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镇西茶馆
发布我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昨天  
天津日报  ·  判了!获刑十年! ·  昨天  
天津日报  ·  判了!获刑十年! ·  昨天  
半月谈  ·  打卡 | 雨水节气知多少? ·  2 天前  
政事儿  ·  常州市委:坚决拥护省委决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镇西茶馆

【李镇西】DeepSeek可以替代作文教学吗?

镇西茶馆  · 公众号  ·  · 2025-02-16 19:55

正文

最近,不止一位老师问我:“既然 DeepSeek 可以替人写文章,那么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否还有必要?”

我的回答很明确:当然有必要。

理由如下——

第一,写作是人格的镜像投射。

写作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其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只属于孩子心灵的独特印记。

以同题作文《我的爸爸(妈妈)》为例,不同的孩子所承受到的爱也不会是雷同的,因为不同的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不会完全一样,那么孩子的感受与记忆自然不会完全一样。小王同学笔下,可能是凌晨背自己上医院的父亲那宽大背部的温暖体温;小张同学记忆里,则可能是编织竹蜻蜓的母亲那平和慈祥的笑容——这些差异并非情感浓度之分,而是家庭独特氛围的真实映射。

又如,同写《校园印象》,即使是两个孩子在同一条林荫道上漫步,一人留意到梧桐叶的锯齿边缘,另一人却为蚂蚁搬运面包屑驻足。

—— 如此鲜活的个体感知, AI 如何复现?如此独特的思想感情, DeepSeek 又怎可代劳?

第二,文字能力是人类文明的防火墙。

作文教学(或者说“作文训练”),是教会学生善于文字表达的途径。应该说,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背景下,人类的文字表达能力正逐渐退化。

试比较书信往来与微信互动的区别:书信是三日斟酌一页信笺,微信是三秒发送十条语音;书信是信纸折痕承载体温,微信是表情包库批量调用;书信是邮戳见证时空对话,微信是已读标记制造焦虑;书信细腻,微信直白;书信是独具个性的精神表达,微信是通用格式的复制粘贴——现在连节日问候语都是平台提供的了。

教育部 2024 年语言能力监测报告显示,中学生书面表达得分较 2014 年下降 15% 。因此,当节日祝福变成平台模板的机械转发,当细腻情思压缩成点赞符号,若放任学生依赖 AI 代笔,我们将见证一个失去文字痛感的时代。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会通过文字细腻地表达思想感情,他们便失去了人之为人应有的精神享受。

第三,创作过程即精神成人礼。

假设 DeepSeek 能产出完美作文(尽管它无法理解孩子为何因风筝断线哭泣),但这恰是教育悲剧的开始。

比如给 DeepSeek 发出指令,让它按特定的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我刚才说过,人的独特思想情感 DeepSeek 是无法呈现的,但让我姑且这样“假如”吧),也就是说, DeepSeek 帮我们完成了一篇理想的文章,然而,写作过程的创造性快乐却没有了。

是的,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写作,是一项精神创造活动。虽然中小学生的作文只是习作,尚不能称为作家的创作,但酝酿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打磨修改……这个写作过程同样是一种创造。而所有精神创造的过程都充满了人所独有的超越感和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幸福。

写作的本质价值,在于从混沌思绪中提炼观点的挣扎,在于推倒重建段落架构的决断,甚至包括被红笔圈出语病时的羞赧 —— 这些精神肌肉的锻炼,岂是结果导向的 AI 代劳所能替代?
人之为人,就是不仅仅追求结果,更享受过程。比如,就吸取身体需要的营养而言,人完全通过服用相关的营养片或喝营养液获得,而完全不必吃那么多的美味佳肴。但如此一来,人生相当一部分愉悦的享受便失去了。从烹饪到食用,就是享受人生的过程。因此,剥夺了学生写作的过程,也就剥夺了他们的精神享受。

所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指出,教育是“鲜活个体在经验中自我建构的历险”。 我认为,这里的“教育”当然包括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四,工具理性应有明确边界。

当然,对于通知、启事等程式化文本, AI 辅助确能提升效率(如自动生成请假条模板)。但正如计算器普及后我们仍需掌握四则运算,学生必须理解应用文的基本范式:知道何时用“特此通知”而非“温馨提示”,懂得会议纪要不需要比喻修辞 —— 这些规范意识,正是抵御技术异化的认知防线。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常见应用文格式规范”的原因。

所以,我预测,至少在未来三十年或者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作文教学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善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