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iPhone17Air将成史上最薄iPh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九号回应300元抢电动车提车被拒##30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虚拟世界生存报告:你和“阿凡达”的相处之道|S-Tech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22 19:49

正文

黄晓韵  浙江大学心理系



生存报告引言:

我们来探讨一下人际关系······

啊,不,是“阿凡达”际关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时代来临之后,我们将要靠“阿凡达”(avatar, 虚拟人)在里面活动。而我们面对的,也将是真实玩家的替身,和非真实玩家(也就是电脑程序控制的虚拟人物)。我们将要在虚拟世界中,以“阿凡达”的形象和更多“阿凡达”一起工作,学习,旅游,以及······玩狼人杀。


那么在这个“阿凡达”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不, 应该说是“阿凡达”际关系,会是如何呢?“阿凡达”们会对你的“阿凡达”友好吗?你和你的“阿凡达”相处得又如何呢?你会爱上你的“阿凡达”吗?你的“阿凡达”又会和别的“阿凡达”相爱吗?

 

社会心理学家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问这些问题。他们把一些探究人际关系的实验范式用在虚拟现实里,然后发现了可以助你想象在虚拟世界里,你与“阿凡达”相处的生存报告。


上图来源pixabay。本文其它图片来源于相应论文截图。



生存报告第一章

面对“阿凡达”,

你还是会把它当成是真实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离自己太近,你会不自觉地后退一步,而他还直视你,你会更不自然。


那如果是虚拟人物呢?Bailenson J N等人(2003)发现,在对待个人距离上,人会把”阿凡达”当真实人类对待。他们安排被试通过VR设备进入一个虚拟的房间与一位虚拟人物共处。当这位虚拟人物朝被试走来,并且还挨被试太近时,被试会后退以与它保持舒服距离;当虚拟人物直视被试,被试则会与它站得更远。


尤其在被试以为该虚拟人物是由真人控制的替身时,他会选择保持更大的距离。但同样在虚拟环境下,一个拟人大小的非人形物品则不会有如此影响。


另一组实验(Guadagno R E,2007)安排被试在虚拟环境中聆听一个虚拟人物的关于校园安全的发言。这个虚拟人物试图说服被试。结果发现,无论被试认为该虚拟人物是虚拟存在的,还是认为是由真人控制的替身,都有一定比例被它说服。而当该虚拟人物是同性时,被试被说服的可能性更高。



在个人距离实验中使用的“女阿凡达”和“男阿凡达”。他们中的一半闭着眼睛,一半直视你。你也会和他们保持舒适的“人”际距离。




生存报告第二章:

虚拟世界能消除孤独感吗?

有可能······但孤立感也会来得很真实



就如在现实生活中,你与他人既保持舒适的个人距离,又需要他人的尊重和重视,在虚拟环境下,你也会需要虚拟人物的尊重。听起来有些蠢······但实验证明,如果“阿凡达”们孤立了你,你的确会感觉很沮丧。


自互联网发展以来,科研人员便开始问,互联网是让人们更孤独了,还是减轻了人们的孤独?


有人认为,互联网世界能够让不那么善于真实社交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交渠道,他们能在虚拟空间里摆脱现实束缚建立“真实自我”(true self)(McKenna KYA,1999),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这让我们猜想,沉浸感越高的世界,会让这种“真实自我”的社交发展得更好,这也意味着人们在虚拟现实里可能不那么孤独。


听起来很有道理。转念一想,沉浸感越高,那么在虚拟现实里的孤立感也会越真实······真扫兴!然而,实验证明,还真的是这样的。


一组实验中,Kassner M P等人(2012)安排被试进入一个虚拟的足球场。被试被安排与两位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操作的虚拟人物进行传球游戏。其中一组被试与其它两名虚拟人物等几率地轮流传球;然而,另一组被试在接到一个传球后,再也接不到球,那两名虚拟人物自己玩起来了······


结果发现,这些眼睁睁地看着“阿凡达”们在传球,自己却被孤立的被试,在社会归属感、控制感、自尊感、存在意义的自我评分上,都明显低于”一起快乐地玩耍“组。


而且这种在虚拟现实中被孤立的受挫感,比起在现实情景下的实验中,会更加强烈。他们猜测,或许这是因为虚拟人物能够表现的表情更少,看起来可能更无情。



和”阿凡达“的传球实验。被虚拟人物们孤立,你也会很沮丧。




生存报告第三章:

“阿凡达”扮演play

会让你觉得掌控了它



在看完与其它阿凡达相处的生存报告后,再考虑一下,你会和自己的阿凡达擦出什么火花呢?


科研人员用IVBO (Illusion of Body Owner-ship )来测量使用者有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控制了虚拟环境中的虚拟身体。他们发现,当这些“阿凡达”是以第一人视角呈现时,被试将拥有较高的IVBO。IVBO也会随着“阿凡达”的年龄、性别、外形等发生改变。


如一个实验(Lugrin J L,2015)安排被试“进入”不同外形的“阿凡达”,包括积木形状的,机器人形状的,以及拟女性的和拟男性的。在完成体验后,他们通过量表自我报告体验。结果发现,他们的IVBO都相当高。


其中拟女性和拟男性的IVBO比积木人形状和机器人形状的稍低,因为被试会更多地在意“我比它胖多啦””我的头发才不是这个颜色的”这类细节。这让人猜想,如果这个“阿凡达”是按照自己的身体的真实样子建立的,那么IVBO是不是会非常高?



A\B\C\D分别是拟男性、拟女性、积木人、机器人的“阿凡达”。这些“阿凡达”都给使用者高控制感。其中拟男性和拟女性的稍低,原因是使用者关注“我没它那么瘦啦”、“我的头发才不是这个颜色”这类问题。这也让人想象,如果是一个完全根据自己形象建造的“阿凡达”,控制感岂非非常高?



生存报告第四章:

然而······

“阿凡达”扮演play玩多了,

一不小心地就被它“反控制”了



然而,小心!使用者在高程度地控制“阿凡达”的同时,也很容易被这些“阿凡达”“反控制”——使用者忍不住地就用它的角度看世界了。


一个实验(Banakou D,2013)中,科研人员安排被试进入虚拟环境。其中一组被试在虚拟环境中的“阿凡达”是4岁的小孩形象;另一组则是成人的形象。为了控制干扰,成人的形象缩小了比例而与4岁小孩同等身高。


这两组被试接受IVBO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对虚拟身体的控制感相同。然而,在估计物品大小的测试中,结果显示,进入4岁小孩形象的“阿凡达”的被试,相对于进入成人身体的被试,会高估物品的高度——科研人员分析这是因为前者在以4岁小孩的视角观察物品,而将物品放大。


此外,测试显示,进入4岁小孩的被试在体验结束后,还会在潜意识中将自己与4岁小孩紧密地联系。


A为4岁形象的“阿凡达”;B为承认形象的“阿凡达”。在虚拟现实当过4岁的小孩后,你潜意识真的把自己和4岁的小孩联系在一起了。



不仅观察物品的方式发生改变,使用者的世界观可能也会随之改变。一个研究(Yee N,2006)中,被试在虚拟环境中进入一位老人形象的虚拟身体,并且通过镜子观察和感受“自己”的身体。简单的一系列熟悉自己的”阿凡达“步骤后,这些被试的态度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对老人的内隐态度比之前更友好了。


这样的现象同样出现在种族歧视(Groom V,2009)的实验中。被试进入黑人的身体后,也会更多地从黑人的角度思考。被试对黑人的刻板成见也因此下降。


进入老年人形象的虚拟身体,会让你学会换位思考,减少对老人的刻板成见。



生存报告结语:


我们会和“阿凡达”谈恋爱吗?

虚拟世界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如何?

······


除了以上的问题,更多的想象空间仍待填满。虚拟世界中的亲社会行为会如何?“阿凡达”际是否有性别偏见?残障者能否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更多自由?


在虚拟环境版本的朋友圈里,我们会发什么动态呢?人们会因为什么而发九宫格自拍?······


至于在虚拟现实中的恋爱,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很成熟了。“虚拟女友”的游戏已经多了去了。和异地恋人用替身进行性交在技术上也完全是可能的(Wagner M,2014)······就差心理学家来探讨虚拟现实中的恋爱和真实现实中的异同点,以及技术进步以让更多人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真实地感受喜怒哀乐和生活了。


生存报告参考文献


1.Bailenson J N, Blascovich J, Beall A C, et al. Interpersonal distance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7): 819-833.

2.Guadagno R E, Blascovich J, Bailenson J N, et al. Virtual humans and persuasion: The effects of agency and behavioral realism[J]. Media Psychology, 2007, 10(1): 1-22.

3.McKenna KYA, Bargh JA.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Interne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Media Psychology 1999; 1:249–69.

4.Kassner M P, Wesselmann E D, Law A T, et al. Virtually ostracized: Studying ostracism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2, 15(8): 399-403.

5.Lugrin J L, Latt J, Latoschik M E. Avatar anthropomorphism and illusion of body ownership in VR[C]//Virtual Reality (VR), 2015 IEEE. IEEE, 2015: 229-230.

6.Banakou D, Groten R, Slater M. Illusory ownership of a virtual child body causes overestimation of object sizes and implicit attitude chang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31): 12846-12851.

7.Yee N, Bailenson J N. Walk a mile in digital shoes: The impact of embodied perspective-taking on the reduction of negative stereotyping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Proceedings of PRESENCE, 2006, 24: 26.

8.Groom V, Bailenson J N, Nass C. The influence of racial embodiment on racial bias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Social Influence, 2009, 4(3): 231-248.

9.Wagner M, Broll W. I wish you were here-not! the future of spatially separated sexual intercourse[J]. AISB50 Proceedings. http://doc. gold. ac. uk/aisb50/AISB50-S16/AISB50-S16-Wagner-pape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