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一项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指导下的高中生微型航天卫星发射项目CubeSat - “尔湾2号卫星”研发启动仪式在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Irvine)举行。但有新移民华人学生反映,因尚未入美国国籍不能参与一些关键试验项目,颇感尴尬与不解。
9月6日,NASA支持指导下的尔湾高中生微型航天卫星发射项目CubeSat - “尔湾2号卫星”研发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据侨报网9月8日报道,“CubeSat”是在NASA支持下,尔湾学区公立学校基金会启动投入15万种子基金做财力支持,包括尔湾5所高中的老师组建了5个队共150名同学联手合作的课外科学项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易顿(Neda Eaton)称其为学区的头等大事。是美西首例由高中生尝试研发的航天卫星项目,以此也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从2015年开始,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发,精心制作,小卫星“尔湾1号”已在7月测试交付,将会在年底使用印度的火箭搭载发射。如果成功,尔湾的学生或许创造一项历史,将成为美国首例高中生航天通信卫星发射的成功尝试。 按计划,一旦CubeSat被发射进入约200至300英里外的椭圆轨道,将会拍摄金星、月球和其它星球的照片。
目前启动的尔湾2号,将是全球各地34颗实体小型卫星之一。此前,NASA只选择了两所非大学水平的学校进行小行星项目,包括弗吉尼亚的STEM magnet学校和佛罗里达的一所私立天才生学校。目前尔湾的NASA卫星项目,分别由5所学校的5个队联合组成:大学高中队为主队;木桥高中队负责航天通讯;北木高中负责电力系统;尔湾高中队负责动力支持;坡特拉高中队负责生物项目。
CubeSat 小卫星
尔湾学区有不少华人学生参与TubeSat小卫星项目,有些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也包括不少新移民学生的加入。据尔湾的华裔学生家长讲述,因为NASA项目的保密性,根据有关规定只有美国公民学生被允许进入某些重要实验室或参与某些重要测试。因此7月在Tyvak总部一个无菌实验室工作台进行最后交付测试,该公司客户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和商业客户。但是交付活动只限于公民身份的学生,持绿卡身份的同学不允许进入。包括一些华裔新移民同学当天在停车场等待了两小时,等待队友在试验室进行最后的测试及准备尔湾2号的发射整合。
原本抱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的新移民同学,因无法参与活动,一时不知所措,面对这种尴尬的处境觉得很不是滋味。有同学表示,只是单纯的热爱航天卫星发射,渴望难得的学习机会,居然被排斥阻挡,非常不理解。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
,
原标题《
因未入籍 美国加州华人高中生不被允许参与NASA小卫星关键实验
》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猜你想读
】
▼
辣评-Weekly:细思极恐看本质,区块链+卫星+ICO;九天微星能解决商业卫星公司变现难题么?长征火箭今年将进行海上发射试验
推/荐/阅/读
▼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内容、
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
Emil:[email protected]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
dingyue@yinh
exi.la
卫星与网络
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