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潞河天使之窗
(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删除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近年来压疮的预防在各大医院备受重视,我们都知道压疮的好发部位为枕后、耳廓、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等。由于足跟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使其成为压疮的好发部位之一,调差显示足跟部压疮占所有压疮病例的1/4至1/5,且足跟部是发生深部组织损伤的常见部位,压疮通常很难愈合,病程较长,若处理不当会极大增加患者的截肢率。
病理生理
足跟部向后突出,卧床时受力较大,床垫不合适时受力更大,跟骨表面的软组织较少,缺少缓冲,极易发生溃疡和疼痛。患者在床上移动时会因为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老年患者跟部毛细血管和软组织减少,血流供应变差,均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由于足跟部独特的解剖结构,又位于身体远端,当患者有心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时,常常易发生压疮。
高风险因素
Braden评分常不能很好的预测足跟部压疮,与足跟部压疮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跟部感觉障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风、手术后神经阻滞、止痛)、减少下肢血供的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血管紧张药物等)、下肢虚弱(髋关节骨折、全膝置换等),此外低蛋白、低踝肱指数(<
0.8
)石膏固定、疼痛等都可以预测跟部压疮的发生。因此,在预防跟部压疮时,需要将通用的压疮评估系统与跟部压疮风险因素相结合。
预防方法
1、
每班检查足部与足跟,记录跟部皮肤是否完整;
1、
检查足跟时要脱掉袜子或靴子(减压靴)
2、
避免穿过紧的袜子
3、
检查脚部及踝部的动脉搏动,查看跟部是否有水肿
4、
不要对跟部骨突部位按摩
5、
对于卧床>12h的患者用枕头垫高跟部
6、
对于躁动患者,用袜子或泡沫敷料避免摩擦损伤
7、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跟部受压
8、
教清醒的患者每小时活动足踝一次
9、
必要时考虑使用跟部保护器,让踝关节保持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