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海鹏
春冈桥头火绒草,佛焰苞畔美人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父母59万,竟是因为…… ... ·  6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刚刚,利好传来!事关AI→ ·  昨天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2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海鹏

这个古怪的女的

李海鹏  · 公众号  ·  · 2017-01-31 00:19

正文

前几天看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随着薇薇安.迈尔的作品在镜头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到第十五分钟左右,我有点儿呼吸困难,只好暂停一下,抽根烟压压惊。全片90分钟左右,讲的是不久前风靡网络的那个用一生默默拍照的纽约保姆薇薇安.迈尔的故事,她的照片被意外发现,在网络上受到追捧,最初没有人知道她是谁,随着一个年轻男人的执意搜寻,她的一生零零碎碎地浮现了出来,一个孤独的女人,与家人断绝联系,生于纽约死于纽约却自称法国人,高个,衣着陈旧,在每个雇主家都要求完整的私密空间,带大了不少孩子,囤积《纽约时报》,性格有点儿黑暗,喜欢犯罪新闻,讨厌男人,对身体接触过敏,也用那种对世界持有负面看法的眼光拍摄了非常多的照片,年纪大了之后变得越来越古怪——戴着过大的帽子,坐在长椅上,有时对人无礼地呼喊——孤独终老。


我得说我很被打动,说不清什么原因,可能是觉得这本可能也是我一生的故事。


有可能吧。要是我没考上大学的话,那我也就过差不多的生活,一直在沈阳,做小生意,离过两次婚,有两个孩子,我从不去看他们,默默地写了不少东西,同时沉迷网络游戏。性格跟现在倒不会有区别。等我老了,死的时候也不会希望有人陪伴。


薇薇安.迈尔的照片我不觉得特别好,清晰有力,像凶暴的诗句,能打动人,但并没有好艺术的那种统治力。我想对她来说这不是问题,就像梵高也比较浅显,但他真的是一个传奇一样,艺术家有时候超越他的艺术,自己成为艺术。这个片子有90分钟吧,让我感动的,其实是片子的拍摄本身就包含着某种近乎正义的企望。如果一个艺术家拍摄了那么多照片,也许有几十万张,那么她一定在对着上帝呼喊,看看这儿,看看我!而这个片子说的正是,看看她,看看这个古怪的女的。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正义是超级吸引人的东西。我写过,那时候对我来说正义就是俄罗斯小说里的那些家伙们追求的东西,首先是渴望生活,其次是不负少年头。在我做记者的时候,正义是我工作的目的,它是一种报业传统的精英观念,恰如《纽约时报》一个出版人讲的那样,有人打石头是打石头,有人打石头是盖房子,而我们打石头是为了建造大教堂。如今,我的正义越来越小了,基本上,它恰好缩小为那些好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不应被埋没。别的正义我不太关心了,这届正义不行,乱七八糟的,没有人想建大教堂,都是吵来吵去,助拳,卖呆,今天弄死马蓉,明天伤虎乎,不问人,再说我也明白了,我真正有把握的只是我真能理解的部分。想到好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被埋没,总会让我生气,不要说废话了,他们就是生于黑暗与孤独,你不能让他们再归为黑暗与孤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