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与邦
“城与邦”是一个主要由政治哲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写作小组。在这里,我们将定期推送学术速览、学术总结、学术分析和思想随笔类文章,让你进入一个简洁但严肃的政治哲学思考空间。小组诚挚欢迎政治哲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加入我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制造“流水线公主”的旅拍店,倒在假期 ·  10 小时前  
科普中国  ·  它被称为“水果皇帝”,含水量高达 90%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城与邦

成为哲学王:不可能的政治责任?|城与邦

城与邦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9-17 19:00

正文


成为哲学王:不可能的政治责任?


    作者|华闻仪

    简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

    兴趣|政治理论

    编辑|黄麒瑄


前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正义城邦——各部分达到和谐(harmony)(443d),大家根据各自天性所适合的职业各司其职(433a),共享城邦的整体幸福。柏拉图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治权力必须和哲学完全相合,要么哲学家成为统治者,要么统治者哲学化(philosophize),只有这样,才能让城邦最接近“正义”(473d)。

 

  柏拉图用“洞喻”描绘了这个过程,哲学家克服重重苦难走出了洞穴,知晓了真理,回到洞中,渴望拯救同伴,但像苏格拉底一样,被众人抛弃、杀死。这个故事看似否定了哲学王的可能性,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悲观判断,但是,洞喻实际上体现出人类克服自身缺陷,寻求真理和共同幸福的可能性和希望。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曲折,但并非不可能。


柏拉图的叙拉古之行



一、哲学家和三个隐喻


  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wisdom-lover)(475e)。由于没有比真理(truth)更属于智慧的东西(485c),所以哲学家一定是热爱真理的人。出于这种热爱,哲学家必然从童年开始就努力追求真理(485d)。真理是“一”,是“是”(being);而意见(opinion)是“多”,是“正在成为”(becoming)或“正在消失”(decaying)。哲学家热爱真理,非哲学家则热爱意见。这是哲学家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也是他们应该成为统治者的原因。

 

  柏拉图将可知世界(the intelligible)和可视世界(the visible)进行类比,用洞喻、日喻、线喻论证了哲学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中,洞喻是最直接的关于哲学王的比喻,而另外两者是理解洞喻的前提。

 

1.洞喻

  在洞喻中,多数人都像被镣铐束缚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背对洞口,只能看到他们面前的矮墙。他们背后有一团火,火焰前方有一些拿着各种物件舞动或说话的人,他们只能看到墙上这些人和物件的影子,并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514a-c)。然而,他们其中一个人从镣铐中解脱,受一种不知名的力量驱使而走出了洞穴,到了阳光之下。他无法适应外界强烈的光线,所以只能先从物体的倒影开始看,再看物体本身,通过让自己的视力不断适应新环境,慢慢看到月亮、星星,最后看见阳光和太阳(516a)。他明白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感到幸福。如果这时他回到洞穴中,就会因为不适应洞里的光线而显得比其他人笨拙,大家会觉得洞外的世界损伤了他的视力,嘲笑他的笨拙。当他试图引导其他人走出洞穴时,众人会认为他在伤害大家,所以群起而攻之,甚至将其杀死(517a)。

 

  这个故事里,洞里的世界就是可视世界,是大多数人经历的世界;而洞外是可知世界,是哲学家才能看到的理念世界。火焰前手舞足蹈的人,则是不以真理而以诡辩赢得民心的智者或者政治家,他们用看似真理的假象教育人们,引导众人灵魂的方向,让大家无法转头看见真理。走出洞穴的人,无疑是哲学家,他们能够从看似自给自足的生活现实中“醒来”(《申辩篇》30e),试图寻找更加接近真理的东西。这种驱使他们走出洞穴的力量,可以说是他们哲学家的本性(nature),也可以说是神的指引。他们在理念世界中,通过如数学、实用科学等思维训练(看倒影、月亮等)越来越接近真理(太阳),因为获得知识而拥有了真正的幸福(505b)。他们回到洞穴,就是为了造福共同体而成为哲学王的过程。

 

  不管是走出洞穴还是回到洞穴,都是哲学家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必然任务,也都有着许多风险和困难。

 


2. 日喻

  首先,要理解哲学家走出洞穴的原因,就要结合柏拉图的日喻。柏拉图将身体和灵魂做类比,用日喻论证了真理和善之间的关系,证明哲学家必然追求善(太阳)。对于人的身体来说,光是让可视世界中的物体被看见的媒介(507e),而太阳是光的源泉。对于人的灵魂来说,太阳意味着善(good)本身(508c),而太阳光意味着真理。完全被太阳光照耀的具体事物才能被真实地看见,所以完全被真理照耀的理念(form)才能被真实地知道(508d)。但是,太阳不是唯一的光的源泉,蜡烛、火焰、彩色灯光等会扭曲或模糊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当人没有善(太阳光)作为指引的时候,灵魂就不能看到唯一的真理(物体的真实面目),只能看到多变的意见。所有真实存在(beings)和关于真理的知识,都因为善而存在(508e)。所以,热爱真理的哲学家会走出普通人的洞穴,为善本身而追求善。

 

  然而,要为了真理和善走出洞穴,并非易事。首先,大多数人没有这种罕见的最佳本性(best nature)(495a),不能受到“神的召唤”,无法在看似毫无问题的现实中转过身体,看向洞口。其次,就算是拥有哲学家潜力的人,也不一定能最终成为哲学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潜在哲学家的卓越灵魂就不能被引导向正确的方向,而只能被火焰前的智者蛊惑。这样,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哲学家,还会比普通人对城邦造成更大的破坏,也让其他人因此对哲学产生误会和厌恶(495a)。再者,哪怕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决心走出洞穴,也需要经过一个“陡峭的通道”,还要因为阳光强烈而眩晕痛苦(515d)。正如柏拉图所说,人类的理性(reason)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魂美德(virtue),而要依靠练习和习惯来获得(519e)。练习理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各种让人分心的力量(distractions),比如可能屈服于对金钱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惧(486a-b),可能受到多数人的不理解甚至诽谤(500d),可能由于经营家庭的责任而将哲学作为副业(498a),这些都会阻碍这个灵魂向上攀升。而且,就算成功到达了理念世界,人也只能理解“善”这个理念,而非“善”本身,就像无法直视太阳本身一样(506e)。

 

  上述的各种困难,都体现出成为哲学家的路途十分坎坷。而他们成功走出洞穴,获得个人幸福之后,还必须返回洞穴,重新适应黑暗。这既是追求真理的必然趋向,也是共同体正义的要求。要理解这种上升和下降相伴相生的关系,则要通过柏拉图的线喻。

 


3. 线喻

  柏拉图将可视世界世界和可知世界分为线段上不对等的两部分:下端较短的是可视世界,自下而上同比例分为“想象”(imagination)和“信念”(belief);上端较长的是可知世界,自下而上同比例分为“想法”(thought)和“理解”(understanding)。其中,两个世界中的内部比例和两个世界的比例相同(509d),每段线段的长度就是它相对于真理的清晰程度(511e)。“想象”,就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物体的影子;由“想象”上升到“信念”,就是将多种想象归一到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想法”,则是通过假设和图像(image)来推导出的真实意见(true opinion),几何、代数等推导的结论就属于这个部分(510c);由“想法”上升到“理解”,则是超越假设,只利用理念本身达到整体归一的结论(511a-c)。可知世界和可视线世界内部是多归一、向上攀升的关系,两个世界之间亦是如此。可视世界到可知世界,也是一个从多元的表象向上走向统一的本质的过程。


不是辣鸡是咸鹅全家桶,你准备好了吗?



二、回到洞穴的意义


  上文所说的“归一”,不仅是哲学家走出洞穴,灵魂向上攀升,逐渐接近阳光(善)的过程,更是其从理念世界回到洞穴,从线段的最高层次返回底部,通过辩证(dialectics)理解整个线段的过程(511d)。理解(understanding)的对象是可知世界的理念,而辩证的对象是整体的、无边界的,包含了可知世界和可视世界,包含了洞里和洞外。线喻打破了这两个世界的边界,让物体和理念间的区别只存在于反映真理的程度,而非根本性质,所以二者是可以统一的。[1] 如果哲学家为了自身幸福一直在洞外逗留,就是放弃了这个从具体物体的“多”,到抽象理念的“一”(one),再到二者统一的“太一”(ONE)的过程,放弃了追求真理的统一性(unity)。所以说,回到洞穴是追求真理的必然趋向。

 

  不仅如此,回到洞穴还是城邦正义的要求。正义的城邦不应该让某一类人(如哲学家)特别幸福,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幸福分散到整个城邦(519e)。哲学家回到洞穴,并非放弃了真理,而是以理解过真理的状态看待洞里的一切。在适应黑暗后,他可以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洞里事物的局限(520c),所以能比洞中人更好地促进城邦的和谐正义,提升整体的幸福。由于哲学家已经获得了知晓真理的幸福,就并不贪恋个人财产和地位,所以他们不会为了统治地位争斗,而导致摧毁城邦的内战(521a)。所以,不愿意成为统治者的人才适合统治城邦,才可以通过立法将城邦民众的性格塑造成神所喜爱的那样(501a-c)。哲学家回到洞穴,也就打破了理念世界中作为“是”(being)的理想城邦和可视世界中作为“将成为”(becoming)的现实城邦的界限,[2] 使得现实城邦接近理想成为可能。

 

  然而,就算哲学家愿意放弃理念世界的个人幸福,回到洞穴,他们也可能被众人攻击和抛弃。柏拉图认识到,大多数人无法践行哲学(philosophize),也无法认同哲学家,但那些将自己作为大众的一员并讨好大众的人,则会受到欢迎(494a)。当今大批利用民粹主义上位的政客,无所谓真理和共同体的和谐,通过煽动极端情绪、制造分裂来获得选票。但是,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的灵魂中都有学习和向上攀升的能力(518d),只是需要良好的教育来将大家的灵魂引导(redirect)向真理和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哲学家的禀赋和毅力,能够到达理念世界,但只要每个人的灵魂都在一定程度地向上攀升,对共同体的正义都是有益的(518d)。


《柏拉图的洞穴》(16世纪)



三     、“人类最好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洞喻的悲观结局背后,是柏拉图对人性的普遍希望。虽然哲学家不管是走出洞穴、回到洞穴还是被大众接纳,都困难重重,但让共同体接近理想城邦并非不可能。哲学家走出洞穴,就是人类得以战胜自身弱点追求真理和善的证明,象征着人类最好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又不是高高在上、脱离大众的可能性——哲学王回到洞穴,是打通了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哲学家对真理的热爱会让他引导城邦更加接近善和正义(473a),通过合适的教育和立法,激励公民追求更高的灵魂层次,从而促进城邦的和谐正义,达到人类的共同幸福。这个过程实属不易,但也正因如此,人类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才尤其值得歌颂。


-Fin-


注释

  1. 这方面的讨论,Tang的博士论文第一章有很详细的讨论。请见:Tang, X. (2011). Philosophy's Political Dut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School University)

  2. Ibid.



往期相关文章,点击即可阅读

  1. 柏拉图的“城邦—灵魂”类比

  2. 巴伯:政治开始于哲学失败的地方

  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despotes概念的使用

  4. 自然奴隶的政治性:“政治动物”再考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往期精彩内容


政治哲学|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资本主义|爱国主义|民族|法律|宗教|道德|革命|独裁|选举|意识形态|公民社会|中国古典|中国近代|中国政治|美国政治|欧洲政治|希腊罗马|中世纪|现代性|全球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莎士比亚|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福柯|韦伯|葛兰西|巴特勒|阿伦特|罗尔斯|斯金纳|施米特|阿甘本|严复|梁启超|影视|测试|课程介绍|书单|书评|学术歌单






 

本文为「城与邦」作者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不用作商业用途

转载或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城与邦」是成立于英国与北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政治哲学写作小组,提供新鲜原创学术思想,激发政治哲学热情,互相督促写作。


我们期待

投稿|关注|分享|加入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思考,并怀有对政治应有面貌的热情。


↓点击“阅读原文”便可进入「城与邦」知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