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有一“不法分子”流窜多所小学作案,造成百人上吐下泻,高热腹痛。经有关部门查明,这一“不法分子"名为
沙门氏菌
,常年"
作案"
在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在此特发“通缉令”,希望引起食品相关人员的重视,一旦发现沙门氏菌,
立刻消灭!
甲:
沙门氏菌好可怕,
我惹不起还躲不起?
食品580:
别那么紧张,
我们来了解了解沙门氏菌的
“作案手段”(污染方式)
牢记“报警电话”(控制措施)
对沙门氏菌的基本资料有了一个了解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它是怎么侵入污染食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导致沙门氏菌污染:
企业没有对成品的原料的致病菌进行
有效控制,导致原料微生物负载大,造成成品质量问题。
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对微生物进行控制不严,导致人为污染致病菌的情况出现。如交叉污染,生的肉、禽和水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食品制备完成后,其储存环境,温度,条件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致病菌污染情况的产生。
应对沙门氏菌的控制措施可以有以下几项内容:
1. 向可靠的供货商购买原材料。
2. 选用经巴氏杀菌的原材料來加工产品。
3. 留意不同原材料的不同挑选及处理方式。例如洗净沾有污渍的蛋,并尽快使用。
4. 避免使用有裂痕的蛋,因为这类蛋被污染的机会较大,危害健康的风险也因而较高。
5. 采取先入先出的原则和在适当温度下贮存原材料。
6. 留意原材料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材料。
7. 避免在4℃以上暴露冷冻配料或成品超过2小时。
1. 一定条件下存储原材料,例如将蛋等冷藏贮存。
2. 采取一定的加工措施,沙门氏菌在以下条件下宜失活及被消灭:
-
≥60℃,持续4-6分钟;
-
≥30% 氯化钠(盐)浓度;
-
水分活度低于 0.94;
-
pH 值 (酸碱度)低于 3.8,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酸的类型;
-
高浓度氯。
-
辐照。其有效性取决于食物产品以及病原体污染的程度。
-
避免同时配制即食食品和生的食品。
-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和运输食品,例如在4℃或以下贮存和运送甜品。
-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展示食品,例如在4℃或以下以正确方式展示出售的甜品。
1. 制定清洗消毒计划,及时将冰柜、砧板、菜刀、容器、搅拌器等设备及工器具清洗消毒。
2.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操作人员在配制食品前和每次暂停配制食品后,特别是在如厕后,必须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手。
3. 防止与其他食品的交叉污染。
通过以上内容
你已经知道了“通缉犯"的
惯用手段(污染途径),
看见它立马拨打110(控制措施)
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