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旅游度假产品综合服务商,国内首家专业“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机构。业务涵盖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商学培训、投融资与招商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初春的周末,是有点浪漫在的…… ·  15 小时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初春的周末,是有点浪漫在的…… ·  15 小时前  
文旅之声  ·  “中国是一个非常多元、令人着迷的国度” ·  19 小时前  
文旅之声  ·  当体育盛会遇上中国年 ·  昨天  
天津日报  ·  一5A级景区,京津游客免门票!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5A级景区,京津游客免门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这个小村隐藏在太行山深处1500多年,真正古村落中的活化石!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6-05 17:59

正文

专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投智美丽乡村建设

做有品位的创意和设计


m.shsee.com

这是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1500多年的古村落,它独特高超的建筑风格使其有着“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说它建筑技艺高超一点儿也不为过,比如整个村的房子都没有地基。它是古村落的活化石,因深居大山而宁静,简单质朴的山野生活令一些人艳羡。

大汖村

太行深处的布达拉宫

大汖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一个具有徽派建筑特点和南方吊脚楼风格,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农耕风貌的古村落。

这名字太冷僻,字典里找不到这个字!

摄影/草原老人

“汖”,一个笔画简单的汉字,翻遍现代汉语词典,终也不见它的身影。只有打开康熙字典,才能与它谋面。大汖人说,山水为汖, 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村子又居最大瀑布之地,所以取名“大汖”。

摄影/程瑜

整个村庄建在一块巨石山坡上

大汖是一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的村庄。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自下而上,参差高达十四层之多,80多家依偎生存。最高处的房子,海拔达800米,被誉为太行山深处的“布达拉宫"。

摄影/君兰

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其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县传统和民俗风情,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摄影/石门飞云

奇特:所有房屋都没有地基

大汖村的房屋大致分为平房、窑洞、楼房、楼窑混合四种类型,有独门小院、二层阁楼,更有三层石楼等,庭院、居室、谷仓、牲圈一应俱全。最奇特的是所有房屋都没有地基,只凭借粘土和石头砌盖在一块光滑的山石上。

摄影/北京老切

古老而艺术

大汖村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村民就地取材铺设了道路,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老人们说,村子里的路和台阶,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的锉出来的。

摄影/LXSF1212

房与房之间相互依托,又自成一体,看似相连却又分离,上下错落却实为一家。

摄影/观山岳

村里的房屋均以山木为框架,用山石垒壁,用粘土相砌,外抹黄泥遮风,上铺青瓦避雨。家家飞檐斗拱,处处雕梁画栋,屋脊、房檐、门窗上的砖雕木雕更是图案精美、技法娴熟。

摄影/大树的情怀

这个既有布达拉宫建筑风韵、又具皖南江南味道的深山小村,在三晋的黄土地上是如此得风情别具。

摄影/草原老人

对这一没有大师设计、但犹如大师设计的农家建筑,面对古人的精湛技艺,面对先人们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聪明智慧,我们这些又进化了千余年的所谓现代文明人,只有叹服,只有仰视。

摄影/草原老人

能在如此的一亩三分地上建造出如此艺术的居家住所,能在这么不易生存的天地里世世代代延续至今,可见人的韧性和伟大。

曾经的伤痛和辉煌

抗战时期,这里曾作为八路军的粮库和军火库,发生过激烈的保卫战。1943年8月10日夜晚,300多名日伪军悄悄进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20多名村民被枪杀,800多只牲畜及财物被掠夺,170多间民居被烧毁,宁静的村庄变成了一片血海加火海……

摄影/观山岳

上世纪50年代,大汖还有住户80余家、360余人。那时的村子称得上是一个小社会,学校、供销社一应俱全。正如今天一位老人站在自家窄小、清冷并破旧的院子里大声告诉说:“院子最辉煌时,住了24口人,7间房全是满的。”据说戏班都有两套,一套是老年人的北路梆子,一套是年轻人的中路梆子。

摄影/观山岳

如今的古朴宁静和贫穷落寞

该村上世纪80年代还有340余口人,近年随着上学打工的陆续迁出,目前村里只有十几口人生活,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年轻人都已不在村子里居住了。

摄影/石门飞云

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村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古风古貌。

摄影/石门飞云

但这也是贫穷的象征,一天天老化的劳力无法承受大山里艰辛的劳动,野猪、狍子、獾子、黄鼠狼等趁机侵入残害农作物,病虫害随之而来,产量大减,老人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要靠政府救济。

惟一的娱乐活动,或许是在傍晚,老人们捧着饭碗聚在大槐树下,回味过去的时光。

摄影/三而一

央视曾给大汖村拍过纪录片《大汖》,共五集,依次是《过年》、《谷雨前后》、《夏天的故事》、《谷子黄了》、《大雪小雪又一年》。真实记录了大汖村一年的生活,反映了汉民族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摄影/草原老人

如今村里仅剩几十个老人,数年后,当这些老人都不在,它是否真成了化石,没了一点烟火;

摄影/影子之美

当然,它也焕发了些许生机,村里已有农家乐,艺术家来写生,央视给它拍过纪录片,驴友来探秘寻幽,但是否会商业化,失了那份真?

图文来源:中国乡村旅游网

【往期推荐阅读


最新研究:

山合水易“美丽乡村”专题研究四:3点共性经验分享,6大共性问题探讨!

山合水易“美丽乡村”专题研究三:美丽乡村模式经验总结——安吉、永嘉、高淳、江宁模式,特点解读!

山合水易“美丽乡村”专题研究二:国内成功美丽乡村模式经验总结——北戴河模式,值得借鉴!

山合水易“美丽乡村”专题研究一:两张图带你看明白美丽乡村为何而来?核心问题经验总结!

● 都市人的出游必选之一——古镇项目:怎样打造有韵味的古镇模式?

● 休闲农庄如何通过“主题化”提升,抓住盈利点(附案例)

● 当电商大佬转向农旅:刘强东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荷花村”如何规划?优劣分析,见仁见智

山合水易案例:

●  特色小镇 · 山合水易案例集锦

【案例】福建省龙岩市洋畲村: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村

【案例】北京市朝阳区蓝调国际庄园:一般农业到市级示范园区精品庄园的蜕变

【案例】江西省吉安市三角梅农业主题公园:传统农业遇上文化创意的精彩

●【案例】新疆察布查尔“伊南苑”国际湿地养老养生度假区

●【案例】江西农林休闲旅游综合体设计

【案例】海南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案例】北京蓝调国际庄园规划

● 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两次报道我院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项目

经验借鉴:

十大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九省份经验都在这里!

案例解读 | 莫干山特色小镇规划详解

案例解读 | 如何成为“美丽乡村”标杆?绝对不能走形象工程!

国土住建部为“共享度假”放大招!未来的共享农庄什么样?

“田园综合体”6大落地项目“样板间案例”总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