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的好友
王语华
,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也是一位有心理咨询师背景的创业妈妈。她说,
人生就是一场深度的体验
。
因此,她总能用细腻的触角去观察身边的生活,那些被大部分人视作“烦恼”的问题,她会一针见血的揭开事情的本来面貌。并从中提炼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步骤,身体力行,通过文章记录下来,分享给年轻人。
如果你也想走在“活明白”
的成长路上
,
强烈推荐你关注她的个人原创公众号
“女神30”
(ID:ns30riji)
扫一下就看到啦!
▼
文 | 王语华
我的择偶经历,经常“震撼”到别人。
作为大龄女青年的我,多年前从北京移居到上海。除了从零开始找工作,租房子以外,还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这里找男友并迅速结婚。
我首先花了1个月的时间思考,到底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
最后,我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包括年龄、身高、相貌、学历、房子、职业等7个条件。
然后对自己说,嗯,就找这样的人结婚吧。
同时,我为这件事设定了一个期限。
不久,一个完全符合我7个条件的人出现了。
半年后,我和张医生结婚了。现在我们家儿子已经8岁。
每次我们提到婚前认识的过程,他都会“恼火”地说,“原来我的出现竟然是你规划好的!”言外之意,他对自己“被”我选择的身份很不满意。
我会笑着说,“是啊,当时还是太年轻了,规划的太少了,应该再加上10个条件才好。现在也是后悔呢!”
听过我这段经历的姑娘常说,啊!还可以这样选另一半啊!
后来就常有人会咨询我,如何选择另一半啊?有个挺有感觉的人,可对方的态度我搞不清楚啊?被家里催,可我周围都是“失败婚姻”的示范,让我已经没了信心!我怎么知道什么人适合我啊?我要去哪里遇到合适的人啊?......
说到这儿,今年我听到最“励志”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好朋友终于要嫁人了,她说“
因为看到你,让我对婚姻有了信心。
”
原因是,她以前带着对婚姻未知领域的恐惧和理科生清晰的思维逻辑,常常质问我:你不觉得你们很多“观”不一致嘛?你不觉得你付出得太多吗?你能感受到婚姻中的爱情吗?......
的确,爱情这事儿,当你喜欢上一个人,难免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当发现对方不如你时,心中又会觉得心不甘。当对方要离开你,你又觉得有难舍之处......所以爱情显得患得患失。
但婚姻这事儿,就简单多了
。不管之前有没差距,差距多少,最后都会在长期相处中被“中和”掉一部分。一旦一方或双方表示坚决不愿意“被中和”,两人分手的时候就到了。
婚姻的目的是在彼此不同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说到底婚姻是“学会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的一门课。
好的婚姻可以激发彼此善的一面,而糟糕的婚姻则会激发彼此恶的一面。大部分婚姻介于两者中间,关键是看清现在模式,在朝哪个方向发展。
既然明白了婚姻的真相,那么再来看,最初该怎么选一个合适的另一半呢?
物质条件?外在形象?原生家庭?三观相符?未来潜力?......到底该设定哪些条件呢?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
我做过几年心理咨询师,主要针对情感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咨询。而上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藏着一个人的“潜意识”里。
于是,我经常给来访者做一个游戏。帮助她们了解这一切。
游戏道具:一张纸,一支笔,白卡片若干
我会问:“假如有个神奇的力量,让你可以看到你的未来。现在,想象一下,你已经看到未来的你,已经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看一看,你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TA在做什么?你们在一起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是所有的关键。因为没有目标,你就永远不会靠岸。
有人直接说,我没想过。
好吧,这就是你为什么单着的原因!
没想过就现在好好想一想。
当对方描述出未来的情景后。我会要求她:
1、
列出理想中另一半,所具备的所有的条件。
包括相貌、身高、家庭、工作、性格、价值观、收入等等,能想到的都可以列出。
很多人会说了,这么完美的条件,哪里去找?
没错。其实列到这里,又回到第一个话题,你心里一定也会想,TA这么完美,我如何做才能匹配?(这是内心戏部分,其实那个TA是潜意识里你自己希望的自己的状态。这里先不展开深挖。)
2、
当条件列出以后,我会把所有条件,一条条写在若干卡片上。
接下来,就是让来访者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刻了。
3、
我先让她把所有条件做一个排序。按照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然后依次类推。
这个过程,来访者通常自己会做一个判断。
我会强调
把绝不能让步的前5-7个条件选出来
,
把有弹性的条件放在后面
。
方法就是不停地问自己,两两相比,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没问过自己,就去问别人了。但没有人为你的人生负责。
如果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我会协助她做出判断。
最后,一个长长的List就列出来了。
4、经过来访者的允许,我从列表最后的一个开始,拿走TA认为其实可以不用考虑的条件。
最后桌上剩下她内心最重要的5-7张。
这个游戏基本结束了。
有没发现?选择另一半,其实是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
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另一半是你的镜子。照见你此时此刻的内心。
有了这些条件,你再去筛选你身边的人选,通常就会容易很多。
择偶,不是看人下菜的过程。而是不断清晰自我的过程。
当你不清楚自我的时候,只能随波逐流,遇到谁就是谁。最终,你的未来,便活在别人的坐标系里。
某天你若后悔自己选择错了。怎么能怪自己选择错了呢?因为你根本没做过选择嘛,能怪谁呢?
当你有了选择的尺子,你就可以拿这把尺子去量你的所有选项,这时候,选谁就会很清楚,而为什么选也心知肚明。
婚姻是大事,到底多大呢?很多人不清楚,反正大事面前总是犹豫不决。不过,我在择偶嫁人这件事情上,真没多少犹豫。因为内心是清楚的。
我年轻时,并没想过要嫁人。后来经历了一些事,尤其是生病那段经历后,我决定还是结婚。从决定嫁人到结婚一共用了6个月的时间。
现在的先生是我那时的最佳选择,因为他符合了我当时列的7个条件。
说到“那时”,你可能会问,
以后会变吗?答案是,会的。
不过,条件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核心。因为你更懂自己了。
当然同时,你也懂身边的那个人了。
列条件的好处是,即便若干年后,你再想想,你的某些条件可能会改变,但一些底层的需求是很难改变的。
那部分本来就是你自己的内心渴望,只不过透过择偶这件事表达出来而已。
所以,看着你手中的列表,仔细想想,这是你内心真正要的,还是你被你爸妈影响的?还是被七大姑八大姨或者一些社会标准影响的?甚至是闺蜜影响的?
选择,就是不断理清自己内心的需求的过程。
而误以为大众的需求才是自己想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