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在腾讯的“2018微信公开课”上说:
刚刚出现的是我打游戏的画面,被大家看到了,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当然我是练习了很久了,并不是我比大家更厉害,而是我有很多时间去练习,这个游戏我觉得挺好玩,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他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低头看了看我可怜的几百分😔,差距啊!
那“玩到600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听完之后你是不是立即没有上班时间玩游戏、刷手机的负罪感了?
张小龙是在浪费时间吗?
问题来了:张小龙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你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吗?
但小强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浪费时间”
我2009年出版的《小强升职记》里我对“浪费时间”的理解是:
无意义浪费时间:打开浏览器漫无目的地乱逛;和同事联机游戏;在办公室侃大山;无法集中精力;烦躁不安 — 摘自《小强升职记》
看上去更像是描述而不是定义,9年过去了,我现在可以给“浪费时间”下个定义:
浪费时间是:无意识的花时间。
比如说坐在上班的地铁上,无聊的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下意识的拿起手机随便刷刷,一个小时之后地铁到站了,感觉眼睛有点酸疼,但是回头想想刚才做了些什么呢?不知道!就像时间被吸进了黑洞。
但如果是同样的场景,坐在上班的地铁上,同样是刷手机,但你清楚的知道我要利用上班这段时间看看电子书、找一下项目素材、梳理一下今天的待办事项、甚至就是想要把昨天剩下的剧看完,一个小时过去了,眼睛还是酸疼,但这时回头想想,你很清楚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以及为什么做这些事,小强觉得这就是在“主动使用时间”,不是浪费时间。
所以,浪费不浪费时间不在于你在做什么,而是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做这件事。从这一点上说,随时都保持对自我意识的觉察,才能真正避免“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和功不唐捐的区别
那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张小龙把跳一跳玩到了6000分,你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吗?
如果他玩跳一跳的时候,很明确自己在:
那就不是在浪费时间,反之,如果他玩完跳一跳特别后悔:
哎呀,又浪费时间了,还有好多事都拖着没做呢
说是玩10分钟,结果玩了50分钟……
这游戏好无聊,但就是放不下……
那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那你可能会说:“有时候我看似无意当中做的事情,比如说工作之余学习插花、有时候写写文章,日后却体现出很大价值,比如成为插画师或者自媒体人,那无意中做的事情是无意识的浪费时间吗?”
我认为不是,因为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取决于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在做这件事,你工作之余学插花的时候,是你有意识的去学吗?一定是,你写文章的时候,是你有意识的去写吗?一定是。有句话叫做:“功不唐捐”,只要是有意识去做的事情,都不是在浪费时间。
比如说我的新书,其实最开始我们定下的书名不叫《只管去做》,而叫《进阶》,都已经要下厂印刷了,某天晚上突然看见萧秋水发的文章,她的新书名字也叫《进阶》,怎么办?名字撞车了。
于是我们专程到北京,和出版公司赶紧重新选书名,可是一个好书名哪那么容易出来啊,碰撞了好久都没有结果,我们就先离开了,离开之前我们给出版公司留了一张名片,3个小时之后,出版公司打电话过来说:“你们名片背后的口号“只管去做”,很适合做书名啊!有力量、易传播、符合邹小强书的理念。”
这就是《只管去做》书名的由来,你看,我们半年之前讨论出来的口号,半年之后成了书名,我们半年前讨论的时间没有白费,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当初可是正儿八经+有意识+主动去讨论我们的口号,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功不唐捐没错,但我认为也取决于这个“功”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结语
张小龙在演讲里说:“我们也看了一下,系统里面超过3000分的大概有30个人左右,我们游戏的同事跟我说,希望通过我在这里发一个邀请,在目前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想请现在能够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户到我们的办公室,当着我们的面打一下,并且他可以获得一个很特别的礼品。当然其实我们是想看一下,人类在这样一种运动里面,最快的一个进步速度可以有多快。”
我相信300分以下的用户可能有部分是在浪费时间,但能打到3000分以上的用户,都不是在浪费时间,是在刻意练习。
我的新书《只管去做》热卖中,想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上市2周已经得到京东编辑首页推荐,而且……目前折扣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