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展示云
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重磅议程!2025年中国产业互联网出海大会第 ... ·  8 小时前  
红杉汇  ·  YUE 06期开启报名!准备好一起加速了吗? ·  2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尹鑫、熊杰/上大吴振跃/港理工夏书会、 ...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阿里云数据中心核心概念股梳理(附股)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规: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展示云

广都博物馆——古蜀王国第一城

展示云  · 公众号  ·  · 2024-06-17 08:20

正文

前言

FOREWORD

这里有1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

这里有4500年文化史、2300年建县史

这里是古蜀先王蚕丛建立古蜀王国的第一都城

这里有世界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有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这里是四川,成都,双流

这里是广都博物馆

从定性来说,广都博物馆是一座县级博物馆,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座县级博物馆。

它还是一座“荒原起王城”的县级博物馆。这王城就是“瞿上王城”,也是古蜀先王蚕丛建立古蜀王国的第一都城。


整个博物馆建筑群融合汉、唐建筑风格(古代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为9037㎡。


博物馆采用了地面两层与地下一层的结构设计。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是,进门整一层的空间基本上都是功能空间:接待大厅、文创书吧、社教空间、学术研讨室、临展厅和文物库房、文物研究修复中心等功能。展陈则放在负一楼空间。


整个展陈分为五个单元,分别讲述石器时代、古蜀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双流。


平原晨曦:石器时代的双流

PART ONE

·族群聚落,星罗棋布

·沃野之上,百谷自生

·临水制陶,抟土成器

讲述石器时代双流地区的生活场景及发掘遗迹。


每个单元的开篇都是以层层叠叠的剪影画还原这一时期的特点、非常直观生动。

第一篇章重点讲述古广都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通过场景还原、VR互动还原当时考古挖掘现场。


广都樊乡:古蜀时期的双流

PART TWO

·原始灌溉,稻粟并作

·瞿上筑城,王礼初成

·模范相合,吉金为铸

述述从原始农业文明发展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及蚕丛建立古蜀王国的第一都城。

以油画场景还原成都平原发达的原始农业文明。

通过互动装置了解这一时期驯化的粮食作用及其生长过程。

农业的发展使得成都平原具备了定居的条件,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瞿上城就是蚕丛建立古蜀王国的第一个都城,为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开启了先河。

随着古蜀文明的不断发展,成都平原出现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


中庭:丝路源点展廊

CENTRAL HALL

广都博物馆展陈布展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于中庭空间的使用。

如上图所示,中庭空间所在的位置位于建筑的核心枢纽位置,空间条件方正便于布展。但是如果中庭用作某一单元的布展,各个功能区的连接、布展流线就会变得很复杂。

如果不用于布展,那个这么大的一个功能空间就会显得非常浪费。

所以要不要布展,布什么内容,就显得犹为重要。布展团队选择将这个空间打造成为一个半布展空间,保留其空间通达性,实现其作为空间枢纽的实用功能,同时以少量精选文物及重点内容增加功能的文化性。

内容上则选取了“丝路源点”这个点,打造了丝路源点展廊,将丝路之上的重点文物以南方丝绸之路串联的重点城市以互动投影的方式串联起来。

同时这个区域的内容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空间,从第三单元开始,广都的历史都与其交通位置息息相关。因此,“丝路源点”也成为了广都历史脉络之“魂”,让整个展陈、广都历史有了记忆点。

从展陈形式创新来说也非常有特色。两侧的丝路展廊以立体画卷的方式来演绎,静态层面:整体以绘画的方式还原整个丝路风光,局部重点城市做了立体突出

动态层面,在立体城市之上通过局部3D mapping,演绎城市节点的特色文化。生动、趣味、记忆深刻。


蜀郡名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双流

PART THREE

·元朔置县,建置千年

·沃野千里,城市百态

·得道升仙,事死如生

·六朝风云,乱世侨郡

讲述双流的城市化进程、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百工兴盛,政权更迭。

很喜欢这一展区关于剪影的不同应用:
1.结合文物、通过多媒体演绎其文物使用场景的。

(这种结合通柜文物展陈、充分利用顶部空间来做多媒体演绎的方式,也算是博物馆多媒体应用的一个小趋势了。)

2.将剪影结合千层镜来使用,让平面剪影画更加立体。

3.剪影画结合微缩场景投影。

除此之外,这个展区还有一个蛮有创意的展项(即下图)。展项将是以“汉砖陈列+微缩场景还原+通电玻璃”相结合的方式,给观众一种从汉砖上还原的场景活起来的感觉。

遗憾的是实际在落地过程中,通电玻璃投影效果不太好,没有实现策划设计之初的目标。


川中水埠: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双流

PART FOUR

·俯带二江,双流得名

·芙蓉城外,丝路起点

·闲适安乐,世家名门

讲述这一时期航运兴盛、双流得名及世家名门的兴起。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一些重点场景的还原。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是针对这一时期奇形怪状的文物及背后的疑问,展陈团队通过实体建模以多媒体结合弹幕互动、第一人称回答的方式呈现演绎出来。


天府重镇: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双流

PART FIVE

·兼制华阳,王陵流彩

·重生之光,千古风流

及至元明清时期,重点讲述这一时期双流的建置沿革。

及明王朝封蜀王于成都,蜀王陵为双流留下的文物瑰宝。

文脉的传承与移民对于双流的影响。

最后以“双流记忆”为结尾。


其他

SUPPLY

广都博物馆的导视系统和整个建筑群的调性非常吻合,也非常有特色,材质和颜色的使用上也非常有质感。

·导视系统


回到最初的点,广都博物馆是一个县级博物馆,却又不仅仅是一个县级博物馆。为什么?

这里不仅有“广都博物馆”,还有“一尺学堂” 、“瞿上营地”等,整个依托瞿上王城来打造瞿上田园。

以“文物展示+文化创意+农业体验+亲子研学”的开发模式,创新性地打造了“乡村农业+历史博物馆”的新范式。

瞿上田园也不负众望,成为了成都近郊周末网红打卡新地标。
(以下图源某红书,为油菜花开时网友拍摄的画面,侵删)


- THE END -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