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的一些事
老牌科技博客,互联网科技类KOL,科技类排行榜前20名。专注于互联网产品的媒体平台,聚焦互联网前沿资讯,网络精华内容,交流产品心得。『互联网的一些事』唯一认证号,业内众多大咖都关注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日机构:#国行iPhone16为全球最便宜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的一些事

一代中国鞋王落幕,贱卖57亿的背后,中国实业已死?

互联网的一些事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24 23:26

正文


曾经的千亿市值到如今或被“贱卖”,百丽到底怎么了?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鞋王们”怎么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鼎辉投资正在与百丽国际的管理层一起研究潜在的收购交易,交易金额可能会达到57亿美元(约合442亿港币),而百丽国际停牌前收在了444亿港币。


不胜唏嘘!




一代传奇女鞋帝国!来回顾百丽发展史:

1992年3月8日


中国大陆第一双BELLE(百丽)牌女皮鞋在深圳市百丽鞋业有限公司诞生,本日也被百丽人定为百丽集团的诞生日。

1993年

中国大陆第一家BELLE(百丽)鞋店在深圳东门老街开业。

1995年

确立“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统一品牌形象”,发展全国连锁专卖的市场战略,快速建设分销渠道。

2000年

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真皮名鞋”称号。百丽鞋始终保持同行业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忠诚度评价第一的位置。

2002年

荣获“中国真皮鞋王”的称号。

2003年

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百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设了第一间国际连锁店。

2004年

“百丽女鞋”荣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

2005年

百丽集团被评为“2005中国最具影晌力的财富企业”,同时还荣获了皮鞋类“中国品牌年度大奖”,入选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006年

百丽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5月23日

百丽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超过500亿港元。

2010年起

百丽走入巅峰期,加速跑马圈地,强势入驻各大商场。

2013年5月16日

继当当、凡客进入折扣特卖市场后,百丽国际旗下电商平台优购时尚商城近日宣布将拆分出优购特卖商城,杀入折扣特卖市场。

2014年

百丽的“疯狂开店”戛然而止。百丽公司开始首次出现店铺负增长!疯狂增长,陷入疯狂骤减!百丽从此前平均不到两天就开一家新店变成了平均不足两天就关一家门店。

2016年6至8月

集团在内地关闭了276家门店,上升到平均每天关店3家。

截至2017年2月28日

百丽在国内还剩13062家为鞋类店铺! 


这几天,鞋业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女鞋巨头百丽遭贱卖”的消息了。


自有媒体传出“鼎晖正与百丽管理层研究把百丽私有化”的消息后,百丽披露的“将公布根据收购及合并守则、属于股价敏感的公告”让市场猜测纷纷。


更有媒体估算,以百丽在复活节长假期收市价5.27港元/股计算,目前市值约442亿港元。


在媒体猜测百丽会否以57亿美元“贱卖”的时候,百丽的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并没有发布会以57亿美元卖出的公告”。当记者询问百丽将被卖的消息是否属实时,该百丽人士表示“拒绝回答”。


一代传奇女鞋帝国!


曾经的百丽无限风光!江湖上有一句话:只要有百货商场的地方,就有百丽的身影!


成立于1992年的百丽公司,当年只是投资200万港币的小厂,经过20余年,一度发展成市值超过千亿港币的上市公司!不可谓不强大!



2007年赴港上市的百丽国际接近 10 年,受惠于中港两地零售市场畅旺,百丽国际市值曾逾千亿,是国内市值最大的消费零售股,世界鞋类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


“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丽!”这是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盛百椒曾经说过的豪言壮语。不过对于彼时的百丽来说,这句话并没有说错。百丽旗下的知名品牌占据着女鞋的半壁江山。



来源:快刀三侠(ID:iyqkpd),作者:胡二伙


吴晓波曾说:近年来专心于实业似乎已经十分“落伍”。当年曾被视为偶像的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等实业家不再时髦,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索罗斯和李嘉诚。

据彭博社揭晓,鼎晖投资正与百丽国际的管理层商讨收购事宜,交易价格约为57亿美元。2007年赴港上市的百丽国际接近 10 年,受惠于中港两地零售市场畅旺,百丽国际市值曾逾千亿,是国内市值最大的消费零售股,世界鞋类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


作为中国鞋业规模最大的公司,旗下有百丽、天美意、他她和思加图等品牌,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近年来,百丽业绩欠佳,2015年百丽集团业绩出现拐点,上市9年首次利润下滑,股价跌了将近一半。


除了股价的一路下坡,随之关店的声音也是击鼓传花,目前百丽国际已关近500家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1.7%。


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电商的冲击,国内服装鞋业持续低迷。销售下滑、关店裁员的现象并非百丽独有。2016年,美特斯邦威巨亏超4亿,三年内关店1600家;达芙妮关店近千家,全年净亏损超过50%;晋江喜得龙公司破产、晋江闽超鞋业公司破产重整......


20多年,中国服装鞋类制造业,凭借“OEM起家——转做内销——签代言人砸广告建品牌——门店扩张——上市”这个捷径不再有效,反而像聚沙成塔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实业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实业的艰难险阻。当人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接连易手,当“实业报国”这个昔日鼓舞无数中国人的词汇,已经沦为笑谈,“中国制造”注定穷途末路,实业经济注定面临大萧条。


另一方面是企业家们的浮躁心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游资以及游资心态正像流感一样,侵染并且毒害实业。当那些中国实业的代表频繁“不务正业”,当企业上市堕落成为“圈钱游戏”,做实业的人总是处于一种焦虑无力的状态之中。



2016年实体店阵亡名单,数据由零售老板内参整理


不在楼市,就在股市

有这样一个危险信号。越来越多的实业家开始圈钱运动,他们认为,从实业转做投资,无疑是一个更“科学”的选择。


一类老板既在做实业,也在投资本。金融危机之后,浙江一带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在收缩规模。剩下来的资金,楼市是第一大去处。在房价大涨带动下,制造业企业投资房地产收益颇丰,甚至超过主业。


格力本是一心一意做实业的绝好案例,董明珠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工业精神”,但2009年11月格力地产完成借壳上市,第二年营业收入就超过5亿元,进军地产业不足一年,格力地产就成为格力集团三大产业结构中当之无愧的一个重要板块。


传统家电企业毛利润5%已经非常惊人,但跟房地产行业35%左右的毛利润率一比,顿时相形见绌。有人感叹: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连五粮液、郎酒、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


其二,“不在楼市,就在股市”。比如2009年股市好的时候,不少浙江老板是用麻袋一袋一袋扛着钱去营业部开户的,甚至因为开户的人太多,要开户还得找人“走后门”。


除此之外,这类老板甚至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变成自己另一条生财之道。比如一位上海老板,因为公司现金流好,很容易通过担保拿到银行3000万元以下的贷款。他就把这部分贷出来的钱再增加几分利息,转借给急需资金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是一次也能赚个一两百万,比一分一厘辛苦做企业强多了”。


另一类老板则是完全转战投资。把苏泊尔做到国内行业第一,全球产量第四的苏增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底,他将苏泊尔卖给外资,套现二十多亿元,随后在浙江投资了一个岛,准备开发房地产和码头,“盈利前景大大好过生产压力锅,而且很轻松”。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史渐渐被融资史覆盖的年代。一手成就了UT斯达康神话的“小灵通英雄”吴鹰,转型做了投资人;在金山整整做了16年,最终他却于金山香港上市70天后毅然辞职,随后开始在中关村扮演“天使投资人”这一新角色。


他们更愿意中途转身为投资家,将自己的资源、经验以及教训,跟后生们分享,让其少走一些弯路,成就另一个“自己”。


另外,现在玩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成了新时尚。一位温州炒房团的资深成员坦言,“股权投资这事,看着高深,事实上无非也就是股权交易获取差价,这里所要承受的风险也并不是特别大。”像他这样把资金转投至PE/VC的人不在少数,看似扶持实业企业,然而最终目的还是逐利。


实业之心为何冷却

这的确是一场实业之心与资本逐利之心的激烈博弈。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实业之心正在逐渐冷却,而资本之心正在汹涌躁动。


无恒产者无恒心。一旦中国企业家对市场公平没有了信心,实业之心必然会死去。短期依靠投资获得资本收益,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有对外投资行为的有近千家,比如雅戈尔与复星医药,就是A股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两大金刚”。


实业之心已死,还有一个原因来自政策的失衡。从仰融出走华晨,到“铁本”下马;从龚家龙身陷囹圄,到民营航空公司的纷纷“凋谢”;赢利的民营钢铁公司“日钢”被亏损的国营“山东”强行兼并。民营经济到底有多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不是发一两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是在走T台,民营企业是在走钢丝。国有航空公司亏损几百亿可以得到巨额注资,领导层安然无恙,民营航空公司亏损几千万公司破产、老板入狱。


中国已经远离短缺经济,步入过剩经济。在“整合资源”、“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淘汰落后技术”、“压缩过剩产能”等旗号下的“国进民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山西的民营煤矿几乎全军覆没,河北的民营钢铁厂大面积停产,留给私营企业去干的“活儿”就是解决就业、干脏活累活、应对沃尔玛那样挑剔的客户,再由垄断国企搜刮、聚敛财富。民企500强的利润总和还抵不上中石油和中移动两家。这就是部分人士热衷,并打算上升为理论的“中国模式”。


政策尴尬层面下,实业家们需要自我救赎。独立于实业之外的资本,固然是空中楼阁;而脱离资本辅助的实业,却也无法快速发展。唯有以实业促进资本,以资本反哺实业,资与产螺旋演进,才是不论资本还是实业的兴盛之道。


我们的企业出现种种问题,仅仅是因为企业家们处于实业的困境与资本的诱惑之间,失去了坚持实业的信心。但事实上,资本与实业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反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形势下,怎样给这些资本找到出口,从而形成对实业的助力?


实业和金融,是一个内在和外在的关系

1、阶段性内在动力和外在引力


当实业已然壮大,并形成比较强大的资本平台的时候,尤其是在现有业务进入一个相对饱和和成熟期时,有理想的企业领导者必然会寻找新的机会。企业在稳固并创新发展现有业务的同时,资本会流向其所看好的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资本运作的开始:一方面,可以选择从头做起,创建新的项目平台;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并购或重组等方式“短平快”地获得项目。这就是资本富余带来的内在投资动力。


与此同时,产业的演进带来的巨大机会,形成了资本演进的外在引力。尤其是近十年来,新兴产业和企业不断涌现,带来了大量的兼并和重组的机会。对于这些精明的企业家们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与其从头开始搞一个项目,跟别人竞争,不如利用资本手段和管控实力实际“吃”掉项目或从中分一杯羹。


2、“资”“产”之间的价值平衡


不过,尽管资本有扩张的冲动,却也不能“想吃就吃”。联想与复星所做的,是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做好取舍,掌握“资”“产”的平衡。是坚持实业还是偏向资本,抑或是“资”“产”互动,都需要站在企业本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比如在复星和联想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是在“资”“产”之间导演了一个螺旋演进的过程,既要把每个项目都做好,又强调实业的整体性,还要不断发现和整合新的机会。在“资”“产”之间,两个企业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张弛有度、能进能退,有时候为了战略需要,甚至不惜出售一些项目,在长期、中期、短期寻求一种价值最大化的平衡.


3、金融的工具性价值和实业的本体性价值


从实体经济的本身而言,金融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资本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为实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单纯的虚拟资本经营,带来的只是一串串虚无飘渺的数字。企业的本质目的都是在创造商业价值,实业的本质目的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提供产品或服务。所以金融应该更多地发挥其工具性价值,而不能作为价值追求的目的,实业才是价值追求最直接的载体。


在欧美和日本,很少有正身处壮年的实业家在事业巅峰期激流勇退,转向投资。韦尔奇在GE,格罗夫在英特尔,乔布斯在苹果,都是经年累月屹立不倒。即使IBM的郭士纳,也是在59岁退休后才进入私募投资,成为凯雷集团的董事长。

三大国外实业模式

与典型以实业立国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实业家与投资家显示出的是双重的青涩。在国外的实业发展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与德国模式。


1、美国模式:投资为私营实业主体服务


美国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高效、有利于投资,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达到顶峰。这种模式中,资本积累的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


美国模式中企业格局是:核心500家大公司,周围是一大批中型企业,边缘是数以万计的小企业,私营实业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美国企业筹措资金,比较侧重于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美国模式中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大多数公民手中都握有公司股票和债券。美国证券公司种类很多,股票价格的升降,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推动实业企业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2、日本模式:交叉持股,以资促产


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注重企业技术进步,出口主导,贸易立国。


日本企业往往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企业运作。日本企业筹集资金,主要依靠储蓄和银行,企业资金筹措大约有60%以上是商业银行提供,因此在日本,银行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往往是交叉持股,中小投资者力量相对较弱。


这种模式使得日本企业的眼光通常都比较长远,日本模式侧重企业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得尽量多的利润。


3、德国模式:银行服务实业


德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银行和公司间关系密切,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德国与日本同样重视储蓄,银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对企业放款中起关键作用,而股票、债券市场、社会集资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


写在最后

有一天,我们可能会蓦然发现,我们已经与自己的苹果、西门子、松下擦肩而过,而诞生中国的乔布斯与稻盛和夫,更将成为无稽之谈。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要在全球竞争中抗击风险、有所作为,必须依赖实业经济的勃兴。而在实业发展触碰到“天花板”之时,企业家们已经不再那么缺钱了,中国几十年来不断“滚雪球”般被创造出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投机,不是泡沫,而是“资”与“产”融合,是借助资本让我们的实业更加强壮和稳固。不论如何,希望经年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这段历史,不会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或者是一场泡沫的发端,而是一段新的工业文明的开始。



END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问题、业务合作、投稿爆料请联系QQ:5214617




干货资源,免费下载

回复“简历模板”,获取《500份简历模版(适合应届毕业生)》

回复“五星书包”,获取《200本行业畅销书:从互联网到文哲史》

回复“行政必备” ,获取《100套公司行政管理条例》

回复“小程序源码” ,获取《130套小程序源码》


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