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罗小锋
又是一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季,很多人会不知所措。作为一名全科规培生,在这里写下我目前所理解的全科医学,希望对考虑选择全科医学的同学有帮助。
我也是从旅途的十字路口走来,迷茫和纠结也曾感受过。我觉得不管选择什么,首先要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兴趣领域。网上有“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可以找来做下参考。
在明白自己的兴趣之后,比如喜欢与人交流,比如相对喜欢平稳,比如希望医患关系融洽,那么选择全科医学或许还算可以。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怎样呢,欲扬先抑吧。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绝对没有像宣传那般好,而且面临的阻力也不是一般的小。
虽说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但目前欠缺的条件很多。
人才方面,全科师资欠缺,更别谈合格的全科医生了。
资源方面,三甲掌握的资源比社区医院多太多太多了。
各地政策方面,因以上两大方面的原因,很多地方目前只是先喊口号,“首诊在基层,康复回基层”,或许有些地方政策会有引导,但迫于目前基层医院的医疗保健水平,很多还是不敢强制的。而且你看各地领导选择基本医疗保健的地方还是各省会的三甲医院的VIP病区。
这说明什么?
在全科教育培训领域,在我所在的广州,我觉得还是和宣传有很大出入的。
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全科带教师资,在我看来,很多对于全科医学的概念都还未正确理解,大多医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还停留在通科医学的基础上,觉得全科医生就只是“万金油”,其他别无用处。
因此,在各个科轮转学习的过程中,各个专科的老师都只是认为全科医生掌握常见病的诊疗就好,而没未分化疾病的概念。
当然,希望全科医生掌握常见病的诊疗还算是好的带教老师,因为更多的带教老师只是希望轮转医生多干活而已。
“全科医学在临床上的东西基本都是靠自学,没人会教”,今天刚好有个极其优秀的全科医学带教老师这么说。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他成长中的一些无奈与艰辛。现实很残酷,但目前全科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
在培训方面更多地是靠自己,而非目前所说的规范化培训,那么在个人发展方面呢?
虽说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政策导向,而且目前全科医学是发展的大趋势,但我觉得不会快发展起来,毕竟单从人才建设看都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别说各地领导们不愿意去社区看病,就连很多平民百姓都不信任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
就说我待的社区医院,软硬件方面在广州都算是佼佼者,在全国也是百强社区,但全科门诊处大部分是定期来开药的,慢病随访的都不多,就更别谈首诊在社区了。
除了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对于行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目前全科医学是处于不被医学生认可的学科,工资低、社会地位低、职业发展受限,而且最糟的是和其他学科相比,学全科医学的似乎都是一些将近被医学淘汰的边缘医学生。
甚至连我最初选择全科医学时都有低人一等的感受,而我在本科阶段却可以年年拿奖学金,反差太大。即使自己算是有一点点情怀的那种人,但这种落差在当时我完全接受不了。
说了那么多不好的现状,如果你还愿意继续了解,那就谈谈好的方面。
以上种种,说明了目前全科医学的艰难,当然这是针对有憧憬的人而言。
如果对于女生,希望寻求一个稳定、性价比高的职业,那么全科医生是很好的选择。相对医学其他专业而言,全科医生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不会有太多突发情况,工作压力会小很多。
而工资的话,成为正式职工一般拿到手每年最多12万左右,随着职称的变化,工资增长不明显,最高也就17万。这是广州的水平,相对房价而言就……
目前在社区工作的同事中,追求稳定、工作时间固定的人占绝大部分,而如果说想要在全科医学中做出什么成绩的倒还是少数。但总体而言,挑战多,意味着机遇也相对多;竞争少,意味着机会大;但同时,孤军奋战阻力也会大很多,所以我还是很希望有志同道合、有追求的师弟师妹们投入全科事业。一起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吾痴痴欲望穿。
等你~
原创文章,学习经验分享,经典病例分析,医学成长体会,工作实践思考,与医学相关的此类
本人原创未发表
过的
文章欢迎投稿至
[email protected]
,丰厚稿酬等着你!
点“
阅读原文
”
,
考研真题题库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