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工业大模型的演进及落地方向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自我革命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07-24 11:01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公众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自我革命这事情吧,第一次做,最难。因为在纠结的过程中,无经验可循,又面临来自四面八法最强的阻力,恐惧会被无限度放大。


就像当初我在体制内一家单位上班,干得不开心,每日反复纠结,却怎么都没有勇气去辞职。因为痛苦的感觉很熟悉,遭遇的那些闹心的事情很熟悉,身体和精神已经本能地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它们的反复出现。这样的痛苦因为太熟悉,而变得可以承受。但是辞职的后果,是巨大的恐惧,体制内的人会恐吓,体制外的世界又没有亲身经历过,身体对于陌生的领域会本能地排斥。


在那段岁月,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自救的模式,就是在体制内的换岗,平行调动单位,换汤不换药,这也是很多同类人一样的选择,我不敢革自己的命。


但我忘了一点,职场上让自己时刻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某几个人的事,也不见得是某个工种的问题,而是整体气场的不兼容啊。即便我换岗,但纠结依然如影随形,我要摆脱,就必然得面对自我革命的恐惧。


那时候,想啊想,总于有一天想通了:


继续呆着,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我十年二十年能体验的东西就这么多了,那些重复感受到的痛苦纠结也会永远都在,可以对生活盖棺定论了。走出去,除了恐惧外,我还能体验到其他在体制内体验不到的情感,我也能遇到体制内遇不到的人和事,生活会辛苦些,但至少不用再去体验过去那些熟悉的可怕了,而且我的人生可以重新规划,可以开发身上其他的可能性,找回真正的自己。


我真的觉得,活在体制内的那个自我,太可怜太憋屈了,就算白天笑嘻嘻,装着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夜深人静时候的流泪,谁会在意,我真的心疼她。


这个心结被打开后,第一次自我革命完成了。


真的走出来后,会发现其实哪来的恐惧啊,生命要重新体验的事情太多了,各种不一样的情绪涌进来,忙都忙不过来,那些在辞职前吓自己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生活重新流转了起来。


我比辞职前的自己,成长太多了,内心那个原本无助委屈的小姑娘,开始得到我的照顾,我学着去懂她,欣赏她,帮助她,这时候的笑,是那个小姑娘自己在笑。


现在回头看,第一次革命的恐惧是最大的,但重新开始生活的难度确实很小的,心魔控制住了一切。


但心魔屏障被打开后,二次自我革命,三次自我革命,所面临的工作难度是越来越大,但内心的恐惧却越来越小,于是每次革命前纠结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想,这就是成长本身的体现,我从过去那个只能在熟悉的痛苦中生存的家伙,变成现在可以坦然去面对下一次自我革命的精神挣扎,纠结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而人思考的清晰程度却越来越明。


第一次自我革命的时候,我对于终身事业和追求的理解是一团雾,其实那会,我最大的麻烦是情绪的煎熬,不顺心顺气,两三年的时间里,每天都在吧自己跟别人的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互相折磨,那时候别说是终身事业了,就连我到底喜欢什么,到底擅长什么,都根本看不清晰。


第二次自我革命的时候,我挣脱了一个环境,开始想去找自己,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纠结,我为什么做事情总是犹豫不决不果断。10个月的时间里,我跟自己搏杀,我看到了许多个不熟悉的自己,跟它们对话,跟它们拥抱,跟它们和解,很辛苦很疲倦但我内心深处是愉悦的。


第三次自我革命的时候,就是这3个月,得益于第二次自我革命中学会的自我拯救力和觉察力,以及对真实自我需求的了解,我把视觉从研究自己转移到研究人生的方向,纠结和反复的间隔再一次缩短,把事情想明白的效率在提高,放下欲望也更加果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