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力资源研究
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输入“微课”获取最新的学习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热帖:“逛超市被当成贼!”网友热议细思极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力资源研究

广州震碎三观的“20名员工奴性事件”:为碎银几两,连人格都不要了......

人力资源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27 12:30

正文


为什么一定要考个《心理咨询师》证书?


因为它能赚钱!能赚钱!

央视报道,心理咨询师日薪可达9000元,在北上广年薪可达20万,在成都、武汉等15万,贵阳等10万……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无忧取证班上线
  • 心理学界泰斗级讲师授课
  • 陪伴式咨询体验
  • 丰富多样的课程体验:职场、婚姻、家庭、同事关系等,应有尽有!
  • 考试合格可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一本

千万不要说钱不重要!
只有当你有钱了,你才有资格说钱不重要!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马报名!








来源 :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最近,有这样一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看得人震碎三观。



某教培机构的电梯门口,出现了震撼的一幕:


20 多名员工趴在地上,用中气十足的声音大喊口号:


“启明分校,欢迎黄总!启明分校,生死不辱使命,用更好的结果,欢迎黄总到来!”



而两位领导模样的人,面带微笑在这 20 几名趴着的员工面前走来走去,举着手机拍下这一盛况。



视频拍摄者说:“他们这个校区业绩不是很好,然后刚好黄总来视察,所以就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向黄总表决心。”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让人仿佛一秒穿越到了清朝,而黄总就是皇帝的化身。



一时间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教培机构,还是邪教组织。


到底是怎么做到让 20 多名有血有肉接受过教育的人,像奴隶一样趴在地上喊口号、尊严尽失的。


评论区的人都表示难以置信:



“如果不是看到权威媒体报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教育能让人站起来吗?”



“奴化 ...


有媒体去询问这家教培机构的负责人,对方的说辞是:“这个视频是恶搞的,估计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举报。”


事件发酵到现在,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至今无从得知。


但你会发现,当下社会,有些公司是越来越喜欢给员工搞这种不堪入目的“ 服从性测试 ”了。


领导们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突破人性的 PUA 手段,目的就是为了筛选出听话、顺从、好用的“牛马”。



比如之前,热搜上挂了好几天的“某知名奶茶品牌员工被羞辱”事件。


三名员工低着头,双手戴着形似手铐的奶茶杯托,脖子上挂着写满红色大字的“谢罪牌”。


她们如同犯人一般忏悔自己的“罪行”,而罪名是:“未放吸管”、“未放坚果碎”、“未放盖子”。



视频一发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在舆论压力下,奶茶店很快出来道歉,称自己只是在“玩梗”、“搞抽象”。



但这种轻飘飘的娱乐化处理,依旧没有掩盖企业不尊重员工的本质:


员工因为一些工作失误,就以这种人格侮辱的形式被赤裸裸地展示在镜头面前。


就算真的单纯是为了营销、玩梗,配合企业拍短视频,她们是自愿还是被自愿的?她们敢反抗吗?



比如有人晒出自己办公室的照片,每个人的工位上都安装着一个摄像头。



员工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比监狱还恐怖。



有人晒出了自己工作群的聊天记录截图,一项目工程领导发话说:



既然到了本项目,首先以工作为主,家里死人了,先臭着,把项目事情安排好,再处理个人事情。


听听,这还是人说的话吗?这位领导家里是没有亲人吗?


有企业追求降本增效,规定每次上厕所都必须提前申请,写明自己需要干什么、要上多久。



遇到厕所人多要排队的情况,还得申请延长。



在这样的企业文化里,别说其他自由了,连最基本的“排泄自由”、“隐私自由”都受到了限制。



还有公司,因为部门员工业绩没达标,就惩罚她们吃“死神辣条”。


两名员工吃完后胃痛、浑身冒冷汗,被送进了医院就诊,还留下了后遗症。



员工的生命、健康,在所谓的业绩面前一文不值。



被这些奇葩公司的奇葩规定、潜规则裹挟着的职场打工人,被异化成工具、非人般的存在。


也许你会恨铁不成钢:都这样了还不辞职?公司都不把你当人看了,你自己得把自己当人吧?


但残酷的现实却是:他们能反抗吗?他们敢反抗吗?


这简直像极了作家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的可怕隐喻: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上班族,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尽管他的工作钱少事多,没有任何成就感,还必须面对势力又刻薄的领导、讨厌的同事。


但为了偿还父亲的债务、供妹妹读书、付母亲的医药费,他还是忍耐了 5 年,一天都不敢请假。


有一天醒来,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



即使身体不适,他想的依旧是怎么去上班,怎么向经理解释自己这副样子。


因为他极度需要这份工作,他得养家。


然而,他巨大的躯壳、吓人的模样,让公司如同甩掉垃圾一般瞬间甩掉了他。


他每天只能待在自己卧室里,父亲对他厌恶至极,甚至拿苹果砸他;母亲和妹妹也不敢走近他。


最后,他因为不想再给家庭添任何麻烦,选择默默地死去。


他死后,一家人如释重负,甚至立马出门旅游,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卡夫卡在 100 多年前写下的短篇,完美预言了现如今我们所处的“功绩社会”:


极端的功绩主义,正在把一个个具体的人,异化成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工具。


不允许有情感、没有尊严、不能生病,否则随时都可以被替代、被抛弃。


如同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的观点:


“功绩社会充满积极的口号,它看似自由,却让人们在过度的积极性中自我剥削,直至精疲力尽,感到疲累和抑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