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军工团队(陈显帆、刘中玉),感谢万分。
【东吴军工】陈显帆18616532999/刘中玉18801026093
10余项军队条例法规新年起开始施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入。
《军队装备条例》、《军队计量条例》、《军队后勤条例》、《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等10余项军队条例法规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标志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正由解决体制结构问题向解决政策机制问题过渡,进一步理顺制约军队质量效能提升的政策性问题。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适应于联合作战体系、以练兵备战为导向的战斗力建设将得到加强,有望加速新型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促进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高质发展,相关产业链核心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订单加速+业绩高增+风险偏好提升,看好板块春季行情的持续性。
(1)十四五期间部分新型武器装备列装进程加快,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新签订单加速增长,2020Q4高德红外军品订单密集落地,全年重大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此外红相股份、海格通信、威海广泰、亚光科技等企业披露的军品合同金额均显著增加,验证了行业景气度的快速提升。(2)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由武器装备列装加速牵引出的需求,有望率先反映在上游元器件、原材料等环节核心配套企业的财务数据中,一季报业绩有望催化板块投资机会。(3)流动性持续充裕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市场对军工板块高景气的关注度将进一步提高。
聚焦行业高景气主航道,建议超配核心赛道优质企业。
十四五期间新型武器装备有望集中进入规模量产,我们预计航天武器、航空装备、国防信息化领域的复合增速将超过20%,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的业绩快速释放,其中:(1)上游原材料、元器件最早受益于行业景气提升,且相对于分系统配套、主机厂盈利能力更强,从而表现出更高的业绩弹性;(2)下游主机厂最先感受行业景气度变化,是壁垒最高、稀缺性最强的核心军工资产,是产业链中成长确定性最高的环节。我们看好一季度军工板块行情的持续性,建议在航天武器、航空装备等高景气赛道中,重点配置竞争优势突出、成长性好、业绩确定性强的核心标的。
在行业订单加速、一季报业绩有望高增长以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我们看好军工板块一季度的投资机会,建议从成长性和确定性两个角度超配优质标的:
(1)成长性:军用元器件和军用新材料行业中,各细分领域至少具备“新型装备放量”、“产品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中的两重逻辑,表现出较强的成长性,建议重点关注军用电容器、复合材料方向,推荐
火炬电子、光威复材、鸿远电子
,关注
中航高科、宏达电子、菲利华。
(2)确定性:下游主机厂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稀缺性最强的核心资产,建议优选核心产品进入集中服役阶段的行业龙头,推荐
中航沈飞
,关注
洪都航空
;
基于军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核心军工企业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认识,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军品交付及收入确认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改革不及预期。
火炬电子:
公司是国内军工MLCC 主流供应商之一,受益于行业景气自产元器件业务快速增长,代理元器件业务维持稳定,同时特种陶瓷材料业务经过多年产业化投入和市场拓展,目前正处于业绩拐点,预计材料板块2019年将首次实现盈利,2020年起成为增量利润来源。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6.13亿元、7.72亿元,对应PE为69倍、56倍、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立亚化学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公司是国内军工碳纤维龙头,随着我国先进军机的持续列装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率提升,公司在军工领域长期成长确定;公司开拓的风电碳梁业务正处于快速放量期,随着大功率风机占比提升以及碳梁使用率提升,也将实现持续增长;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规模效应,盈利水平也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6.66亿元,8.40亿元,11.31亿元,对应PE为82倍、65倍、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交付进度不及预期;碳梁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鸿远电子:
未来公司一方面能够受益于军工元件行业的景气,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是军工板块中少有的高ROE标的,未来随着募投项目开始贡献收益,公司凭借优秀的生产管理能力,ROE水平将继续上升。因此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水平下,鸿远电子能够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3.48亿元,4.33亿元,5.28亿元,对应PE为99倍、80倍、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自产军用产品降价的风险。
中航沈飞:
公司是战斗机领域唯一上市平台,J-15、J-16等主要产品是空军列装/换装的主力机型,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较快增长。作为首家完成股权激励的军工总装企业,公司经营效率显著提高。此外,公司作为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总装企业,将受益于军品定价改革和采购模式的变化。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2.48亿元、14.23亿元、16.37亿元,对应PE为107倍、94倍、8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用飞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军工主机厂现金流波动较大。
本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8日)上证综指涨幅5.11%,创业板指数涨幅10.91%,申万国防军工指数涨幅12.92%。
表1:军工板块本期行情总结
又一架ARJ21飞机入列成都航空。
2020年12月27日,一架身披“太阳神鸟”外衣的ARJ21飞机在上海交付成都航空。作为国内拥有ARJ21飞机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目前,成都航空已使用ARJ21飞机逐渐构建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航线网络,为推动我国支线航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闻来源:中国商飞)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
12月27日23时44分,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搭载的一颗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十三五”期间发射任务顺利收官。
(新闻来源:人民网)
航空工业天直签订4架AC312E直升机意向订单。
12月29日,在津批产AC312E民用直升机成功首飞,航空工业天直分别与新空通用航空(天津)有限公司、中通航翔湖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各签订2架AC312E销售意向协议。这是AC312E直升机在津批产后收获的首批意向订单,将为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全面加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闻来源:环球网)
国产4吨级新型直升机AC332重磅发布。
12月29日,在航空工业天直批产AC312E民用直升机首飞现场,4吨级新型民用直升机AC332重磅发布,并与启动用户签订2架意向订单。该型号按照需求侧理念研制,采用全数字化制造,定位“三个6”卓越目标,计划在天津完成从试制到适航取证的研制生产全过程,成为具有卓越高原作业能力和全维度竞争优势的国产民用直升机精品。
(新闻来源:环球网)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即将对“萨尔马特”导弹进行飞行测试。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2020年12月30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克里沃鲁奇科在接受《红星报》采访时表示,“萨尔马特”战略导弹的投掷测试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将开始对该弹进行飞行测试。
(新闻来源:国防科技信息网)
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发布。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条例》共14章100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修订,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习近平签署中央军委2021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
2021年1月4习近平签署中央军委2021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要求深化实战实训,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加强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加强应急应战专攻精练,加强军事斗争一线练兵,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实现作战和训练一体化,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深化科技强训,强化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加强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知识学习,加强新装备新力量新领域训练和融入作战体系训练,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
(新闻来源:财联社)
我国将于今年春季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空间站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我国将于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目前,核心舱已经基本完成测试的全部工作,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新闻来源:人民网)
纳卡冲突导致亚美尼亚3330人死亡。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3日报道,亚美尼亚卫生部发言人尼科格相证实,2020年9月27日至11月9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局势升级以来,亚美尼亚方面有3330人死亡。
(新闻来源:环球网)
长二F火箭进入测试阶段,载人航天工程建设进入关键年。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入测试阶段。2021年是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国将在今年上半年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今明两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预计实施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内的11次发射任务。
(新闻来源:中国航天报)
航天科技一院成功研制我国首个3.35米直径铝锂合金火箭贮箱。
近日,我国首个3.35米直径铝锂合金火箭贮箱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诞生,经各环节试验检测合格且性能良好,初步具备工程应用条件,标志着我国已打通国际一流贮箱研制链路,运载火箭研制水平实现新跨越。该贮箱采用了第三代高性能铝锂合金,与当前国际主流铝铜合金贮箱相比,强度提升30%左右,同等条件下结构减重15%以上。
(新闻来源:中国航天报)
全球首款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首飞。
1月6日,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架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在甘肃金昌成功首飞。“甘霖-Ⅰ”无人机项目的实施,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航空工业共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闻来源:航空工业公众平台)
印度加速部署“能打遍亚洲”洲际核导弹。
据《新印度快报》网站1月4日报道,在过去的3个月,印度成功发射了多达30枚导弹。在2021年,印度计划部署其射程最远、最具核威慑力的“烈火”-5弹道导弹。这款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导弹让印度成为世界上第8个拥有洲际导弹打击能力的国家。
(新闻来源:环球网)
日本新年度太空计划浮出水面。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正加快强化太空领域能力建设。日本2021年度预算案列出的太空相关经费达659亿日元(约合41.7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度增加30%,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扩充日本航空自卫队宇宙作战队,提升日本太空监视能力以及参与月球及深空探测计划等。
(新闻来源:中国国防报)
【海兰信】关于控制权拟发生变更暨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
公司实际控制人申万秋将其持有上市公司35,829,460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等股东权利全部不可撤销地委托给特区建发行使,同时,特区建发通过公司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认购79,552,1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6.65%
【北方导航】关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公告。
北方导航已于2020年12月29日获得实际控制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已收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批复》(国资考分〔2020〕663号),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本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航天动力】关于子公司出售厂房建筑物及设备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航天动力控股子公司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拟向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出售厂房建筑物及设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相关规定,西发公司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光威复材】关于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告。
为进一步聚焦碳纤维主业发展,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持有的威海市南郊热电有限公司29.85%股权,经威海市国资委核准,威海市南郊热电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61,081,078.58元,其中国有资本公积金为45,758,307.35元,为国有独享权益。按威海市国资委核准并扣除国有独享权益后的净资产评估价值和股权比例计算并取整,拟按人民币34,424,700.00元的价格将4,000万股股权(占威海市南郊热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9.85%)转让给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上述交易完成后,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不再持有威海市南郊热电有限公司股权。
【中国卫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中国卫通拟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非公开发行”或“本次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0,000.00万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投资于中星6D卫星项目(90,000.00万元),中星6E卫星项目(90,000.00万元),中星26号卫星项目(120,00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30,000.00万元)。
【航发动力】
关于实际控制人及下属关联方拟对公司下属子公司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中国航发和航材院本次计划向贵阳精铸增资共计53,875.68万元,增资价格根据贵阳精铸经备案的评估值确定为2.228431元/每一元新增注册资本。其中,航材院计划增资48,593.75万元(以无形资产出资32,417.21万元、现金出资16,176.54万元),增资金额中21,806.26万元计入注册资本、26,787.4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中国航发计划现金增资5,281.93万元,增资金额中2,370.25万元计入注册资本、2,911.6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贵阳精铸注册资本增加至47,404.92万元,中国航发黎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航材院持股46%、中国航发持股5%。
【内蒙一机】关于全资子公司签订日常生产经营合同的公告。
2020年12月29日,内蒙一机收到全资子公司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C70E型铁路货车采购项目合同》(合同编号:2020THZC-2-C70E-BT),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北创公司采购400辆C70E型通用敞车,合同总金额合计14,68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