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小妹  ·  白嫖神器来袭,安卓和iOS均可用! ·  昨天  
软件小妹  ·  白嫖神器来袭,安卓和iOS均可用! ·  昨天  
周周打板  ·  不修复就大分歧! ·  4 天前  
周周打板  ·  不修复就大分歧! ·  4 天前  
sven_shi  ·  我回答了 @方丈15018 ... ·  5 天前  
程序员鱼皮  ·  MySQL 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么? ·  6 天前  
程序员鱼皮  ·  MySQL 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付费订阅专栏超过一年了,但大家还在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6-11 23:42

正文


内容来源:据方军老师知识经济演讲相关资料整合而成。

  责编 | 清野

第1491篇深度好文:4346字 | 8分钟阅读

全网首发·综合笔记·知识经济


笔记君说——


侠客们,晚上好!新商业路上,笔记侠与你守望相助。


现在知识付费市场还在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探路,摸石头过河,市面上对内容付费看法不一。嗅觉敏锐的互联网老兵已经开始亲身试水,试图构建底层逻辑,刻画这片大陆的领域地图。总体来讲,知识付费在走上坡路。


这个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阑夕在《知识经济开始分道扬镳》中说: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提出「后喻文化」的概念,意指知识传递的辈分观念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新的文化传承模式必然会被挤出仍然遵循论资排辈的课堂。而在解决学习焦虑的过程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正在加速逃离原本的教育积累。

 

KPCB今年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里,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并未过度侵吞我们使用PC电脑的时间,它的掠夺性体现在对于闲暇时间的张狂占领,而在这种势不可挡的条件下,知识经济的解体和重构也就变得合理起来。

  


十五世纪的欧洲,印刷书籍的总计存量是一千万本左右,到了十六世纪,这个数字变成了夸张的两亿,中间间隔的变量只是一场「古登堡革命」。而知识传播带宽的几何增长,则直接摧毁了宗教文明,为欧洲赋予了荣光万丈的文艺复兴。


几百年过去,又一场革命悄然而至,知识经济的交易市场,从地中海周围城邦人头攒动的贸易市集上,转到电子屏幕上一个个圆角矩形的图标里,而不同流派在商业方向的渐行渐远,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不同偏好。”


曾任创业邦执行总裁、现代传播集团CTO,有超过十五年内容产业与互联网从业经验的方军认为知识变现的本质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以下为方军老师演讲摘录:


付费订阅专栏快一年周期了,但大家还在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觉得付费是一组现象造成的,这个事情围绕用户付费发生,现在这一波的知识付费由三个东西组成:媒体、内容和教育。


现在的付费内容基本上是四种形态:


第一种就是大专栏,只有少数人可以做;


第二种小专栏,一年50篇,范围就降低了,有很多人可以做;


第三种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做教育产品;


第四种就是在线讲座,这件事情出现了很久,微信群做直播,多群联播,后来有知乎Live,让这个东西真正变成可以商业化的产品。

 


互联网知识经济最后变成了平台化的格局,这个格局里面的状态是有一群人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把这群知识的生产者叫知识匠人或知识极客,可以分为5类:

 

第一类是知识原创者,而是原创想法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是大学里面的教授,有可能是做研究的人,有可能是真的发想法的人;


第二类是知识传播者,譬如我们觉得罗振宇典型地把自己定义成我是一个传播者,吴晓波很大程度上一半是知识原创者,一半是传播者;


第三类是把知识变成产品的人,把知识变成可以售卖的产品的人;第四类是可以把知识卖出去的人;第五类是知识价值领袖。


这个市场里面有很多的机会选择,如果大家不把自己看成我仅仅就是内容生产者里的一员,会发现这个市场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作者:方军


自媒体的几种可能性,卖广告、做软文、卖货、电商导流,现在得到都知识付费,可以要么卖内容,要么做内容分销,像新榜这样的,我可以直接跟喜马拉雅谈,可以跟大号谈,可以跟分销平台谈,接分销平台的业务,都是可行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可行的选择是三大类:

 

一种可能性是做平台性业务;


第二种大的可能性是我做商品的提供方;


第三种我是做卖水的,做第三方服务商,我可以帮你做录音,做剪辑,我可以提供录音棚,可以帮做一些辅助的事情,这个事情如果你可以做到一定的规模,其实是一个好生意。

 

未来的付费知识产品应该有个特点:它是有体系的,通常来讲是要把整块内容变成碎片化的,它最好是能够做到伴随式的。


知识付费里面产品的内容和形式现在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还有非常多的机会值得大家去探索。

 

正如华章管理副总经理袁璐在“笔记侠·方军知识经济实战营1期”作为客座嘉宾深度分享的:


1、目前付费的资讯类知识太多,系统学习的解决方案太少,大师还没进场!


2、只有2%的书被看完,线上知识产品的优势和机会明显太多:


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喜欢线上的知识产品:易于理解、碎片化、伴随性和形象化。

 

易于理解、碎片化、伴随性的话,【得到】专栏,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而形象化,可能是付费知识产品更本质性的一个优势,因为大家现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更需要形象化,更需要直观的刺激,视频、音频、图片就比抽象的文字更好。



好的互联网知识产品还有哪些特点?

 

1)一对一为用户讲述;

 

2)用平行逻辑而不是递进逻辑;


特别是针对长期的订阅专栏来说,是特别好的一种方式,后进入的用户不用回去爬楼梯,也能很好地使用。

 

3)知识的颗粒度变得很小了;


主要是易于理解。【得到】的产品,在很多情况下是把这种知识生产切割成不同的工序,比如它最近推出的熊逸书院就是这个最典型的案例。

 

由熊逸老师提供原始的稿件,然后由专门的编辑帮他转化成朗读版的一个稿件,然后再由专业的朗读者来朗读,这样的话呈现出来的产品质量就比较高,然后用户体验感也比较好。

 


4)易于切割成不同的工序,让专业的人做相应的部分。

 

这个特点对用户来说不是关键,但是对产品经理来说是关键。

 

原来的图书基本上是作者一个人写出来的,基本上是作者一个人在创造价值。而互联网知识产品采取工序分割的方式开发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标准化概率带来的效率和质量,第二是知识生产组织者的价值变得更大了。


3.好的知识服务商,最关键的还是要形成深刻的价值创建;


4.知识产品经理是在线知识产品胜出的关键。


知识产品最核心的要素是作者,但比作者更稀缺的是好的产品经理。同样的情况在商业图书出版中一直存在,好的策划编辑,在行业内可能是个位数。好的商业类作者往往数以百计。

 


知识浩如烟海,知识的源头也多种多样,如何把这些不连续的半成品做成用户需求的产品,产品经理的作用非常大。


最后,现在大部分有影响力的IP都在考虑或正在推出付费知识产品,同样现在有流量的平台,无论是大的公众号还是社群平台、互联网媒体等,都在考虑上线付费知识产品。


那么……


如果你是知识付费生产者,是否面临以下问题


  1. 如何系统开发一个课程,让用户超出预期超出期待?

  2. 线上教育和现在所说的内容付费有什么共通和区别?

  3. 如何系统地定义一个付费产品?

  4. 如何推广一个初成的知识产品?

  5. 知识产品,怎样确保对用户有价值?

  6. 怎样才能持续开发知识产品而不觉得枯竭?

  7. 如何在自己知识体系上,打造符合当前热点的课程?生产的大概步骤?

  8. 如何让你的知识消费者重复消费?

  9. 知识产品如何真正的支持人、团队、组织的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