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德智库
中国红德智库,简称红德智库,专注热点分析,洞察国际风云!选一位智库,引领思想前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鼠绘情报站  ·  收藏超1600个龙珠手办的人,遇到地震会怎样? ·  8 小时前  
一条漫画  ·  过年就这样贴对联! ·  20 小时前  
鼠绘情报站  ·  来自50年前的“预言”!《哆啦A梦》1975 ... ·  2 天前  
Kane的小K屋  ·  方便查阅的全部漫画目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德智库

碰撞的大国梦与破碎化的中东

红德智库  · 公众号  ·  · 2018-05-21 17:07

正文



“特朗普风险”引发的中东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就在白宫撕毁伊朗核协议与驻以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之后,先是伊朗与以色列互相袭击,后是加沙火光冲天,再有土耳其与以色列互逐外交官,随着“潘多拉魔盒”的开启,中东的火药味急遽变浓。各方关注的是,新形势下中东政治格局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地区和平进程又将面临哪些新的变数?

笔者认为,近年来,随着中东诸国独立意识与强国意识的不断提升,地区权力分配面临重新洗牌,中东政治格局出现破碎化趋势,而美国任性总统特朗普“唯破不立”的中东政策则正在加速这一转变过程。

说起来,人们对于中东乱局早已见怪不怪。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80年代,阿以冲突长期贯穿中东核心议题。其后,随着两伊战争的打响,什叶派与逊尼派穆斯林的教派冲突逐步取代阿以民族对立,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2003年山姆大叔搞垮萨达姆政权后,沙特日益成为逊尼派领袖,与伊朗展开了地区争霸战。

于是,中东基本形成了两军对垒的政治格局。其中一方是沙特领导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包括海合会成员国、埃及、约旦等),及以色列、土耳其;另一方是伊朗领导的所谓“什叶派轴心”(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黎巴嫩真主党)。前者受到美国的助力,后者受到俄罗斯的支持。

近期,当诸多中东国家不甘心充当大国代理人,而是谋求自身利益与增强本国的地区地位,两大阵营陷入瓦解境地。而美俄大国意志干预地区事务,与地区诸国的大国梦发生碰撞,既加速了中东原有政治格局的坍塌,也为地区冲突提供了新的矛盾点。

目前,逊尼派阵营可谓裂痕百出。


首先,沙特领导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纷争不断。去年6月卡塔尔断交风波反映海湾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自此以后,卡塔尔危机一直未能化解,卡塔尔与沙特关系降到冰点。2017年12月,阿联酋与沙特组建新的政治与军事联盟,似乎预示着海合会的作用将日益减小。

其次,土耳其与美国、沙特离心离德。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奉行亲美政策,并曾在叙利亚等问题上与美国和沙特共进退。近年来,随着埃尔多安强化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倾向,土美矛盾日趋尖锐。如果说2016年安卡拉政变让土美两国心怀芥蒂,那么叙利亚争端则让二者的关系剑拔弩张。鉴于库尔德人坐大恐怕危及土耳其大一统,埃尔多安不断轰炸叙利亚境内受到美国资助的库尔德武装。近日,土耳其军方表示,未来将在叙利亚发动新一轮军事行动,旨在彻底消除库尔德武装的威胁,等于是在宣告土耳其越境讨伐库尔德将会没完没了。

土美翻脸之际,安卡拉与利雅得也开始反目成仇。不满于土耳其在沙特孤立卡塔尔之时向后者雪中送炭,并与伊朗频频暗通款曲,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于今年3月竟公开将土耳其、伊朗和极端宗教组织并称为“中东邪恶三角”,大有必除之而后快的架势。

再者,美国-沙特-以色列三角同盟岌岌可危。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到搬迁驻以大使馆至耶路撒冷,“麻烦制造者”特朗普势要与“搅局之王”内塔尼亚胡与相携前进,且很可能在未来加倍实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此背景下,纵然沙特与以色列有着共同的敌人——伊朗,凭借宗教合法性立国与立足中东的沙特王室恐怕很难与美以亦步亦趋。

相较于逊尼派阵营,什叶派阵营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目前,“什叶派轴心”成员之间矛盾渐渐凸显。不久前的伊拉克大选中,主张“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而非美国、伊朗或他们代理人的”的萨德尔运动成功逆袭,表明伊拉克人早已厌烦“跟着大国走”的被动境地。

与此同时,俄罗斯-伊朗-叙利亚的联盟结构也已经是罅隙丛生。据报导,本月阿萨德和普京正在密谋去除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引起德黑兰的强烈不满。日前伊朗外交政策委员会官员法拉哈特警告阿萨德莫要听从普京命令而失去“阿萨德政权守护人”伊朗的支援。

由此看来,时下中东格局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方面,两军对垒的政治格局或将让位于群雄混战,诸多世界强国与地区大国将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争斗,而不再拘泥于所属阵营。另一方面,利益纠葛和争霸战争恐怕会取代教派斗争与民族对立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教派与民族问题将会成为冲突的借口而非原因,各国之间也将打破教派与民族界限,按照利益需求重组利益同盟,而且由于多方利益与多层矛盾相互交织,此种临时组建的同盟关系会显得极度脆弱与不稳定。

笔者认为,中东政治格局日益破碎化,恐怕会引起两个重要后果。

其一,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等“火药桶”或将承受更多火力。世界大国与地区强国不同层面的利益争端都将以上述地点作为演武场。5月11日以色列军队攻击叙利亚境内伊朗军事设施,标志着叙利亚战争将不仅是代理人战争,而是会成为多国争斗的靶子。

其二,军备竞赛引起的国力虚耗将会更加严重。近五年来,由于大多数中东国家直接参与或间接卷入武装冲突,该地区军费开支显著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全球32%的武器进口流向中东地区。2018年,伊朗的军费开支为70亿美元,而沙特则达到560亿美元。由于沙特、土耳其等国家内政不稳,外交突破成为缓解内政压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必将加倍出钱出人,升级军备竞赛

本月,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57%的俄罗斯受访者担心目前的叙利亚冲突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许俄罗斯民众的担忧有些夸大其实,但当“美国优先”、俄罗斯大国主义外交、土耳其的新奥斯曼大国梦、沙特的称霸梦想、伊朗的帝国情结、卡塔尔的拿破仑情结统统聚焦中东,该地区只会面临更多动荡与浩劫。


作者:张楚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