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部性
这里是播客《外部性》的公众号,也是李铁ironlee的内容集散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国企要求未献血员工交100元互助金?回应: ... ·  20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贵州省2名县处级干部被查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百姓关注  ·  部分景点暂时封闭!贵州知名景区紧急通知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徐麟在遵义市调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部性

播客文字版|62.如何解读出口数据与美国的新关税政策?(文字版)

外部性  · 公众号  ·  · 2024-06-12 12:27

正文

添加微信waibuxing为好友,可领取一份投资推荐书单和股票原理公开课。

获取更多付费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为播客外部性相关单集的文字版,但请注意不是逐字稿,如果想要收听最完整的信息请到小宇宙上收听相关单集。

字版如下:

各位好,从这期开始我们可能要聊一个新的系列,这个系列大概是关于进出口贸易、关于企业出海、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等等这些国际经济相关的话题。结合眼下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系列命名为脱钩系列,关于国际经济,现在的主题基本就是脱钩。这一期是开篇,从宏观层面、数据层面来讲解一些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方面的基础知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留言,如果想听这个系列的朋友比较多,可能接下来几期都会做这个主题方面的播客,如果对哪些国际经济,以及企业出海方面的具体问题感兴趣都可以留言。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这一期是讲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关键是如何解读进出口数据这个知识,同时会对这几年中国对外贸易方面比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美国关税脱钩等政策的一些影响做一个现实层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看国际贸易的数据,看进出口的数据,这个数据从哪找?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个地方会发布进出口有关的数据,一个是海关总署的网站,另一个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网站,我们一般看海关的这个数据,外管局数据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它能看服务贸易方面的一个详细数据。我们有货物的贸易,还有服务的贸易,外管局这边会有服务贸易的情况。第二个就是外管局比较侧重于统计国际资本流入流出这方面的数据,外管局的网站上有国际收支平衡表,所以我们要是看这两个的话,还是要看外管局的数据。那我们接下来讲的都是海关为主的数据。首先我们先讲第一个,就是进出口总金额,这个数怎么去理解。我们很多时候会看进口多少金额,出口多少金额,还有一个进口出口加一块的总金额,一般我们看这个数是看 GDP 的占比,就是出口加进口的加总占 GDP 的比例,这个是看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重要的参考的指标,说白了就是看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个国家如果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例越高的话,很显然整个经济的对外的依存度是非常大的,这种对外依存度的一个基本经济格局也会影响政治决策,甚至影响国家的政治站队这些问题。一般来说比较大的国家,国内产业链比较全的国家,它肯定占 GDP 的比例就会比较低,比如中国和美国,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例都是 30% 左右,俄罗斯是 40% 多接近 50% ,像韩国、德国这些中型的产业链长度的国家,进出口占 GDP 比例大概在 80% 90% 左右这个水平。一些小国的话,可能占 GDP 比例就很高了,比如像新加坡,进出口总额占 GDP 比例有 300% 多,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决定一个国家基本的经济格局,甚至是决定一个国家基本的政治政策的选择,这是我们看进出口数据的第一个角度。

接下来再分别说进口金额和出口金额这两个数怎么去理解。具体讲进出口数据怎么看之前,要先理解进出口这个经济行为背后意味着什么,有一个大家可能经常听到的观点,出口多就是好或者说顺差多就是好,这个观点在很多场合大家应该都能反复听到,但是为什么出口多就是好?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就需要我们真正深刻的理解进出口这种经济行为的本质,就出口这个行为,出口一个东西相当于国内生产了一个给外国人用的产品或服务,就我们生产出来我们自己不用。如果假设一个经济体,现在没有任何进口,只有出口,大家可以想一下,相当于出口的行为是在无偿的给外国人生产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相当于我们在无偿的增加外国人的经济福利。自己国家的人福利没有任何提高,因为我们生产一个东西,直接就出口,没有任何进口。那如果是这种极端的情况,显然出口多,不可能是好事,干了半天活儿最后都送给别人了。那我们这种出口多到自己国家的经济福利的提高,这个链条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就是要靠进口,比如为外国人生产了产品和服务之后,赚到了钱,拿到手里的钱相当于是一个能够驱使外国人反过来给你干活,给你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权利。如果赚了钱,马上就把它花出去,就可以理解为你对于外国人的这种驱使他给你生产的权利,就直接实现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了。那这样的话就出现了进口这个行为,就我们买来外国人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自己国家的物质资源这样就变多了,就实现了我们经济福利的提高。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我们出口了之后,不马上去进口外国人给我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只是把赚来的钱或者说赚来的外汇拿在手里,这样实际上也是赚到了一个未来能驱使外国人给我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个权利,这些货币、这些外汇,它就是储藏我们对外国人的这些经济权力的一个容器。将来什么时候我们想反过来,让外国人给我们干活的时候,我们就直接把这些外汇花出去,就能实现驱动外国人给我们进行生产的这个目的。具体来说其实就是反映到进口这个行为上面了,所以说进口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我们先出口之后赚取了外国人给我们干活的权利,然后我们现在想让这个权力变现,想实现让外国人给我们干具体的活,生产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这个行为,那么就有了出口这个行为。出口是为了获取我们能驱使外国人干活的这个权利所要付出的一个代价。所以讲到这儿,大概应该能理解所谓顺差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准确的说其实应该是我们希望出口多,这样才好,因为只要我们生产出的东西出口多,我们就相当于多赚了一个能驱使外国人干活的权利。只不过顺差是相当于我们暂时没有用这个权利,这个权利有剩余,然后我们把这些剩余储存到像外汇这类的容器当中。当然也可以储存到像外国的债券、外国的股票里面,这些就是所谓的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可以储存在这些资本项目里面,然后将来的某一天想变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进口的形式,让外国人给你干活。所以所谓的顺差好,其实背后的本质是想说我们出口多比较好,顺差只不过是出口多这个大的类型中的一种具体情况,如果我们把出口获取的对外国人的权利暂时存放在资本项目,就形成了顺差,如果我们直接花掉的话,那就形成了进口,如果我们出口赚了多少钱,赚了多少外汇,马上就同步的直接花掉,直接通过进口的方式实现我们这个权力的变现。那相当于手里不存钱,不储存这个权利,这样出口和进口一样多,或者接近一样多,这种形式我们就叫国际收支平衡。

好,那这里面我们就讲到了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两种进出口的状态了,当然我们还经常听到第三种进出口的状态,就是所谓的逆差,逆差就是进口比出口多,逆差一般被认为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其实反过来想就能明白了,逆差就相当于出口少了,获取的对外国人驱使他们帮我们干活的权利就少了,但是进口多相当于提前透支了让外国人给我们干活的权利,就像盖房子一样,请个包工队让他先干活,不给钱,拖欠他们工资,像恒大之类的,但是这个钱始终是拖欠的,不能一笔勾销未来还是得还,还是得拿能出口的东西去还,所以相当于欠了别人的钱,然后别人掌握了未来驱使你给他干活的一个权利。那这样对你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事情,相当于你对别人的义务更多,对别人的债务更多,但是你对别人的权利更少,所以用我们上面讲的这个逻辑去理解国际贸易这个现象的话,就可以理解长期以来为什么我们总是宣称顺差比逆差好,背后其实是在想说出口比进口好,那出口比进口好的背后其实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当债主,而是不是当欠债的人,就是当黄世仁更好,当杨白劳的话比较惨。当然讲到这可能大家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当黄世仁真的在任何时候都好吗?我们现在社会经常有句话叫所谓欠钱的是爷,就是当他欠你钱,但是你又拿他没办法的时候,这个债主可能就倒霉了。这个质疑是没错的,国际贸易当中确实也存在这个现象,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不发达国家,像拉美的国家之类的,一旦爆发债务危机,倒霉的就是债权国,一般来说最后只能债务重组,其实就是不还了。所谓的债主的权利也就打水漂了,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已经很多轮拉美的债务危机,这种债务债权的关系里面其实还有更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你顺差他的时候,你的债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你现在和一个非洲穷国做贸易,你跟他顺差,但是如果你已经得到他用美元进行的支付,你已经获得美元了,这样你的安全性其实是没问题的。这种顺差你其实没有什么风险,因为你已经有美元,他支付的美元拿到手了,美元可以去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用,所以说已经获得支付的这种顺差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你的顺差是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比如说是应收账款,就是单纯的欠钱,他没给你任何东西,你们只有一个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个时候就比较倒霉了,他最后可能会告诉你,我没有什么能支付给你的,我用咖啡豆支付给你,反正我在这也没有美元,人民币也没有,这种顺差多的话最后未必就是好事了。

所谓顺差好,出口多好,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的顺差要么是以美元之类的流动性比较好,能保值的这种支付手段去支付的,要么是和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不怕将来赖账,这样的顺差才是好的。所以这里又引申出一个思考,我们古代所谓金本位制,金本位以前是被视为一个非常好的国际贸易制度的,就是因为大家支付的都是黄金,而黄金是一个保值性、流动性很好的一个标的。那这样我们就不怕跟一个国家贸易顺差太大,最后会导致赖账的风险,因为反正拿到黄金了,从他这买不到足够多的进口货物偿还贸易差额的话,还可以去别的国家用黄金买东西。所以说不会因为某个国家太穷,进而导致把你这部分顺差给赖掉的风险。金本位对应到现代社会的情况,其实就是如果我们对一个有支付能力的国家,出现比较大的顺差的话,那就有点类似于像金本位制下的一种顺差状态,就是他有支付能力。所以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顺差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具体条件限制的,对一个有支付能力的富国有顺差是好事,因为你获取了对他的一个不会被赖掉的经济权利,可以安心的当黄世仁,但是你要是对一个穷国有顺差的话,那最后你可能会成为那个倒霉的债主,就不是黄世仁了,就可能是解放后的黄世仁了。

所以如果理解了上面讲的这个基本原理,现在再看到讲国际贸易的一些政治文件当中,经常强调所谓国际收支平衡这个词,应该就明白了。官方文件永远强调收支平衡,不会说强调出口多就是好,因为真正好的状态其实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或者说最终要达到一个国际收支平衡,背后就是我们出口赚的这些权利能确保实现的一个思路,不会打水漂白干活,这也是大部分相对比较成熟的经济体,在贸易政策上面都在尽量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尽量多出口的同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有一点点的顺差的状态是最好的,而且这个一点点的顺差要么是对富国的顺差,要么是存储在美元这类比较稳定的外汇还有金融资产当中的顺差,别是一个对没有支付能力的国家的债权,这个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认为比较好的一个国际贸易状态。这种状态对应到了数据层面,我们能看到一般在出口增速比较多的时候,进口增速一般也会同步的也比较多,这二者的相关性会非常高,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日本,它的数据都有这个特点,就是进出口往往都是双高或者双低的,就是它增速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那么这样的话是更有利于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状态。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出口多的这个状态下经济比较好,大家也比较有钱,市场自发的购买这种进口的行为也会比较多。所以这种经济整体的这种比较好的状态也有助于自发的市场化的去实现这个国际数值平衡。

总结来说,我们一般更关注的是出口数据,就是进口数据没有特别大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谓异常就是和出口数据的涨跌趋势发生巨大的背离,这种属于比较异常,一般来说不会有很大的背离。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出口这个数据,看出口的增速,那么出口的增速这个数据有一个特点,就是波动特别大,出口的增速波动可能是几个常见的宏观数据里面波动最大的一个数据了。我们可以看过去十年的月度数据,会发现高的时候同比增长 20% 30% 都有,低的时候是同比增长负 20% ,这个都有。还不是算疫情的这种极特殊的情况,没有疫情的时候也出现过负的两位数的增长,所以说它是非常非常的不平滑,为什么它波动这么大?这个原因到现在我也没看到有很权威的解释,我自己的理解可能是我觉得国际贸易和一般的国内贸易的一个比较大的差别是每一笔生意的体量可能是相对更大一些的,就是没有这么多零售的生意,大部分都是这种 To B 型,那这样的话会把一些本来就不平滑的因素放大得更严重。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每年中国的春节的季节性波动对出口数据的影响就非常大,一般的数据本身也会受春节的季节性影响,但是进出口这个数据明显受季节性的影响更大。那么由于进出口数据波动非常大,我们更关注的是它的这种趋势性的变化,就是不要太被它的这个绝对值高低吓到,看到现在进口、出口负的两位数增长,要知道这个其实也算是正常情况,因为本身这个东西波动就很大,某一个月出现两位数的正增长、负增长都很常见。那我们可以看一下近期的出口数据的趋势,我们上一轮这个国际贸易或者说出口的景气区间是 2021 年,之后从 22 年开始,尤其是 22 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进入了非常明显的一个出口的下滑的区间。这个区间一直是持续到了 22 年的 11 月份,我们才看到现在出口增速是终于开始转正了。那么从 23 11 月市场普遍认为新一轮的出口景气应该说已经开始了。我们到目前 5 月份的最新的数据,它显示仍然是正增长的。我们前五个月如果累计看的话,它的同比是增长 2.7% 。看着不算多,但其实相对来看是好很多的,因为之前 22 年, 23 年都是负增长的,所以说正增长 2.7% ,其实已经是边际变化很多了,这个就是我们近期认为外需回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但是这个回暖的周期接下来是不是能比较可持续,目前还不太好判断,因为很多分析也指出现在的这种回暖夹杂了很多外部冲击的因素。最典型的就是国外的新一轮加征关税,我们知道美国的这个加征关税,但实际上除了美国以外,现在还有巴西、墨西哥,接下来也可能进一步加征关税,我们现在对巴西的新能源车出口其实是量很大的,增长非常快的,巴西现在可能也要开始做一些贸易保护的措施了,墨西哥这一块是我们现在会出现了一个所谓叫近岸贸易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新能源,比如新能源汽车现在直接出口到美国基本上已经是不太可能了,那我们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我们在墨西哥投资建厂,然后让墨西哥的工厂进口我们中国的一些原材料,然后在墨西哥完成组装,因为墨西哥跟美国之间又有这种贸易协定,就墨西哥进口到美国,这样是可以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出现了所谓墨西哥搞对美国的近岸贸易的现象,但是这一块接下来很有可能也会受一些政治因素的干扰,也有可能被堵住。然后美国现在对东南亚的光伏的征税可能政策也要改变了,就是 6 月份的时候会结束对东南亚光伏征税的豁免期。那么这个其实也很明显就是指向中国的,因为中国的光伏的产业链往东南亚转移是很早就出现的情况,其实现在很多的光伏就是借道东南亚工厂加工一道,然后又出口给美国了,美国很显然也注意到了,所以也是要堵上这一个出口的路线包括还有欧洲近期对中国的新能源的反倾销调查也快落地了,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接下来出口可能会不好的一些政治因素。这些政治因素加在一块,可能会导致咱们今年的上半年有一个所谓抢出口的效应,就跟当年特朗普加税之前,我们这个出口是不降反升的,就是因为大家是抢出口,所以说上半年的这个出口回暖的趋势接下来能不能持续,目前来讲还是很难判断。而且上半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国际货运价格上升,就是巴以冲突这个问题,现在是导致胡塞武装在红海这边开始各种抢劫什么的,所以现在的国际货运现在也是开始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很多货运得绕道了,这个也导致了近期国际货运价格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一个波动,也是很罕见的一个巨大的上涨,那么这种情况也会进一步导致大家有这种抢出口的状态,因为这个追涨,看见现在涨就怕接下来涨的更多,所以就能运出去赶紧运出去,也有抢出口的一个效应。

所以我们这里说到出口数据的预测,几乎是所有宏观数据当中最难预测的一个数,我们现在宏观的预测,常见的是用 PMI 里面的出口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还有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就这几个指数作为一个先导指标去预测进出口数据,这是业界比较通行的预测的方法,但是过往的预测的成功率统计来看最多也就是 50% 多。所以基本上就相当于是预测不准的,所以我们总结来说对于出口金额的分析更多的是给我们一个大概的,就现在外需情况到底是好是坏的一个验证性的指标,就是它的本身波动特别大,再加上外部冲击因素特别多,就导致拿它去预测宏观经济未来的走势的作用其实不太高,因为它本身就很难预测,更多的其实是结合其他的指标去做一个验证。比如我们现在看,美国经济好不好,美国是不是在去库存,还是在补库存的这个周期,如果是把全球大部分国家现在都处在一个补库存的周期,同时也看到我们的出口数据变得好了,那这样互相验证,那我们就知道现在可能是处在一个外需回暖向好的一个趋势当中。

这个就是关于进出口数据的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解读的思路,那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近年来美国加征关税,还有美国的一些脱钩措施,对我们国际贸易整体的一个影响。 5 月份美国公布了新一批的加征关税的清单,涉及到的货值是 180 亿美元,其实这个关税加的应该不太多,就是这个货值不太多,因为我们之前特朗普时代的那个四轮加征关税,总共加征了是得将近有 6000 亿货值的产品的关税。这一轮只加征了 180 亿,而且主要是集中在几个特定的,美国很显然是有一些战略部署的行业当中加征的关税。所以说现在这一轮加征关税有影响,但可能更多的是对某些具体行业的结构性影响,对整个中国的这个出口大盘来讲,应该说没有这么大的影响。

那我们还是回顾一下这几年美国加征关税跟中国脱钩的这么一个措施对中美两国的影响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从经济总体上来讲,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向美国的加税其实是减少了美国的 GDP ,但减少的不多,不会超过 0.5 个百分点的这个 GDP 。那么这个是对整体的,从它的生产角度、 GDP 角度来讲的影响。然后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目前普遍的研究是认为至少是没有总的去增加美国太多就业,因为关税提高了之后,很多企业的成本也提高了,成本提高了利润不好了,可能会裁员,那也会导致一部分失业。那这部分失业跟受关税保护的一些企业新增的就业这个比例相比较来看的话,可能一加一减,导致新增的就业没有特别的多。但是这个我觉得可能是还没有考虑更广泛的一个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对新增就业的影响,它是一个就关税论关税的一个结论。但是回流的影响,除了关税以外,还受拜登的一些补贴、产业政策的影响,所以其实也很难单独拆出来,这些新增就业到底关税影响了多少,因为它是一个组合拳政策,那么加关税对美国经济的真实影响,我觉得从另外一个文件当中,就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简称 USTR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