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长期酝酿的结果,它呈现的是我经年思考而产生的一些想法。作为这样一种产品,其中的不同部分曾以不同的方式在若干不同的地方作为研讨班、工作坊或讲座的主题。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在这里无法一一提及。但如果一位读者看到书中的某一内容而回忆起学生时代针对该内容而进行的一次讨论,那么我想在此刻让那位读者知道:我很可能也记得那次讨论,并心存感激。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说明。本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它并没有致力于文献梳理,也没有提到曾经在我所讨论的问题上发表过相关作品的全部或大多数学者。当我还是一名专职学者和教师的时候,我倾向于写作这样的作品。我不情愿偏离那种写作风格,加之我也没有时间在履行法官职责的同时从事那种程度的深入研究,是导致本书不断推迟出版的主要原因。不过,很多人敦促我在老迈昏聩之前把长期盘旋在脑海中的观点写下来,其结果就是这本书。就本书未能妥当地对已有文献的作者表达尊重而言,我向这些学者致歉,而且我希望,借着本书的出版,他们自己的学术研究可以在他们自己的特定专业范围之外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我的这个希望适用于所有学者,尤其适用于那些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者,他们毫无疑问早已阐述了本书所阐述的某些观点,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作品通常不为本书所特别针对的其他专业人士所知,那就是法律人—经济学者。在我看来,在这些专业人士中,有些人不时地用经济学理论来批判既定的法律秩序,而他们所使用的理论如果不加以改进则无法使这些批评显得合理。
在过去50年间,法和经济学一直在美国法律学术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在这本书里,我试图指出法学和经济学关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些问题,展示了如何通过克服这些问题并使两者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法学和经济学可以共同拥有一个真正重要且有益于人类的未来。
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比中国更重要。中国法律和中国经济系统的发展,将影响法和经济学在全球发展的趋势。在这个重要的意义上,中国就是未来。正是这个原因,我对这本关于法和经济学之未来的书被翻译成中文感到特别幸福,我期待中国的学者、学生和决策者们能够阅读它并从中获益。
未来与你们同在,我很高兴在其中扮演一个微小的角色。
——圭多·卡拉布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