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会更好!记得点击
思博知识产权网
关注我们哦~
据长江日报2020年2月18日讯,武汉第一台专门做煲仔饭的机器人进入湖北省国资学院集中隔离点,为一线的医护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煲仔饭,即下图这个大块头。
该文章称,这台大型集装箱式煲仔饭机器人,是由碧桂园全程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强基金会向武汉市捐赠。
对,就是碧桂园,那个世界五百强的中国房企,遍布中华大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线城市的碧桂园,卖房子的碧桂园,小兵买不起的必贵园。
首先,小兵对于企业这种捐赠是无比敬佩的,毕竟在这个大多数房企高喊着活下去的时代,在这个众志成城的时期,任何无私的、奉献的举动,都是值得大家尊重、感激的,在这里为五百强奉上小兵的膝盖。
碧桂园作为中国房企高周转、标准化的代表,其盈利能力首屈一指,其年盈利多少亿,可动用的流动资金多少亿,可用信贷额度多少亿,小兵不查资料也有耳闻,反正是不缺钱,有一个数字大家可以感受下,
“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拥有现金余额2683.5亿”
。那不缺钱的杨总干什么呢,他没有学习大老王搞什么全球买,也没有学习孙总国内买买买,更没有学习许总搞什么恒太足球队,而是搞起来高科技,上面这个煲仔饭机器人只不过是碧桂园庞大机器人计划的冰山一角。相比较同行,杨总的转型显得更加科幻、更加励志。
2018年7月,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启动,据相关报道,2019年碧桂园投入机器人研发的费用已达19.7亿元,并且已经将自动化机器人应用于建筑、生活各个领域。
在碧桂园官网中,碧桂园对于自身是这样表述的
“我们积极投身机器人产业,作为一家拥有近20万名员工,1000多名博士的企业,我们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延揽世界顶尖人才,研发实用又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用机器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国家科技进步。我们率先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向全世界提供健康卫生、好吃、快捷、实惠的美食。我们研发建筑机器人,提升工地的安全、效率和节能环保;我们还引进智能安防、服务机器人,为小区提供周到、贴心、高效的生活服务。”
一千多博士,听起来就很牛的样子,小兵也想再读个博投身到500强的怀抱,听说科技史的博士比较好读,专业对口不对口的再说,反正博士去了都是领导。对于机器人领域新贵博智林公司的种种,小兵也略有耳闻,具体情况请各位移步知乎网站“我在博智林的日子”。
小兵简单检索了煲仔饭机器人的专利,权利人为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集装箱房屋(煲仔饭)”与上文的煲仔饭机器人应为同一事物,如下图。至于其他专利,如“一种自动烹饪机器人”、“食材烹饪设备和食材烹饪方法”以及一个发加实的“自动烹饪机器人和烹饪方法”,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下载。
此外观专利的权利人广东智源机器人则受控于碧桂园控制的千玺机器人集团,千玺机器人集团主要关注点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烹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看护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而受控于碧桂园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则主要关注建筑机器人领域,为碧桂园的房地产事业保驾护航,增添科技新动力。杨总表示,“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的企业,未来是科技创新改造和引领行业的时代。”
是不是看起来像是跪舔的软文,怎么可能?
碧桂园的科技梦,恒大的汽车梦,到底真的是梦想,还是披着梦想外衣的新一轮贾会计西游记?
2018年9月,碧桂园杨国强表示,要在5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资800亿元人民币。5年,800亿,请记住这两个数字,目前可查的数据是2019年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投入的研发费用为19.7亿元,主要投入在博智林和千玺两家公司。了解碧桂园的朋友都知道,碧桂园向来是人才打头阵,项目未动,博士先行,2019年博智林的团队规模已经达到1400人,其中41%的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同时研发中的机器人项目达到60余项,已申请的专利也超过1800件;而启动时间稍晚的千玺机器人,其研发团队人数也超过700人。博智林,博士的智慧成林,果真不负宇宙第一大房企的气魄。
2018年7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成立,同年6月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落地,同年9月顺德机器人谷项目开建,其中机器人谷占地为11.19平方公里,机器人谷的建设速度让曾经质疑该项目的人无话可说,宇宙第一大房企的建设能力毋庸置疑。
速度是碧桂园在房地产市场生存的秘笈,同样,速度也被要求在机器人项目上,2019年1月,杨国强在集团会议中提出,2019年的工作目标是建筑机器人预计产量在1000台以上。博智林研发的墙纸铺贴机器人、地面铺贴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的典范也被央视新闻报道,机器人餐厅也飞快的落地实施,2020年1月12日,碧桂园的第一家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在广州珠江新城开业,今年内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超过200家机器人餐厅,两年内全国的规模不会低于2000家。
三个月成立研发基地,半年测试数十款机器人,一年内成立千人团队,碧桂园的机器人帝国仿佛如碧桂园盖房的速度一样飞速的建立起来。如坊间传说,杨国强的理念是,生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女人十个月的时间,那就给你十个女人,一个月把孩子生出来。在雄厚的资本和有魄力的老板面前,时间仿佛可以静止、可以加速。
博智林的执行总裁目前空缺,前两任执行总裁均是业内顶尖的技术人才,第一任执行总裁沈岗,沈岗曾担任上海发那科机器人事业部部长,发那科早在2008年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装机量突破20万台机器人的厂家,2011年发那科全球机器人装机量已超25万台,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据说杨国强在找到沈岗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强的机器人公司?”沈岗心动,遂离开发那科,2018年7月1日入职碧桂园,彼时意气风发的沈岗恐怕没有想到自己与宇宙第一房企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了1个月,2019年4月沈岗即从博智林黯然离职,沉寂近一年后,沈岗又加入由美的集团创始人何剑锋创办的盈峰集团,作为盈峰集团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沈岗这次恐怕深刻吸取了之前权不在手的教训,这次沈岗的名片里印上了创始人的头衔,也许持股和控制权是沈岗与何总谈判的重点吧。
而无缝接替沈岗的周小天,其履历同样光彩照人,周小天一再表示自己放弃西门子终身制高管的职位转而接任博智林执行总裁是为了实现梦想,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4个月现实就敲碎了这份梦想,2019年9月周小天离开碧桂园。至此,前后两任高调入场的执行总裁皆火速退场,执行总裁一职至今悬空,恐怕后来者再不敢轻言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