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708-蒙古国学蒙文
文字:一只哈娜 斯文的樊学长 那日苏
制图:果 / 校稿:乃一姆 / 编辑:果
2015年2月,蒙古国颁布《蒙古国语言法》,明确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蒙古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公务活动,
应同时使用西里尔文和传统蒙古文两种文字
。”
10年前的这则消息一出,顿时在世界舆论场上炸了锅。此后10年内,各种关于蒙古国恢复传统蒙古文的相关作品
(包括不限于文章、短视频等)
层出不穷。
其实,蒙古国想要恢复传统蒙古文,早在
上世纪80年代
就有意识了。2015年的这次事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今,“十年之约”已至。
2025年1月2日,蒙古国国家机关已率先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
。要问为什么不是1月1日?答:1月1日是蒙古国法定假期,蒙古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不是牛马,他们也需要放假。
国家机关正式使用,可以说是蒙古国恢复传统蒙古文重大标志。而纵观整个蒙古语文字的发展史,这一事件也颇具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赫巴托广场上
传统蒙古文与西里尔蒙古文皆有
(图:壹图网)▼
对蒙古民族影响深远的文字,就是
回鹘文
了。早在蒙古文字形成前,
蒙古人便与回鹘人有着大量接触
。
1204年,成吉思汗
征讨乃蛮部时俘获乃蛮掌印官畏兀儿
(回鹘)
人
塔塔统阿
。当时成吉思汗给了
塔塔统阿
一个重大任务,这就是用
回鹘文字母书写蒙古语
,并教太子和诸王学习。
从此,蒙古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回鹘式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
(“胡都木”之称主要是与后来出现的“托忒文”加以区别)
,并用该文字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
移相哥石碑,据说是现存最早的回鹘式蒙古文石碑
(内蒙古博物院藏复制品,图:wiki)▼
这种回鹘式蒙古文只是蒙古人使用的第一种文字。在蒙古历史上,
后来又出现过8种文字
,包括八思巴文、索永布文与托忒蒙古文等。
进行文字改革的事例,在蒙古族历史上屡见不鲜。换一种说法,就是历史上的蒙古文其实一直在变动,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字进行加工和改良,哪怕是最早的传统蒙古文。
几种蒙古文书写的“蒙古”一词对比
,1为传统蒙古文,2为用于印章的传统蒙古文,3为八思巴文,4为托忒蒙古文,5为满文写成的蒙古文,6为索永布文,7为阿里嘎里方形字母,8为西里尔蒙古文。其实还有拉丁化蒙古文,但由于使用时间较短,且未正式形成成套系统,故不单独列出。
其实从广义来讲
胡都木、印章、托忒、阿里嘎里
都是回鹘式蒙古文的范畴▼
蒙古人进行文字改革通常是因为
政权更迭
,或是由于
宗教原因
:如1648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创制托忒蒙古文,就是为了
稳固其政权
;又比如元代蒙古人受
藏传佛教
影响,为准确拼写蒙古语、汉语与藏语等多种语言,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根据吐蕃文字,创制了八思巴文。
福建泉州出土的聂斯托里斯派基督徒
(景教)
墓碑,
1314年,上刻八思巴文转写的汉语
,音为“翁舍杨氏墓道”。
八思巴文属于拼音文字,有音无义,类似音标
(图:wiki)▼
今日的蒙古国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使用传统蒙古文。
在上世纪初期,曾一度出现文字书写使用之争
,甚至还出现过传统、拉丁、西里尔三家并立的局面。
最终,在上世纪中叶,西里尔字母胜出。
西里尔字母
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这种文字
最先在保加利亚出现
,而后又在
俄罗斯
流行,至今仍然是东欧到中亚部分国家的官方书写系统。
西里尔字母的覆盖人口虽然不一定很多
但覆盖面积绝对足够大
▼
蒙古语的西里尔化,除了蒙古国的蒙古语外,其他地带的蒙古语也有相似情况。属于俄罗斯的蒙古地区,例如布里亚特等地的蒙古语,当今也是西里尔化。
横屏
-俄罗斯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
这条铁路便连接了布里亚特地区▼
蒙古国
(时称蒙古人民共和国)
在上世纪20年代,
识字率较低
,提高识字率成了迫切的需要。这一现象促使蒙古国进行了一场始于1924年,终于1941年
接近20年的语言文字改革
。
在这期间,除了传统蒙古文以外,拉丁蒙古文也登场亮相,但最终选择了西里尔蒙古文。其原因除了有苏联的政治因素影响外,传统
蒙古文本身的特殊性
也是原因之一。
横屏
-蒙古国虽然不是苏联加盟国
但也是战后建立的华沙条约成员之一▼
传统蒙古文是
竖写文字
(一般不采用横写)
,在科技书刊上横排时有一些障碍。其次,书写体系有很多古老的习惯写法,和口语在历史长流中的变化巨大的比起来,有一些
脱离日常口语的地方
,而且特殊规则较多,在学习识字阶段相对费时费力。
放在当时的情况看
西里尔字母确实有一定优势
(图:shutterstock)▼
更重要的是,蒙古国绝大多数人使用的“
中部蒙古语
”喀尔喀方言,在蒙古国被规定为科学、政治、经济与教育的
官方语言
。
喀尔喀蒙古女性标志性的盘羊角造型
(图:壹图网)▼
蒙古语有七个元音,但在传统蒙古文书写出来的只有五种,而且传统蒙古文还有t、d不分,阴阳性不明确等弊端。
在书写方面,西里尔蒙古文采用了所有西里尔字母并
加入了Ө和Ү两个字母
来表示西里尔字母中所没有的元音,因此西里尔字母书写蒙古文则更加规范和清晰,基本做到了“音写一致”。
所以,西里尔蒙古文的诞生,是以传统蒙古文原有词汇为基础的同时,又受到
蒙古语喀尔喀方言口语的极大影响
。
也可以理解为西里尔字母的蒙古化
(成吉思汗雕像下的是传统蒙古文,图:壹图网)▼
其他地区的蒙古语,如果贸然直接使用蒙古国的文字体系,不加本地化适配,也会大概率出现
“音写不一致”
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喀尔喀蒙古语又与卫拉特蒙古语较为亲密。
卫拉特蒙古语
主流使用的
托忒蒙古文
,也相比传统蒙古文多了一定的“音写一致”功能。
1946年,
蒙古国
全部转用西里尔蒙古文
。由于西里尔蒙古文“音写一致”,易于掌握,所以很快在民众当中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