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行机械
及时发布公告点评,新闻点评以及最新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这包装,密谋掏空你钱包! ·  17 小时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日 ·  2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璞羽设计 | 2025年春招纳新 ·  4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2025春季招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荣行机械

【招商机械·周观点】11月挖机销量再超预期,继续首推工程机械—一周观点及新闻追踪20191208

荣行机械  · 公众号  ·  · 2019-12-08 14:44

正文

11月挖机销量再超预期,继续首推工程机械

11月工程机械挖掘机行业销量19136台,同比增长22% ,其中内销17159台,同比增长21%,外销2157台,同比增长26%,销量继续超市场预期,龙头增速快于行业,三一、徐工、卡特分别同比增长30%,54%,30%,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根据我们草根调研了解,12月第一周,龙头公司挖机销量同比继续50%以上增长。

2020年,我们继续坚定两条投资主线, 第一条坚定推荐景气主线,工程机械、油气装备、光伏设备、高铁装备等板块2020年仍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第二条重点布局当前位于左侧的细分行业龙头,中长期看来看,劳动力替代、制造升级、技术进步对工业机器人、锂电池装备、光伏设备、缝纫设备等的需求在2020年有望回升。

继续重点推荐:三一、中联、徐工、恒立、杰瑞、捷昌、鼎力、埃斯顿、日机、康力、捷佳。

工程机械: 11月工程机械挖掘机行业销量19136台,同比增长22% ,其中内销17159台,同比增长21%,外销2157台,同比增长26%。

通过与三一、恒立等工程机械龙头交流,了解到恒立1)四季度预计挖机油缸月排产5万根,泵阀排产也非常饱满,预计明年泵阀收入50%以上增长,马达增速会超过200%,明年预计油缸价格稳定;2) 预计明年泵阀净利率超过油缸,产品价格价位稳定,目前在为斗山小批量供货;3)预计2020年中大挖泵阀在国产主机厂中的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4)小挖阀出货量3000-4000,小挖泵5000-6000,20年可能会增长,中挖泵阀整体来看大概2000套一个月,大挖泵阀一个月出货量也已几百套。

2020年,我们预计工程机械整体销量将依然有增长 ,其中混凝土搅拌车受益于超载治理和排放升级,预计明年行业将有30%增长,混凝土泵车仍处于更新高峰,预计20年行业销量将继续超5000台。挖掘机和起重机械预计20年稳中有增,2020年公路、铁路等基建项目开工仍将较为景气,人工替代趋势也让微挖、小挖等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龙头三一凭借智能制造,不仅提升产品质量,还提升生产效率,有更高的利润率。 三大事业部人均产值400万以上,已经超过卡特彼勒。 即使总销量不变,毛利率还有上升空间。 以混凝土搅拌车为例,预计19年三一搅拌车收入70亿元,毛利率约20%,预计20年搅拌车收入有望达100亿元,通过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自制率提升以及规模效应,毛利率、净利率也将增加,搅拌车将成为20年利润的重要增量。


油气装备: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挂牌在即,利好全产业链发展(大方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据传12月9日国家管网公司将正式挂牌,管网公司将由国资委控股50%以上,“三桶油”参股,按照“三桶油”各自管道资产的估算,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持股比例约为7: 2: 1。 第一阶段涉及“三桶油”四类资产: ①三大石油公司全资和控股的干线管网; ②三大石油公司控股和参股的省级管网; ③三大石油公司全资和控股的对保供意义重大的接收站; ④三大石油公司全资和控股对保供意义重大的储气库。 此前虽然我国天然气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 其中突出的问题是: 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基础设施不足,管网不公平,互操作性存在障碍等。 建立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可以使国内油气供应实体更加多元化,加快管网建设投资步伐,促进管网互联,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最终降低用户成本。 对于石油中央企业来说,剥离管网后,将打破中下游的综合运营模式。 但是对整个油气市场而言,有利于增加油气市场主体,促进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是油气领域改革的重要一步。 可以说,建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或将重塑整个油气市场体系,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气领域的重要一步。 直接利好日机密封、纽威股份,间接利好民企油气油服设备公司杰瑞股份、安东华油等。

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龙头2020年业绩弹性大: 关注通用设备制造业复苏。 除10月工业机器人数据外,11月叉车销量增速也由负转正,叉车是最通用的制造业投资设备, 叉车销量的转正,可能预示着通用设备制造景气度已经筑底 ,虽然反转力度、持续性尚待观察验证。 根据我们草根调研了解, 预计11月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微增,增长主要来源于3C等行业,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将有较强的结构性机会。

5G相关产业带动资本开支增加。 从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处了解,9月份以来SCARA机器人出货量开始同比增加,而SCARA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在3C领域。终端调研反馈来看,受5G带动,PCB产业对于工业机器人、运控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传统的3C零部件供应商,例如蓝思科技,近期也加大了设备招标力度。我们认为,一方面是企业家信心的逐渐恢复,一方面是5G等新兴产业的带动, 预计工业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产品正逐渐走出一年多的行业低谷。

订单收入: 四季度订单比三季度明显增长,全年销售额预计与去年持平。 5-8月为订单低迷期,9月开始也有起色,3C有明显带动,Scara出货量增加;销量:预计全年机器人销量接近4000台,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主要系大吨位机器人占比提升,单价提升;下游:光伏占机器人收入比例约30%,预计未来2年光伏自动化改造、新增产能将使得景气度持续,金属加工占比约20%,木工、陶瓷等新领域增长较快。3C领域开拓蓝思科技等手机产业链大客户,运控方案全面替代国外、国内运控品牌;Cloos注入方案已经开始,未来会帮助获取更多国内客户订单,同时通过国产化降低成本,扩大Cloos机器人客户群体;股权激励:收入20-22年增长20%/50%/100%,基本只考虑本部情况(未考虑Cloos并表),且为相对保守目标。

光伏设备: 本周单晶电池片均价0.95元/W,基本持平。 即使目前的价格低于多数厂商的现金成本水位,价格仍未见回涨。 在年度策略报告及每周观点中,我们已经反复提示,站在现在时点看,光伏设备是很合适的买点,两点原因: ①有安全边际: 尽管HJT推进不及市场预期,但我们应注意到,市场对于N型技术追捧热度的衰减,来自于不断降价而带来高性价比的PERC。 此消彼长,PERC明年投产未必如大家预期那样悲观,而且即使存在订单压力,明后两年公司业绩依然保持30%以上增长,现在18倍估值都具备安全边际; ②向上空间大: 目前HJT推进缓慢,主要是通威方面反馈不佳,但国产技术路线不止通威一家在试验,而且最终量产结果出来前,也很难盖棺定论,依然要靠最终量产数据说话,若HJT年底量产数据如设备商预期,验证HJT商业可实现性,将尤其利好迈为捷佳(或早或晚),市场空间在扩大(单GW1.8亿到5亿)+设备空间占比也在扩大。 总之PERC需求并非如大家预期的那样悲观, 四季度PERC投资热度明显回升,三季度PERC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暴跌,凸显PERC极具竞争力的高性价比 ,明年PERC订单也未必出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主要需求来自于新增产能计划(2020年各家初步统计30GW)以及落后产能替换(Q4后陆续16GW淘汰,明年上半年10+Gw淘汰)。 而如果HJT国产化推进顺利,明年很有可能出现HJT技术拔高了电池片设备商的估值 ,而热度不减的PERC订单保证业绩高增长的情况,这也是明年推荐光伏设备的主逻辑。 继续强烈推荐关注捷佳、迈为(电新联合)!

注塑机: 11月官方制造PMI数据经历了7个月的低迷重回荣枯线以上,10月工业机器人数同比首次翻正,虽然缺乏高频数据注塑机行业需求暂未能证明翻正,但注塑机历史上与通用设备数据、制造PMI数据增长较吻合,预计行业需求已触底,适合左侧布局质优标的。 龙头海天国际反馈7-10月注塑机在手订单排产约为2月(11月订单统计暂时未有),环比2季度明显好转,基本能与上年持平(18年下半年基数较低),虽然订单绝对额没有明显增长但态势略有好转趋势。 A股龙头伊之密反馈,成熟的三板机产品出货下滑较多,但二板机和全电机另有进口替代(欧洲和日本)市占率提升的逻辑,因而技术领先的企业均有较好增长(海天全电动增长30+%、伊之密二板机增长50+%),虽然第四季度为淡季无法对明年做出明确指引,需求仍有待观察, 但按目前趋势来看已有企稳态势 ,预计伊之密19年业绩超过2.1亿,2020年至少完成股权激励10%的增长目标, 优秀的公司在逆势里既充分体现了自己的阿尔法属性,股价又充分回调至底位,需求起来时弹性较大, 适合左侧布局。

板式机械: 关注质优标的弘亚数控。 上周了解公司充分布局2020年发展战略,自动化新线推广整体解决方案+扩产落地+收购核心部件节省成本,虽然目前下游定制家具终端需求疲软新增资本开支欲望不强烈,但定制家具行业本身也发生较大变化(精装的TO-B的工程量大幅增长二线品牌增长快速+一线品牌盈利能力下行有节约成本诉求), 明显利好国产设备 弘亚做为板式机械的龙头,18-19年在产品线上突飞猛进,数控类、加工中心及整线类产品基本已经铺设完毕,20年是高端整线真正推向市场的一年。 19年行业需求下滑公司仍保持强的竞争地位,各项财务指标未有恶化,仍是款到发货,现金流超过净利润,同时新品毛利率还在上升。 近期公告收购的核心部件公司四川丹齿回复证监会问询进行中,减速齿轮、变速器齿轮、发动机正时齿轮以及通用精密传动齿轮可直接替代公司原来向意大利、瑞士和台湾采购的部件,对应可节省30-50%不等的成本,有利于降本增效。 19Q4获整线最高端产品首条订单业绩增长加速, 未来技术升级需求旺盛,国产龙头进口替代 (目前国外品牌约占30-40%份额), 同样体现阿尔法属性,在行业处于底部时推荐左侧布局。

锂电设备: 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目标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25%(之前网传20%),我们预测照此目标25年新能源销量700万 ,在19年120万基数假设上复合增速34%。 GGII发布11月新能源产量10.8万同比-44%,1-11月累计产量102.3万同比+3%; 从11月合格证数据看,新能源乘用车产量9.4万辆,同比-43.3%,1-11月累计+5.1%。 翘尾效应比往年弱,补贴退坡应影响超过预期。 国产特斯拉Model3第一批预计交付时间为春节前,按照工信部推广目录计算国补达到2.475万。 电池厂合作进展看,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框架,强化供应和研发合作; 通用与LG宣布共投23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电池单体工厂,20年中动工,采用最先进制造工艺。 随着全球汽车巨头电动化进程加快, 202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扩张可能超预期 ,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正加速优化中, 建议战略性布局锂电设备板块龙头先导智能,维持推荐。

汽车电子装备: 汽车流通协会发布11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5%,环比+0.1%同比-12.6%,仍在警戒线以上。 因此尽管合格证产量数据看11月增速回暖或转正,但终端销量“翘尾”效应预计不及往年,总体销量仍呈下滑态势。 克来机电本周可转债配售结果显示,包括大股东在内的13位限售条件股东优先认购1.1亿占比62%,无限售条件股东优先认购0.37亿占比21%,优先认购踊跃,大股东尤其积极,体现对公司长期业绩的看好。 目前克来设备业务7成与新能源相关,1.8亿募投也是围绕新能源设备,客户新增固定资本投入较多,包括不少供大众MEB相关的首线,因此短期受汽车景气度影响不大, 公司短期成长确定,长期空间可期,维持推荐。

3C自动化: 3C自动化等待需求好转,5G相关带来结构性变化。 19年整年3C终端消费较为疲软,5G及无线蓝牙耳机等带来一些结构性机会,但需求全面好转还有待新技术成熟,在5G手机大规模商用前,5G手机芯片企业暗暗进行竞赛,华为19年2月发布麒麟990-5G芯片(分集成4G&集成5G两类),北京时间12月5号高通发布骁龙865旗舰级5G芯片,目前高通骁龙865仍然延用的是“外挂”非集成方式。 在5G基站建设上,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预计完成建设约13万左右的5G基站,实现超50个城市的覆盖,目前是全球规模第一名,传导到设备上,19年Q4华东数控子公司润星科技的立式加工中心,可用于5G基站散热器加工,预计总需求在1-2万台可对应总市 场需求30-60亿,目前需求旺盛且急公司排产已至2020年3月,润星1-9月净利约1.6亿,公司已经预告全年利润,单单Q4润星预计实现2亿净利,5G带来的设备已开始体现, 2020年或带来更集中的需求爆发,设备厂商明年业绩弹性较大建议关注。

半导体设备 ——景气度回升: 下游半导体销售跌幅收窄,景气度有所回升。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统计数据,10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6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3.1%,跌幅较上个月收窄1.5个百分点。 美洲半导体销售额为71.8亿美元,同比下滑27.1%,跌幅较上月收窄3.3个百分点; 中国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130.3亿美元,同比下滑10.2%,跌幅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229.5亿美元,同比下滑7.3%,跌幅较上月收窄1个百分点; 日本半导体销售额为30.9亿美元,同比下滑9.3%,跌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存储器价格也处于回升状态。

对于中国设备企业来说,除了景气回升以外, 更大的机会来自于设备端的进口替代 。二期集成电路大基金特别强调,将对在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已布局的企业保持高强度的持续支持。长川科技、至纯科技等细分龙头公司已经成功切入华为海思、华力等供应链,并在长存、长鑫等客户处积极验证,内生发展叠加成功的外延并购。在经济增速中枢逐渐下行的环境下,结合其战略地位, 半导体板块有可能成 为2020年的“逆周期”板块之一,建议关注。

缝制机械 —— 格局下游,等待下游回暖: 草根调研了解到 四季度销量收入同比去年基本持平 ,各主要经销商19年经营目标均为保平。 以内需服装为主的浙江、广东等地区受贸易摩擦影 响相对较小,江苏、山东等外贸服装需求占比高的地区受影响较大。 由于19年大概率为暖冬,因此服装设备需求将受到一定影响, 预计2020年Q1收入难有明显起 色,行业大概率在20年下半年复苏 虽然当前需求仍较为低迷,但参考行业历史周期发展规律, 2020年行业回 暖后,届时市占率持续提升的龙头企业业绩将有较大弹性,建议关注,等待行业下游需求回暖。

周行情复盘

本周机械行业(共282个标的)周涨幅为1.86%,十二个板块中10个板块上涨。
相对表现较好的前五名分别是 电梯(+4.99%)、智能装备(+4.50%)、机械基础件、零部件(+3.86%)、工程机械(+3.58%)、制冷、通风设备(+2.63%) 剔除因18年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大额亏损企业后,本周机械行业,行业PE(TTM)为24倍,PE(TTM)最高的四个细分板块依次为船舶、港口机械67倍、重型机械46倍、智能装备45倍、机床工具与自动化34倍; 最低的五个板块为工程机械15倍、轨交设备17倍、电梯21倍、能源装备23倍、轻工机械23倍。


·新股进度:无


一周重点新闻追踪


【工程机械】

1.2019年全球十大起重机制造商名单公布,中国有4家入榜。 2019年,全球最大的20家起重机制造商的总营收为2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比2018年的248.32亿美元增长了30多亿美元。 从榜单上看,中国的制造商对榜单排名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9年全球十大起重机制造商的排名中看,中国4家起重机制造企业入榜,分别是徐工集团(第四位)、ZPMC(第五位)、中联重科(第七位)、三一重工(第十位)。


2.四季度重卡行业需求过旺。 2019年11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约9.4万辆,环比今年10月的9.13万辆上涨3%,比上年同期的8.93万辆增长5.3%。 1-11月的重卡市场累计销量达到107.44万辆,比上年同期的106.53万辆小幅增长1%。 预计2019年全年重卡市场的整体销量将超过115万辆,从而刷新我国重卡行业年销量的新纪录。


3.埃克森美孚与正大富通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2019年12月6日,润滑油生产商埃克森美孚与国内商用车后市场服务商正大富通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宣布双方结为业务合作伙伴。 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强强联手,融合优势资源,共创客户价值,助力商用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 本次合作包括创新的发动机检测与预防维护等技术服务、完善的渠道开发计划、定制的单品方案、以及深度的客户需求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合作将基于正大富通强大的经销网络,结合其立体仓网体系和服务团队,为商用车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美孚商用车润滑油产品。


【油气设备】

1.全国首个国产燃气轮机试验电站落户辽宁。 12月6日,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燃气轮机试验示范及应用领域的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国产燃气轮机试验电站正式落户辽宁。

本次签约后,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国产燃气轮机科研试验电站,加快实现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推动燃气轮机发展成熟“最后一公里路”的完成,为沈阳打造国家燃气轮机创新中心、建设一流燃气轮机产业基地,持续注入新动力,不断释放新动能,助推辽宁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拉动高端制造业发展。


2.非常规油气将成常规油气重要接替。 12月1日从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在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高端研讨会(2019)上获悉,根据“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初步成果,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相当,潜力巨大。 非常规油气资源未来将成为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

目前,我国致密气已进入规模化开发利用阶段,页岩气开发成为继北美之后全球第二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地区。 2018年我国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162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10,已经建成重庆涪陵、川南长宁—威远等页岩气产区。 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已取得积极进展,正成为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 预计到2020年、2030年,我国页岩气、煤层气产量将分别达到400亿立方米和1000亿立方米。


3.俄罗斯天然气正式进中国。 12月2日下午,来自俄罗斯恰扬金气田的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我国。 这条管道全长超过8000公里,我国境内管道全长5111公里,途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

据悉,正式供气后,首期将引进50亿方天然气,以后逐渐增至380亿方/年的输气量,相当于2018年我国全年用气量的七分之一。 我国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



【光伏设备】

1.通威携手华为建1.2GW智能光伏电站。 日前,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建设了1.2GW以上的智能光伏电站。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双方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双方基于平等互惠原则,成立了专门推进小组具体指导各方面工作,围绕智能光伏应用、企业管理优化和IT流程变革、ICT相关产品方面合作、5G工业互联网应用研究、智慧园区建设、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探讨了具体合作模式及知识产权保护事项。


2.长三角国家级规划出台,积极开发光伏发电。 12月1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规划纲要》指出,需加强跨区域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实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省际联络线增容工程。 除了加快区域电网建设,《规划纲要》还提出协同推动新能源设施建设,《规划纲要》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跨省投资建设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建设。


3.国家电网: 严格控制电网投资,亏损单位不再新增投资。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 通知表示,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电量增速持续走 低,电网业务收益率大幅下降,公司严格落实国家降价减费政策,持续降低社会用能成本,首轮监管期多轮次下调输配电价,公司各级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投资能力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国网公司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电价降低还是社会普遍预期。根据国资委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要求,国网以产出定投入,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提出“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控制投资方针。


【煤炭机械与煤化工】

1.中煤协: 煤炭经济下行压力有加大趋势。 12月6日,中煤协发布数据显示,进入2019年以来,煤炭产能释放加快,消费量增速放缓,煤炭价格稳中有降。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2%,煤炭经济周期性增长动力明显减弱。 特别是进入10月以来,环渤海动力煤市场价大幅下降,当前市场煤价格已与年度长协价格倒挂;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创历史新高,环比增加一千多万吨。

中煤协表示,随着煤矿新增产能继续释放、新能源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煤炭供给将进一步向宽松方向转变,煤炭经济下行压力有加大趋势。


2.西北油田向新疆本地供气创历史新高。 截至11月15日,西北油田今年向新疆本地供应天然气突破11亿立方米,占总销量的93%,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 从2005年至今,西北油田对疆供气11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新疆民用和工业用气。

近年来,针对天然气资源接替阵地不足、老区递减加快的严峻形势,西北油田加大各油气田老区调整及扩边增储力度,开拓了塔河碎屑岩的天然气产能新阵地,强化老井精细管理,实现了塔河地区16亿立方米硬稳定。 同时加快了顺北地区回收装置配套建设,已初步具备2.5亿立方米的产能规模。 截至目前,西北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273亿立方米,为天然气销售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基础。


3.11月内蒙古动力煤坑口结算价下降,后期煤价将低位运行。 据内蒙古能源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内蒙古全区动力煤坑口结算价格小幅下降,电煤购进价格略涨。 内蒙古全区动力煤平均坑口结算价格为209.79元/吨,较2019年10月份下降2.51%,较2018年11月份下降1.33%; 全区电煤平均购进价格为206.78元/吨,环比略涨0.54%,同比略涨0.43%。

内蒙古发改委表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至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稳定在3.2亿吨以上水平,而且四季度通常是煤炭生产旺季,所以,12月份内蒙古煤炭产能将持续释放,煤炭供应充足。 虽然12月份是北方供暖旺季,需求会增加,但是在目前形势下,预计内蒙古煤炭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


4.大商所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承办的“2020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日照举办。 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大商所总经理席志勇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分别代表两家单位签署合约。

根据协议内容,未来双方将共同推进上市气煤等煤炭期货品种可行性研究,结合产业意见就产品的合约方案进行论证,营造积极的上市环境。 同时,双方还将共同研究煤炭市场发展趋势、推进数据共享、合作组织行业及产业会议、论坛、调研等活动。


5.新疆2019年关停淘汰煤电机组。 2019年,新疆共关停淘汰煤电机组54.25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关停淘汰煤电机组容量占全国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的6.3%。 新疆工业和信息化厅表示,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9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经新疆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相关地州市和电力专家验收,今年自治区已完成煤电行业本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为54.25万千瓦。

近年来,新疆在去产能做“减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016、2017两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685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期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350万吨的任务。 截至目前,未出现“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的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