崔继斋青年研究员 Adv. ...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枸杞家族又添「新菜」,你吃过吗?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脱毛彻底,又不伤皮肤的好办法!很多人却不会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

冯耕中教授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2024)上的主旨演讲:产业互联网发展实践及若干思考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4-03 08:50

正文

编者按

2024年2月23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2024)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重要版块,年会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高校及有关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搭建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和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探讨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本次大会聚焦“数字产业发展与范式变迁”“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组织发展变迁”三大主题,国内外40余位数字经济领域著名专家以及在数字产业实践中取得优异成果的机构代表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交流。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教授以《产业互联网发展实践及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本文根据冯耕中教授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冯耕中教授作主旨演讲


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2000年的电子商务热使B2B、B2C的概念进入公众视线;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又引发了广泛讨论。今天我想重点围绕产业互联网的话题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在互联网应用创新领域,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平台经济也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在消费品电子商务领域诞生了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世界级企业,但是在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电子商务领域却没有出现世界级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值得大家思考。


大家知道,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通常包含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下面我将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视角,重点结合上述三流选择社会实践中的三个典型领域,分析其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领域是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二十多年前我主持制定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国家标准,其定位就是指导生产资料和资源性商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根据该项国家标准,首先是要求行业内的企业参与网上交易活动,不允许自然人参与交易;其次从商业模式上讲,电子交易中心是中立的第三方市场,具有定价履约机制,同时也是与物流服务深度融合的交易场所。该标准出台后,这一领域的电子商务与消费品电子商务一样发展迅速。当时,社会上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认识,我国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是金字塔型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是传统的商品现货批发市场,其上层是电子交易市场,再上是期货市场,顶尖部分是商品衍生品市场。所以,大家也认为,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是一种介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新兴市场形态。但不幸的是,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恶劣的市场生态环境”。一方面,在过去二十年出现了很多的风险事件,例如华夏商品交易所事件、泛亚事件等等;另一方面,伴随大宗商品电子商务还出现了很多其他类交易,比如贵金属、原油交易、邮币卡交易、文交所等,各类运营主体鱼龙混杂,风险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因此,2010年成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整改元年,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证监会、法制办、银监会、发改委等部门都参与其中,其严肃性可见一斑。回顾过去二十多年国家的相关政策,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是一个主流方向,但其本质是鼓励发展了消费品的电子商务,而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却受到严格管制。


第二个领域是以网络货运为代表的物流服务平台。我们常用两个“98%”来说明我国公路货运的现实情况。98%的公路货运是散货货运,同时98%的公路货运是由小车队或个体车主来完成的。所以,在这样的领域,互联网平台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很多企业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对过去二十多年该领域的典型事件和企业活动进行梳理,可以看到明显的发展轨迹,即在早期萌芽阶段呈现出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物流服务模式,主要目标是车货匹配服务;在成长期呈现了线上线下结合、双渠道并重的服务模式,主要实现运输安全透明化管理和物流主体信用把控;到了目前的发展期,呈现出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物流服务模式,主要实现以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总体上看,各地对发展道路货运平台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运作网络货运平台有利于推动当地的GDP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滋生了虚开发票等一些不良行为。


第三个领域是金融服务创新领域。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上,“互联网+金融+X”是核心。2015年我们团队撰写了一份报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创新模式进行了梳理,按照支付方式、信息处理、资源配置分成了三大类,其中供应链金融列入其中。我们常说,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过去二十多年这个领域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在2000年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较为典型的是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传统供应链金融阶段;2010年左右出现了以产业企业为主导、金融机构配合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阶段;再到如今,进入多主体专业协作的平台化供应链金融阶段。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我们同样看到,在发展中风险事件频发,这里我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例如,在2004年,钢材的市场价格下跌了将近50%,3、4月份北京约有70万吨的钢材质押融资业务出现了风险,其间人民银行提出要求,严格管理质押融资业务。再例如,2012年左右的上海钢贸事件,以及之后的泛亚事件等,都涉及到几十万人、几百亿资金的风险问题。在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扮演着骨干的作用,是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主力军。但是,我们将过去十年国资委及国办出台的文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资委的态度是从“加强管理、适度压缩”到“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再到“禁止、清理、打击、零容忍”,而这背后正是因为这十几年来参与其中的国企因融资性贸易暴雷而导致了巨大的国有资产损失。

总结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产业互联网发展方面,上述三个典型领域都具有以下共同的发展特征:


第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交易、物流、金融服务都经历了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线上化平台为主的非常相似的发展阶段。


第二,三个典型领域的发展都呈现出市场主体鱼龙混杂、风险事件频发,引发的社会矛盾突出。


第三,宏观上,政策精神为鼓励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数字化转型,鼓励发展数字经济;但微观上,政策精神为加强管理、合规经营,甚至清理整顿、禁止、零容忍。


因此,考虑产业互联网发展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特殊性,并结合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征和市场生态环境,我对当前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以下判断,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个人的理解,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自由创新发展的时代不再存在,规范管理与创新发展并重。


第二,大宗商品流通创新总体上政策趋紧,没有放开迹象。


第三,需要在国家总体安全观下理解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全面指明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今天会议上大家谈到的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产业集群、数字贸易,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都在二十大报告里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和工作重点,我想从学术研究、政府工作和企业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谈一些建议。


首先,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不能仅仅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数字经济问题,而更应该重视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研究数字经济的未来趋势。大家或许已经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互联网创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需要冷静下来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做进一步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要避免出现各地群众运动式地发展新基建和发展数字经济。学术界应该给出对发展数字经济有真正实际价值和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成果。


其次,在政府工作方面,如何妥善处理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如何做到守正创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我们的很多工作思维都局限于“是”或“不是”,但很多时候做出这样的回答是极其困难的。从当前来讲,政府数字化监管体系的建设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包括法律、监管规则等多个方面。


第三,在企业发展策略方面,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目前,我了解的腾讯企点领航计划试图打造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这个工作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互联网发展之路。



互联网创新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进入到盘整期。衷心希望我们的政产学研用多方加强合作,共同加快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研究院简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