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信福建
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报!南京早春,浪漫来袭!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同旅行 |怎么拍都好看,深圳人快冲!包出片的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同旅行 |怎么拍都好看,深圳人快冲!包出片的 ·  昨天  
舜网  ·  今起,济南这个景区免票入园 ·  2 天前  
广东民生频道  ·  “雪村没有雪”?通报:情况属实!拆除! ·  2 天前  
广东民生频道  ·  “雪村没有雪”?通报:情况属实!拆除! ·  2 天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过大年 闹元宵 | ... ·  3 天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过大年 闹元宵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信福建

何以中国丨在福建,看见一场热烈的人间烟火

网信福建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2-14 16:4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福建元宵节的非遗活动和文化现象,包括花灯、市井烟火、客家传承、海洋礼赞、茶韵流芳等,展现了福建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福建元宵节非遗活动丰富多样,全省200多场活动为网民带去暖意。

泉州花灯、姑田游龙、拍胸舞等是福建非遗的代表性活动。这些活动从线下延伸到网上,展现了福建文化的自豪和活力。

关键观点2: 泉州的花灯不仅是光的艺术,更是文明的密码。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晓萍的彩扎花灯和针刺无骨灯展现了闽南文化的匠心与技艺,一盏灯就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关键观点3: 市井烟火中的闽南文化生命力蓬勃。

漳州古城的灯谜会猜、龙艺巡游等活动,展现了市井交响和宋元渔家的风情。莆田涵江区的摆棕轿撞火闹元宵,展现了福建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图腾。

关键观点4: 客家传承体现了群山深处的文明根系。

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活动,不仅是技艺的苛求,更是客家人对天地规律的敬畏。闽西汉剧和新罗区沉缸红曲酒博物馆的游园会,展现了族群共生的智慧。

关键观点5: 海洋文化中的祈福史诗和共生理念。

莆田仙游的板凳龙巡游、漳州海丝钟表博物馆的活动以及福州马尾琅岐的元宵灯会,都体现了海洋文化的核心——不是征服,而是共生。

关键观点6: 茶香浸润的天地人和。

福建的茶文化早已浸润福建文化的肌理。霞浦元宵茶、福州晋安湖公园的茶亭十番音乐以及武夷茶宴,展现了茶和天下的东方哲学。


正文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福建人过得很有“仪式感”。从泉州花灯的“竹骨绢心”到姑田游龙的“宣纸为鳞”,从拍胸舞的“赤膊击节”到板凳龙的“邻里共灯”,全省200多场非遗活动,好似200多颗文明的火种,从线下“燃”到网上,为福建网民带去充满自豪的暖意。


千灯点亮的千年时光


泉州的花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微缩史诗。2025年蛇年元宵,鲤城区中山街的380盏传统花灯沿街垂挂,开元寺的走马灯旋转着宋元光影,金鱼巷的锦鲤灯与簪花仕女的衣袂交叠,仿佛一艘艘满载丝绸与瓷器的古船,在夜色中再度扬帆。而在泉州台商投资区,40米长的《蛇舞海丝》水上灯组以洛阳桥为轴,东西塔、漆线雕、月光宝塔次第展开,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引来众多市民“打卡”。

泉州台商投资区元宵灯会。图源:泉州文旅之声
这里的花灯不仅是光的艺术,更是文明的密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晓萍的彩扎花灯,竹骨绢心间藏着闽南人“劈篾为骨、刻纸为魂”的匠心;针刺无骨灯的万点星光,则如刺桐港的繁星,照亮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标。一盏灯,一座城,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光影中完成对历史的致敬与未来的期许。



寻常巷陌的狂欢诗学

漳州古城的灯谜会猜、龙海石码街区的非遗市集、东山岛的歌册演唱会……闽南文化的生命力,总在烟火气中蓬勃生长。在泉州中山路,拍胸舞的粗犷与火鼎公婆的诙谐交织成市井交响;蟳埔女头戴“簪花围”,素馨花的香气与汉服的飘逸,在一次次刷屏朋友圈的同时,将宋元渔家的风情凝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漳州古城灯谜会猜。图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最动人的莫过于漳州平和的超长龙艺,当地群众扛着精心制作的龙艺,穿梭于主要街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热闹的场景唤起热气腾腾的乡情和信仰。 莆田涵江区九峰村的年轻小伙子们,扛着棕轿冲进熊熊烈焰,撞得现场火光冲天,他们 用这种充满力量与美感的“摆棕轿”表演,展现无畏的勇气,寓意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福建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图腾在此刻变得具象。
图片

龙艺巡游。图源:平和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摆棕轿撞火闹元宵 图源: 湄洲日报



群山深处的文明根系

在闽西连城县姑田镇,一条巨龙蜿蜒在石板路翻腾游走。龙身以四堡古法宣纸剪贴,龙眼用客家擂茶染制,几百名青壮年肩扛龙身,号子声震山谷,完成“神龙戏水”的仪式。老工匠罗师傅说:“龙尾竹篾的弧度精确到3度,才能游行不折。”这不仅是技艺的苛求,更是客家人对天地规律的敬畏。

姑田游大龙

龙岩的闽西汉剧,在传统唱腔中融入现代叙事,《圣地风华·从古田再出发》用八个故事串联红色记忆与客家精神;而新罗区沉缸红曲酒博物馆的游园会,则以非遗酒香酿出客家人“酿春”的哲学——时间沉淀的,不仅是风味,更是族群共生的智慧。

图片

闽西汉剧《圣地风华·从古田再出发》。图源: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浪花之上的祈福史诗

莆田仙游的板凳龙巡游,千人扛灯组成7公里长龙,在“盘龙”仪式中演绎邻里同心;漳州海丝钟表博物馆的“‘腕’象新春”活动,将海洋贸易的计时工具化作祈福符号。在福州马尾琅岐,以“四海升平、两马同心”为主题的“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共设130余组中大型灯组,其中“七下西洋”“琅岐生明月、两马共此时”等超大型灯组尤为瞩目,既传递着“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又融合了福建海洋文化的悠久壮阔。

莆田仙游的板凳龙巡游

“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图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东山岛的《海洋之歌》音乐会,将海浪声谱成旋律;平和的“走水尪”民俗,村民抬神像涉水竞速,水花四溅中,人与自然的博弈化作对丰饶的永恒祈愿。海洋文化的核心,从来不是征服,而是共生。

东山岛《海洋之歌》音乐会



香茗浸润的天地人和

茶香早已浸润福建文化的肌理。在全国大多数茶区还在“冬眠”的这个时节, 霞浦元宵茶已经摆在了福建人的茶桌; 福州晋安湖公园的“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非遗游园会上,茶亭十番音乐的丝竹声与茶艺表演相和;以一餐 夷茶宴结束这个假期最好不过, 岩茶的浓郁悠远与五谷的香气融合, 以味觉诠释“茶和天下”的东方哲学。
图片
霞浦元宵茶。图源:霞浦融媒
在福建,每一盏灯都是历史的眼睛,每一声鼓都是生命的呐喊,每一片茶都是天地的馈赠。福建人世代珍爱的那抹茶香,早已随着岁月,沁入华夏子孙的民族气质。
图片

图源:今日福安视频


福建的人间烟火,终究是中华文明的生动切片——它热烈而不喧嚣,古老而常新,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始终保持着对文明的虔敬与创新的激情。正如闽南谚语所言:“灯照千年路,人传万代心。”这灯火,终将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河,成为人类文明星空中永恒的光焰,为“何以中国”的追问写下生动的注脚。




来源:“看见福建”微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