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看来,保监会的这个判定,或将直接关系到“宝万之争”如何收场。
两日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严辞表示,“不得被金融大鳄借道藏身。” 话音刚落,“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和他的前海人寿就首当其冲遭到“猎杀”。
2月24日晚间,保监会发布对前海人寿两个月来的调查和处罚结果公告,称前海人寿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违规使用保险资金等重大违法事实,对前海人寿处以共计80万元的罚款,给予前海人寿7名高管行政处罚,而董事长姚振华则被撤销前海人寿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
在不少人看来,保监会的这个判定,或将直接关系到“宝万之争”如何收场。
前海人寿80万元的罚款,在绝对数量上并不算多,但考虑到保监会的处罚时值万科3月份的董事会及董事会换届选举召开之前,被罚的信号意义或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宝能和前海人寿来说,将会逐渐从万科退出,至少要达到保监会和证监会的规定。”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向界面新闻表示。
截至目前,前海人寿直接持有万科股权约6.67%,再加上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所持股份,宝能系仍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24.4%。
在外界看来,此次对于姚振华撤职和禁入的处罚堪称严厉,甚至有媒体称他遭到顶格处罚。但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十年禁入”并非顶格处罚(2010年曾有长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副总被罚终身禁入)。
对于姚振华本人在前海人寿所持股权是否需要处置的问题,王国军也表示,“姚振华股权可以无需处置,但其最佳选择是逐渐退出,因为避嫌很难,留有太多股权并非明智之举。”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回应界面新闻称:“禁入保险业并不影响股东资格,但前海人寿之后的股权也许会发生变化,前海人寿近期必然面临着董事长的改选。”
界面新闻2月24日晚间拨打姚振华电话,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此前一直对监管层处罚进行火速表态的前海人寿官方,这次则选择保持沉默。截至界面新闻发稿,前海人寿官方未有任何回应。
事实上,在此次遭遇保监会重罚之前,去年底被暂停万能险新业务的前海人寿就已经“伤痕累累”。不仅让迅速窜升的行业地位被打回原形,过去几年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的资金来源也被监管层大力斩断。
回顾前海人寿的成长历史,这家成立不足五年的保险“新兵”,通过猛发短期万能险产品,蹿红速度让业界咂舌。
前海人寿2012年成立的当年年底,总资产只有17.3亿元。然而其第二年的规模保费便突破百亿元大关。仅三年后,前海人寿的总资产已超过2000亿元,跻身寿险业前十。
2015年至今,前海人寿举牌上市公司之路走得坚定不移。当年下半年更因举牌万科打响“宝万之争”,一战成名。进入2016年下半年,“宝万之争”愈演愈烈,宝能系在短时间内大量购入万科股份,直到如愿以偿成为第一大股东。
虽然2016年以来,保监会两度下发文件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然而监管层三令五申之后,前海人寿及恒大人寿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为万能险)占比却仍居高位。如此对监管态度置若罔闻,被认为是“不听话的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