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源 | CFC农产品研究
飓风“贝丽尔”横空出世浇灭市场潜在多头叙事,近期北美天气持续利于大豆生长,压制CBOT大豆表现,周内向下跌破种植成本线。最新预报显示未来一周产区降雨偏少,但考虑到产区土壤水分充足比例较高,预计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预报显示第二周产区依然保持少雨高温形势,如果这一预报能够维持,两周的高温少雨将为产区干旱发展酝酿条件,或引发市场情绪转向。由于月度边际信息增量有限,预计7月供需报告各项预估调整幅度不大,影响或偏中性。国产大豆方面,天气交易降温叠加
九三集团
拍卖缓解豆源供应偏紧压力,豆一期价回落至此前4600-4700元/吨区间。年度级别上我们仍然维持国产大豆供应宽松格局判断,若后续没有进一步看到显著的天气风险,豆价预计将重回下行通道。
美国:
根据U.S. Drought Monitor数据,截至7月9日,美豆十一大主产州加权平均土壤干旱比例为6.82%,周度环比下降1.7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比下降53.61个百分点。截至7月7日,美豆优良率周度环比上调1个百分点至68%,其中俄亥俄州环比上调10个百分点,平原北部的南、北达科他州分别下调5、6个百分点。
World Ag Weather
显示,过去一周(0704-0711),多数产区7天累计降雨量不超过75mm,密苏里州、阿肯色州、伊利诺伊州以及印第安纳州部分地区7天累计降雨量在100mm以上。产区平均最高气温较历史平均水平偏低2-6℃。过去两周(0627-0711),多数产区14天累计降雨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密苏里州沿密西西比河干流部分地区14天累计降雨量在历史平均水平300%以上。南达科他州南部、内布拉斯加州北部、堪萨斯州东南部等地区14天累计降雨量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GFS模型显示,在中性情形下,未来一周(0712-0719),包括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在内的平原地区降雨量预计不超过15mm,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7天累计降雨量预计不超过25mm,玉米带东部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以及俄亥俄州7天累计降雨量预计在15-50mm。平原地区最高气温预计在32-37℃,包括堪萨斯州在内的部分地区可达37-42℃。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以及玉米带东部三个州最高气温预计在27-32℃。平原地区平均气温预计较历史平均水平偏高2-6℃。未来两周(0712-0726),预计仅伊利诺伊州南部、印第安纳州东部和南部以及俄亥俄州14天累计降雨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余产区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注:天气预报具有实时性,请及时关注World Ag Weather或NOAA的每日预报。)
据USDA数据,截至7月8日当周,美豆出口检验量27.43万吨(前值经调整后32.10万吨,同期30.19万吨)。截至7月4日,美豆周度出口26.73万吨(前值30.41万吨);累计出口4144.05万吨(前值4117.32万吨,同期4960.50万吨);累计销售4499.67万吨(前值4478.88万吨,同期5250.46万吨)。周度对华出口0.38万吨(前值0.19万吨),累计对华出口2389.38万吨(前值2389万吨,同期3110.36万吨),累计对华销售2439.18万吨(前值2437.88万吨,同期3117.24万吨)。
据
Mysteel
数据统计,截至7月5日当周,巴西各港口对中国大豆排船计划总量为480.45万吨;阿根廷各港口(含乌拉圭东岸港口)对中国大豆排船计划总量为54.3万吨。7月以来巴西各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179.28万吨,2024年1-6月巴西对中国发船总量为4827万吨。;阿根廷各港口(含乌拉圭东岸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11万吨。
市场近期共识是天气条件利于大豆生长,进而不利于CBOT大豆反弹。原本上周末的预报当时显示本周产区降雨偏少,同时最高气温也朝着30℃上方演进,考虑到彼时中西部上游地区土壤偏湿润,高温少雨主要还是影响平原地区和玉米带东部,市场认为如果这样的预报能够持续,将给美豆带来上行驱动,美盘在上周五出现小幅上行走势。但飓风“贝丽尔”的到来随即刮灭了多头梦。飓风“贝丽尔”本周一在德克萨斯州登陆,并沿着东北方向不断推进,给玉米带东部三个州带来充沛降雨,使得当前存在天气风险的区域只剩下平原地区,浇灭多头情绪,使得本周CBOT大豆不断下跌,并突破了种植成本线。从产量分布来看,中西部上游的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叠加玉米带东部的三个州基本占据将近一半的大豆产量,在这些地区的天气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其余地区只要没有出现异常极端的天气情况,就难以见到驱动CBOT大豆止跌反弹的力量。
由于USDA公布的土壤墒情数据滞后一周,因此交易者只能通过回溯过去一周的天气情况(图5)来判断当下的土壤墒情情况,再根据预报判断后续各个地区土壤墒情可能的变化,这一过程极其依赖于对降雨和气温形势的解读。图5表明过去一周整个产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零星降雨,最高气温较历史平均水平偏低,雨热条件对土壤墒情的影响大致偏中性。基于此,如果以截至7月7日的土壤墒情作为当下的基准情形,图6-7表明未来一周整个平原地区几乎没有降雨,还伴随着32-37℃的高温(部分地区在37-42℃);中西部上游地区和玉米带东部有少量降雨,同时气温预计在27-32℃。这样的天气组合预计会使得产区土壤水分充足比例面临不同程度下调,平原地区下调幅度可能更大。但考虑到图4所显示的美豆产区截至7月7日土壤水分充足率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原地区几大产区均在65%以上,意味着一周偏少的降雨也很难对整个土壤墒情产生逆转性的影响,因此也难以调动多头情绪。此外,图2亦表明处于干旱状态下的大豆产量比例仍然极低,暗示着过去一周的天气形势整体有利于大豆生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新预报显示未来第二周整个产区降雨依然偏少,除了伊利诺伊州与印第安纳州部分地区外,产区两周累计降雨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同时各产区气温亦逐步维持在27-37℃,平原地区普遍在30℃以上。两周的高温少雨将为产区干旱的发展初步酝酿条件,如果这一预报后续得以维持,不排除多头情绪转向并向盘面注入天气升水的可能性。
北京时间周六凌晨USDA将发布7月供需报告,我们理解此次报告值得调整的项目并不多,幅度预计亦较小。由于当前
Pro Farmer
田野调查工作尚未展开,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USDA调整新作单产和面积数据,需求项更无调整的必要性,因此新作各项预估预计变化不大。旧作方面,23/24年度累计压榨较去年同比增长3.52%,基本符合此前给出的压榨同比增长3.53%的预估。旧作美豆累计出口销售较去年同期差距为750.8万吨,偏离此前给出的同比减少794.1万吨的预估,旧作出口存在一定的上调空间。南美方面,我们理解当下已经不属于南美大豆的舞台,只要不出现类似5月初巴西南部洪涝的极端事件,市场不会过度关注南美项目的调整。
综合来看,美豆近期跌破成本的驱动主要源自天气条件有利于大豆生长,其自身基本面并没有太多影响市场的定价逻辑,毕竟无论是疲软的出口还是强势的压榨,在此前都已被充分定价。所谓的“大供应”叙事主要建立在北美近期相当乐观的天气条件之上,因此我们依然认可短期天气仍然是市场交易的重心,但一种理想的状况是如果8月中上旬大豆进入灌浆、成熟期后,届时产区土壤墒情还能维持当前的水平,我们理解此后的天气交易将很难再去驱动美豆上行,预示着4亿蒲以上的库存格局基本得以兑现,美豆中枢将不可避免地向下回落,种植成本在中短期内亦不能作为支撑所在。
国内市场
DCE豆一
当前黑龙江大豆大多处于第三针叶期,北部部分地区进入开花阶段,仅东部部分地区20cm土壤仍然处于湿润状态。进入7月以来,黑龙江产区雨热条件显著改善,平均气温有所回升,周度级别累计降雨量亦有所下降,利于前期湿度过高的土壤散墒。同时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没有显著的天气风险,边际向好的天气形势使得盘面天气交易降温。
与此同时,九三集团在本周启动拍卖,计划将此前收购的2023年产大豆通过拍卖形式向市场投放,进一步缓解近期大豆现货供应偏紧的局面。九三集团此前收购的大豆质量不一,收购价格区间相对较广,大致在4470-4750元/吨,但在同等蛋白含量下,当前大豆价格较九三集团收购时期并未明显下跌,甚至在经历前期天气题材以及供应偏紧交易后还略有溢价。九三集团与国储拍卖豆源将成为贸易主体当前主要的供应来源。
本周盘面持续下行,重回4600-4700元/吨震荡区间,因前期利多豆价的天气题材与供应偏紧叙事均不再持续。我们仍然维持年度级别上国产大豆供应宽松格局的判断,如果后续进一步看不到天气风险,豆价预计将重新回归下行通道。
研究员:石丽红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4570
电话:023-81157334
助理研究员:刘昊
期货从业信息:F03103250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