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族的生活正在向简便、高效演变。以前,出门随身携带的物品中,钱包是必备品。然而,现在只需一台手机就能轻装上街。
吃饭、看电影、购物……在一线城市中,需要付费的时候几乎都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代替,再也不用担心钱包被偷(手机被偷账户资金不会被盗)损失惨重,也不用为一堆零钱花不出去而烦恼。
移动支付正在逐渐淘汰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支付。阿里和腾讯是国内市场的两大巨头。根据iResearch的数据,目前支付宝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占据的份额为54%,而微信为40%。
这两大集团基本上统治了国内移动消费领域。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以亿计的流量红利外,还能从商家处赚取交易费。根据目前国内市场行情,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都能获得0.6%的交易额作为手续费。同时,这也为这两家人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达9万亿美元。据此推测,2017年应该能达到10万亿美元。10万亿美元的0.6%可就是6百亿美元,国内有几座城市一年的GDP能达到这个水平的?
最近,支付宝闹出了年度消费报告诱导用户授权的荒唐闹剧。支付宝方面对此也供认不讳,但随即做出了危机公关处理。而另一巨头腾讯此前也被李书福指控“监控用户隐私信息”。无论实际情况如何,面对寡头垄断的傲慢,消费者只能接受。当然,这并不是本文重点。
在移动支付端几乎被民企掌控的现状下,肯定有人眼红了。那么大的一块蛋糕怎能独享?而且,随着移动支付的崛起,传统银行的业务受到巨大冲击。2016年,中国消费者的传统现金消费额约为人民币66万亿元(约合10万亿美元),这一数据在两年内下降了约10%。2015年中国国有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流失近23亿美元。在移动支付占比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个数字现在肯定更庞大。
对此,央行正在构建一个新的清算结算系统。包括阿里和腾讯在内的所有第三方支付都需要通过央行的系统进行结算。同时,2017年以来,央行共开出94张第三方支付罚单,罚款总额近2500万元,远高于去年。截至目前,央行共计注销了2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面对大势所趋,任何阻扰都毫无意义,移动支付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支付方式已经成为近在眼前的事实,
中国正在进入无货币时代。
无货币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时代进步的象征、科技发展的产物、生活改善的证明。在历史齿轮转动时,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物、那么些企业将被淘汰。转变的过程中除了伴随红利外,也伴随着新的风险。
移动支付能够淡化国人的储蓄概念,沉溺于刷卡、扫码支付的狂欢从而忘记自己实际收入能力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并非性别歧视)。月光族和卡奴的增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支付方式的变化。消费体验的优化刺激了社会消费规模膨胀。从短期看这种发展趋势有益于经济发展,但放眼长远的话,结论就不一样了……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之际,从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速趋缓、整体平稳、新旧动能转换。宏观层面波澜不惊,微观层面此起彼伏。整体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背后却是暗潮涌动。“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是既定国策,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很难说消费已经承接了拉动经济的大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导致消费增长效率并不高,并且不具有可持续性。
整体收入水平上升与中位数的走低意味着贫富差距在扩大,这一点从基尼系数上也得到了验证。“消费驱动经济”的基础是收入匹配,少数人群即使有着庞大的消费能力也不足以支撑市场的长期发展。
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的确年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但相比十几亿人口而言,终究是凤毛菱角,消费需求有限。对于这一点,相信只要是大学毕业的人都能想明白。那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超过50%的储蓄在那躺着而经济却止步不前吧。
于是,消费升级就成为了当下的主要施政措施。居民部门加杠杆、提高物价、维持低利率等措施都是用来挤出消费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中惟独没有最直接有效的一项——减少企业税收从而降低物价刺激消费。(增加收入也是直接刺激消费的方式,但是收入增加与否的决定权不在政府部门而在企业部门)
不过,政策扶持是一方面,实际情况是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对于GDP的贡献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从以往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内消费主体依旧徘徊于基础消费领域,消费升级根本无从谈起。
1992
年南巡时,食品、交通通信、居住三大基础消费(医疗也属于基础消费,但保健不属于,医疗保健混合在一起的数据难以辨别)的合计比例是68.15%,2016年,这三大基础消费比例是65.58%。这意味着,消费整体规模在扩大,但质量却没有什么变化。我国消费主体依旧以刚需为主。
这种现象暗示了三个问题:其一,经济发展了,但生活水平改善程度远不及经济发展速度;其二,消费贡献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础消费品的物价上涨以及消费总量上升所致(1992年至今人口一直保持正增长,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预测2030年左右将是中国人口拐点);其三,产业分化严重,食品的主要供应商——农民的利益一直被忽视。
所以,要实现消费升级只有两条路,要么增加国民收入(这一点很难,因为在企业利润没有增长空间的情况下,收入增加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要么减少基础消费成本。否则,根本没有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