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这里有视频行业海内外热点、超实用视频营销干货、最前瞻行业数据、最新锐观察评论。不只兜售资讯,更量贩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从心动到送礼,拆解美护礼赠营销心法 ·  2 天前  
触乐  ·  《昭和米国物语》遭碰瓷,Switc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明日之子》水晶时代 现象级“综三代”的攻与守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 公众号  ·  · 2019-08-13 20:08

正文

今年夏天,腾讯视频现象级音乐节目《明日之子》走到了第三个年头,首次迎来了女生季。 节目不再沿用前两季中三大赛道、九大厂牌的模式,而是从Start和Restart两个赛道出发,用更聚焦的方式打造唯一的最强厂牌。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期节目中,共有3033万人观看了“合作舞台”直播,通过点赞支持,选择出张钰琪、BY2、洪一诺、Veegee、冯希瑶等多名选手冲进九大厂牌。


在当前中国综艺的大环境下,做原创节目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腾讯视频《明日之子》从诞生之日起便坚持原创,并且每一季都在进行着对于市场有引领价值的创新升级。 近日,我们专访到《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制片人多晓萌、总导演马昊,与他们聊了聊这一原创模式迭代生长背后的故事。

女生季是最初设定


女性音乐榜样是时代需求


从《明日之子》的名称以及前两季来看,不少用户会认为这档节目只专注于打造男性音乐榜样,但总导演马昊表示,这一IP在最初研发时就已经设定了要做女生季,“子”代表的是炎黄子孙。 《明日之子》打造的是未来的音乐榜样。


在第三季前期的行业调研中,制作团队与多家经纪公司沟通后发现,绝大多数从业者对于打造女性solo音乐榜样这件事都打着问号。 这样的反馈令制片人多晓萌进一步追问,“我们当时问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没有达到榜样标准的人? 第二,如果有,为什么没有被大众看到? 大部分经纪公司给出的答案,就是觉得女性艺人市场存活的周期是个难题。


时间焦虑对于从事演艺行业的女性来说似乎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当下中国主流社交媒体的话语权又是掌握在女性用户手里,种种因素使得男性榜样更容易被推出来。 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场对于女性榜样的需求一直都在,孙燕姿、李宇春、邓紫棋等人就是最好的佐证。 但在这些人之后,华语乐坛成功的女性solo歌手鲜有出现。 而《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初心,便是要改变这个现状: 要推选出优秀的女性solo歌手,并让她们学习到如何长久地在音乐市场里生存下去。


对于那些有着出色的音乐功底和原创能力的选手们来说,《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到来仿佛是“久旱逢甘霖”。 马昊表示: “女生个人的养成节目已经缺失了至少六年以上,我们去选角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在当下的时代,95后、00后的年轻人普遍存在时间焦虑,极度渴求自我表达。 多晓萌也深受触动,“所有人我们都会问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来,至少70%以上的人会告诉我们同一个答案,就是我想被看到、我想被关注。


这一季节目的核心设置恰恰映射的就是当下年轻人的这一现状。 节目以Start和Restart两个赛道划分选手,新人们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而Restart赛道的选手们已经经受过市场的洗礼,回炉再造的她们更是呈现出十足的紧迫感和渴求感。 两大赛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让节目的内容层次更加丰富。


这一设定也使得选角的范围变得更加开阔,但《明日之子》的选角标准始终未变,马昊表示: “我们需要找寻的是独特的个体,在选择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她是否与别人不同,能否成为未来中国乐坛的下一个音乐榜样。


如今节目已经播出八期,部分网友认为选手能否取得好名次与是否签约挂钩,调侃一些选手是“鹅选”、“哇选”、“龙选”,质疑节目按照定好的人设和写好的剧本推进。 对此多晓萌表示,实际上《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所有选手都已经在录制节目前完成了签约,对于平台和制作公司来说并无区别对待的必要。 而“人设对于现在的综艺节目来说更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制造了一个环境,把所有选手放进来,至于她们能表现成什么样,没有办法控制。 ”节目在剪辑时完全以真实发生的事件为依据,依托于内容、根据选手的实际表现进行素材的选取。


马昊坦言“内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最基本的专业就是相信用户,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哪怕用户的选择跟我们的想法不太一样,我们也会尊重用户的选择。 出人意料的、不一样的结果,恰恰就是这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明日之子》水晶时代致力于通过行业、市场、自我三个维度的碰撞,六位星推官的加持,把“明妹”的成长完整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六大星推官


三个维度“孵化”未来音乐榜样


区别于前两季三大赛道及其专属的星推官,《明日之子》水晶时代集结了孙燕姿、华晨宇、宋丹丹、龙丹妮、毛不易、孟美岐六位星推官。 从整体来看,六位星推官横跨00年代至50年代的时间跨度,涵盖全年龄层的受众,而他们每个人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功能。


出道20年的孙燕姿、三季连任的华晨宇,对选手专业上的评判毋庸置疑; 看似与音乐行业无关的宋丹丹,其实是代表着广大的普通观众对音乐的理解;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龙丹妮则代表顶尖的市场操盘者给出判断。 而刚刚从音乐选拔类节目走出的毛不易和孟美岐,起到的更多是陪伴的作用,“他们是非常能感同身受的两个个体,能最快速地获取到选手在舞台上以及私下的状态和想法”,多晓萌表示。


而《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三次小考也是遵照着行业标准来设定。 马昊提到,“我们考的是成为一个音乐榜样所要具备的三大要素,第一Vocal是最最基本的,第二舞台表现力是如何用整个的肢体语言来传递歌曲中的信息,第三48小时的改编创作是最难的。 ”与过去的同类型节目相比,这种设定让《明日之子》水晶时代体现出更强的专业性,也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层次感地展现了选手们真实的成长。


小考是专业标准的考核,大考舞台则是来自市场最直接的检验,每一轮小考的星级评定结果决定了大考的舞台分配,一星选手无法登上舞台,二、三四、五星分别对应合唱、共享串烧、solo舞台,六星选手会获得唯一的水晶舞台。 大考结果由现场400位观众的点赞和场外水晶榜的点赞共同决定,八九十期的直播阶段,选手还要直面成千上万在线用户的检验。


星级与等级舞台的对应,其实十分接近真实的艺人生态。 作为一个强输出型职业,艺人只有拥有足够的储备量才能持续在市场中被验证,而行业资源也只会向认可度足够高的艺人倾斜。 多晓萌认为: “作为艺人如果真的想在市场当中被大众用户所接受,都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纵观《明日之子》水晶时代的整季模式,实则都在围绕“Are you ready?”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架构,推进内容。


而在接受行业和市场考验的整个过程中,选手对自我的突破也从未停止。 在前辈们的引导和彼此的碰撞中,选手们的自我认知得到不断完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也迸发出强烈的自我表达。 比如第三轮的小考为48小时创作考验,节目组对如此高难度的考核原本存在一定顾虑,但最终就连此前从未接触过创作的选手也都给出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在行业、市场和自我三个维度的碰撞中,《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彰显出每个“明妹”的音乐实力和真我个性,向着未来音乐榜样的目标进发。

原创节目模式迭代生长


但年轻的价值观始终不变


在大部分头部综艺都选择引进海外模式的情况下,《明日之子》三季以来都坚持原创,而且每季的模式看上去都有很大的变化。 在多晓萌看来,这种变化是必然的,因为与过去相比,综艺的叙事逻辑、粉丝与艺人的关系都在发生快速的改变,“从去年的《创造101》开始,整个音乐榜样选拔类节目的叙事逻辑都发生了变化,更多是用故事取代纯赛制来推动内容,这样能够让用户更全面地看到选手的性格,他们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成长过程。 其次粉丝与艺人的关系也存在这样的变化,现在的用户去关注艺人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接触,更多的是全面了解之后的喜爱,就是所谓的精神榜样。


正是顺应着这样的变化,《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加强了故事的比重,通过讲故事的逻辑来推动整个内容,并且更加强调从多个维度去展现选手们的个性。 多晓萌表示: “所有的内容设置,首先都必须遵从这一季节目的大故事——在一个大家梦想中的音乐公司经受打造的一群人,看最终谁能够成为最强厂牌。 冲进九大厂牌之后的三期直播,依然会遵照这个大故事的原则,直播实际上是对艺人直接面对市场时的心态和承受能力进行考核。


马昊和她的团队专注于本土原创音乐选拔节目已经接近20年,当被问到这类节目这些年所发生的变化时,她指出音乐选拔类节目在制作理念上有随着时代改变的部分,“因为时代在变化,用户在变、选手也在变,所以我们的节目会根据用户观赏习惯和选手特征的不同,在大的故事结构和在赛制设计上做很多的调整。


尽管《明日之子》水晶时代带来诸多创新玩法,在制作团队看来,节目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 多晓萌指出,这三季以来的《明日之子》实则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价值观的碰撞,“我们鼓励真善美,鼓励原创,鼓励做真实的自我,希望我们选出的这些榜样能够真正成为榜样,能够引领年轻人去追求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东西。 ”在今年的《明日之子》水晶时代里,这一价值观就转化成了“肆意生长,热爱无休”八个字。 马昊希望这个态度能够成为年轻人追求梦想或者努力奋斗的一个价值观,“不管做任何事情,我都觉得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肆意生长。


《明日之子》水晶时代是多个行业优秀团队合作的结果,在马昊看来: “腾讯视频非常坚定它的音乐+榜样战略,不停地为年轻人输送好的音乐产品和好的音乐榜样,我们也很荣幸能够成为它的战略布局里重要的一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