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紧急说明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DeepSeek大模型风靡云平台,百度智能云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3 天前  
i黑马  ·  牛文文:创业黑马和老牛是做什么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招商通信】峰会论剑,三大运营商全面推进物联网商用;政策推动5G技术标准及商用全球引领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2-17 19:26

正文

1 本周行情回顾

上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56% ,通信行业(申万)上涨 0.02% ,在申万一级 28 个子行业中,通信板块本周涨幅排名第 15 。从具体个股看,除停牌个股外,数据港、太辰光、移为通信、中富通、中兴通讯涨幅居前,武汉凡谷、立昂技术、深桑达 A 、中通国脉、三维通信跌幅居前。

2017 年年初至今,沪深 300 指数累计上涨 20.26% ,通信板块下跌 0.41% 。据 12 15 日最新收盘价,通信板块动态 PE 61.25 倍。

2 本周投资要点

1、 聚焦2017物联网产业峰会,三大运营商全面推进物联网商用加速

事件: 2017 物联网产业峰会(第二届)在上海隆重举行,会上三大运营商对 2018 年物联网全面商用充满信心: 1 )中国电信物联网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在大会上表示,作为国内首家完成 4G 低频全网重耕的电信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 NB-IoT 商用网络,并计划在 2018 年正式商用 eMTc 网络。 2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利华在大会上表示,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场景所需要的物联网络。 3 )“ 5G 物联网,智慧新时代 -- 上海移动 NB-IoT 网络商用、 5G 物联网试验网启动、 5G 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移动正式发布 NB-IoT 网络商用,同时启动 5G 物联网试验网建设,并在沪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万物智联新时代。

招商点评:

1、 物联网将是5G发展的主要动力,万物互联,“网”“端”先行

物联网将是 5G 发展的动力 。物联网作为一个大产业变革,是 5G 的应用场景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和移动互联网相似的发展逻辑: 万物互联,“网”、“端”先行 。我们正站在万物互联大时代的起点,物联网连接数的快速增长将打开行业发展的大门,预计到 2020 年全球连接数超过 500 亿个,复合增速 30% 。未来十年,物联网领域的服务对象将扩展至各行业用户, M2M 终端数量将大幅激增,应用无所不在。

从需求层次来看,物联网首先是满足对物品的识别及信息读取的需求,其次是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和共享,随后是联网物体随着量级增长带来的系统管理和信息数据分析,最后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模式,实现万物互联。未来的物联网市场将朝向碎片化,差异化和定制化方向改变,未来的增长可能超出预期;如果说物联网连接数至 2020 年将达到 500 亿,那么有可能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物联网连接数规模将近十万亿。

2、 运营 商:加紧部署NB-IoT,引领物联网商用

三大运营商在 2017 物联网产业峰会上公布最新进展: 1 )上海移动正式发布 NB-IoT 网络商用,同时启动 5G 物联网试验网建设, 并在沪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万物智联新时代。上海移动已建成具备 NB-IoT 能力的基站超过 2 万个,首批开通超过 3500 个。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等高层披露,到 2017 年底前中国移动将实现 346 个城市的 NB-IoT 连续覆盖和全面商用;将提供 10 亿元 NB-IoT 模组专项补贴,分档设置、最高达 80% ;并首次公开了 NB-IoT 资费,包括 20 元和 40 元两档包年资费。 2 )中国电信已经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 NB-IoT 商用网络,并计划在 2018 年正式商用 eMTc 网络。 中国电信现在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下一代物联网络,目前已启动 eMTC 规模外场试验,计划在 2018 年进行商用,并且已经在深圳、苏州、雄安等 6 城市启动建设 5G 实验网,计划 2019 年在国内进行 5G 试商用,并于 2020 年在国内开始 5G 规模化商用。在产业合作方面,目前天翼物联产业联盟已有 200 多家成员单位,中国电信通过实验室能力开放,创新协同服务,已开发了 20 多个应用场景,联合了 100 多家合作伙伴。 3 )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场景所需要的物联网络。 中国联通已在全国数十城市完成了 NB-IoT 试商用开通,全国 300 多城市具备快速接入 NB-IoT 网络的能力。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北京、广东等多个区域已经开通了 eMTC 试验网,具备试商用条件。目前,中国联通的蜂窝物联网接入网络已覆盖全国 31 个省份, 300 多个城市、超过 60 万个基站。不止在网络层面,中国联通还构建了领先的物联网平台能力。目前中国联通的物联网国际漫游业务已经覆盖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 191 个运营商的漫游接入。此外,中国联通发起成立了中国联通物联网产业联盟,设立了物联网开发者计划和物联网产业基金。

工信部加快NB-IoT落地,运营商加紧部署NB-IoT,未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7年6月,工信部发文要求加快NB-IoT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于NB-IoT技术应用,要求2017年末基站规模达到40万,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等主要城市。2020年,基站规模数达到150万个,实现NB-IoT网络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2017年实现基于NB-IoT的M2M(机器与机器)连接超过2000万,2020年总连接数超过6亿。对于工信部2017年的40万个NB-IoT基站建设目标。截至2017年6月仅中国电信就完成了31万个基站升级,。2017年8月,中国移动发布了《中国移动2017-2018年蜂窝物联网工程无线和核心网设备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集中采购招标》,对蜂窝物联网(NB-IoT/eMTC等)的预估工程费为395亿元。随后发布2017年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招标,蜂窝物联网主设备集采宏基站数量为14.6万个,预计投资规模在100亿元左右,拉开物联网大时代。

3、模块行业:商用化号角已经吹响,NB-IoT模组逐步实现量产

中国企业提升空间巨大,年增长率约为 30% ABI 统计, 2015 年全球无线通信模块市场规模约 15.2 亿美元, 2020 年将达到 41 亿美元,复合增速 22% 2013-2016 年,国内模块公司复合增速均在 20% 以上。根据物联网智库统计数据显示, 2015 2016 年中国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分别为 5989 万和 7823 万,年增长率为 30.72% 2017 年最为火爆的共享单车市场促进了物联网模组的出货量,使其能够达到 30% 左右的增速。

NB-IoT有望率先爆发。产量提升和补贴继续将使模组价格进一步下降,加速终端普及和行业应用的落地。近期,中国移动宣布推出20亿的物联网专项补贴,希望能够带动终端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快推动产业终端侧的成熟。其中,10亿是专门为NB-IoT准备,最高补贴率可以到达80%。该项补贴将有望带来NB-IoT模组2018年的出货量提升至5000万,整体物联网模组的增速上升至30%-50%,NB-IoT模组和终端体量的提升将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实现加速发展。

4、国产化芯片模组产业链成熟度逐步提升

目前全球共有 8 家芯片厂商布局 NB-IoT 领域,其中四家是中国企业,由于物联网芯片的研发技术门槛较移动通信芯片低,且具有需求量大,应用场景丰富,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借物联网之风迎来发展机遇。从产品特征上来看,目前市场上的 11 款芯片除去最早发布的“先行”芯片,共有 7 款芯片支持从双模到多模,多模化是 NB-IoT 芯片市场需求大潮。

NB-IoT 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行业应用催生。 NB-IoT 的发展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芯片及模组成本较高,主要由运营商、设备商这些供给方通过补贴、示范的形式来培育市场需求,推动行业逐渐从 0 1 发展;下一阶段随着芯片出货量的不断增加,模组成本逐渐下降到与现有的物联网技术路线差不多,公共服务、个人生活、工业、新技术 ( 共享单车 ) 等各行各业的需求会和运营商、一起推动 NB-IoT 发展。目前 NB-IoT 仍然处于由供给推动的第一阶段,但市场发展到了加速节点,预计 2018 年第一阶段结束进入行业应用需求推动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中公共服务、个人生活、工业、新技术 ( 共享单车 ) 等各行各业的需求会和运营商、设备商一起推动 NB-IoT 发展。

5、投资建议: 三大运营商加紧部署物联网,NB-IoT有望率先放量

物联网作为一个大产业变革,一定程度上具备和移动互联网相似的发展逻辑:万物互联,“网”、“端”先行。国内三大运营商加紧部署NB-IoT,引领物联网商用。2017年是NB-IoT网络基础设施商用元年,中移动10亿补贴NB-IoT模组有望带来2018年5000万模组出货量,提升行业增速至30%-50%,产量提升和补贴继续将使模组价格进一步下降,加速终端普及和行业应用的落地。另外,由于物联网芯片的研发技术门槛较移动通信芯片低,且具有需求量大,应用场景丰富,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借物联网之风迎来发展机遇。

重点推荐:

【高新兴】: 凭借对中兴物联和中兴智联的并购以及内生整合,全面布局物联网模块通用连接能力,以及车联网和行业应用终端。

【中兴通讯】: 公司拥有在 5G SDN 、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物联网网络层和平台层具有绝对优势;中兴微电子拥有可满足商用需求、成本在业界领先的 NB-IoT 芯片。

重点关注:

【广和通】: 公司专注于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无线通信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无线通信模块和解决方案,是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流供应商。

【移为通信】: 公司聚焦M2M领域,主要客户集中于北美等海外高端市场,在芯片、模块、系统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

【宜通世纪】: 借助主营业务的运营商客户基础,在物联网领域优先布局连接和平台层,通过与 Jasper进行战略合作,为中国联通提供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

2、政策持续推动,5G技术、标准及商用进度有望全球引领

事件 :在“2018 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暨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我国已经成为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位于全球5G产业第一梯队,力争实现2020年5G商用。

招商点评:

1、新科技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重点领域, 5G 承载信息技术全面崛起重任

政策方面,连续两周发布产业重要规划,重点支持科技领域。 12 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到 2020 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要突破 1 万亿元; 12 14 日,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的通知,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在这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此外在 GDP 核算中,将研发经费和研发支出纳入 GDP 统计之中。站在政府支持的大背景下,发展科技领域或成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科技发展本身来说,以 5G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下一轮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在这其中,下一代通信技术( 5G )作为科技行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中国已经在 5G 技术及标准方面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5G 将承载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全面崛起重任。

2、标准:国际标准相继落地,华为、中兴引领中国话语权不断提升

标准方面,近期在 3GPP 例行会议上, 5G 非独立组网标准核心部分获冻结,正式版本将于本月 18 日举行的 3GPP RAN 78 次全会上发布。 2017 年底到 2018 年三季度,与 5G 相关的国际标准将相继落地,持续推动 5G 产业发展,并有望带动市场进入主题密集催化期。在本次 3GPP 5G 非独立组网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中国通信企业的提案占全部提案的 40% ,中国专家在各工作组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例如,在 RAN1 (定义 5G 物理层的工作组)中,华为专家占比达到 60% ,服务于中国通信企业的中外专家占总专家的数目达到 40% 。从 3GPP 最新公布的各个工作组主席及副主席席位来看,中国企业的占比显著提升。在 RAN 工作组中几乎每个下设小组都有中国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担任副主席一职。其中中兴通讯专家高音成为首位当选 RAN3 副主席的女性。相比于过去,中国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3、频谱与测试:工信部全球首发 5G 中频段频谱规划并启动 5G 第三阶段测试,持续推动 5G 商用

2017 11 月,工信部发布 5G 系统在 3000-5000MHz 频段(中频段)内的使用规划, 我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 5G 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明确 3300-3400MHz (原则上限室内使用)、 3400-3600MHz 4800-5000MHz 频段作为 5G 系统的工作频段。同时启动 5G 技术研发第三阶段测试,第三阶段试验将重点面向 5G 商用前的产品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开展商用前的设备单站、组网、互操作以及系统、芯片、仪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测试。力争同国际标准同期推出 5G 商用产品。力争在 5G 国际标准推出( 2018 6 月)时,同步推出 5G 商用产品。

4、产业链:华为、中兴持续领跑 5G 商用产品研发;终端及芯片厂商制定 5G 产品明确规划

近期,华为联合中移动完成全球首个 3.5GHz 频段小型化 5G CPE 终端,中兴携手高通完成全球首个端到端 5G 新空口系统互通完成, 两大设备商持续领跑 5G 产品研发 。此外,高通、海思、展讯等芯片厂商以及 OPPO 等终端厂商也相继明确其 5G 产品计划,产业链共提供推进 5G 商用进程。

5、投资建议:主设备为“锚”,白马在“光”通信,射频出黑马

5G 发展,中国引领。 5G 打开万亿空间,把握提前 1-2 年的投资时机。 运营商 5G 投资规模及持续时间将进一步增加,同时打开下游万亿级市场空间。在 5G 产业崛的大背景下,建议把握估值和业绩两个阶段投资机会。从 3G 4G 发展情况来看,建议把握牌照发放前 3~12 月的最佳布局时机。

1 )主设备实力增强将带来其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其随行业发展的受益性和业绩成长的确定性高,是“锚”品种,重点推荐:【中兴通讯】;

2 )光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石, 具有先发优势和长久的技术积累的白马龙头持续增长,重点推荐:【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光迅科技】、【烽火通信】、【中际旭创】、【菲利华】、【天孚通信】;

3 )射频方面,大规模天线等新技术带来射频需求的增加,以及有源模块和无源模块的紧密耦合将带来格局变化,为孕育行业“黑马”提供了条件, 建议关注【国睿科技】、【通宇通讯】、【京信通信】、【摩比发展】、【金信诺】;

4 )物联网作为 5G 应用的核心场景,重点推荐【高新兴】,重点关注【宜通世纪】、【移为通信】、【广和通】。

3、苹果:3.9亿美元投资Finisar,为AR特性芯片VCSEL铺路

事件 苹果宣布旗下先进制造基金将向“激光芯片”供应商 Finisar 投资 3.9 亿元,用于后者 VCSEL 芯片研发中心的建设和新产品的开发。

招商点评:

1、推动 VCSEL 技术发展,保证苹果系列产品中 VCSEL 供应

对苹果来说, VCSEL 芯片是支撑苹果新功能,如面部识别等的底层基础硬件。目前 iPhone X 中配备了 3 VCSEL 芯片, AirPods 也使用到了 VCSEL 芯片用于距离探测。本次投资将保证对于苹果系列产品中 VCSEL 的供应。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 VCSEL 在手机市场的应用有望在 2018 年达到 1.2 亿支,在 2019 年达到 2.4 亿支,行业增速 100%

2、合作有助于 Finisar 在美国本土扩张

Finisar 本次和苹果的合作本质上是基于公司强大的光芯片研发和量产能力。回到我们对于光模块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我们认为光电子器件应用的特点在于所有下游的需求都会反映成为对上游光芯片的需求。反过来,具备光芯片研发能力的企业将依托此能力实现业务的拓展,正如本次 Finisar 借助其在 VCSEL 芯片的积累( Finisar VCSEL 能力来自于对 Honeywell VCSEL 业务的收购)实现其业务有传统电信市场向消费市场的延伸,打开了市场空间。

3、全球光模块产能已转移至中国,国内企业发展关键在光芯片研发

回顾全球光模块市场的发展历程,全球光模块的产能已转移至中国(劳动力便宜,更靠近需求市场), Finisar NeoPhotonics 等领先企业纷纷将封装厂设在中国。自己掌握光芯片等高端、高附加值环节。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本土光模块行业在完成产能承接之后,要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而能否通过光芯片的研发带动产品升级是关键。

4、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光迅科技】 5G 大周期核心受益标的;打造光芯片平台能力,打开行业应用边界( 3D sensing & 量子通信)。

4、高新兴:并购中兴物联过户,物联网战略启航

事件 :公司于发布公告,中兴物联的 84.07% 股权过户及相关工商登记已经完成,公司共持有中兴物联 95.5% 股权。

招商点评:

1、中兴物联过户完成,“一横三纵”战略聚焦

高新兴于 2017 年进行战略聚焦于“一横三纵”,即以物联网、通信和连接的能力为核心,向公共安全、轨交列控、以及交通监管三个纵向领域延伸。随着中兴物联过户完成,预计其将于明年 1 月开始并表,提升公司整理盈利水平的同时,有利于集团整体战略的实施与聚焦。

2、股价拥有较高安全边际

目前公司股价为 12.87 / 股,此前的发行股份购买中兴物联的方案中发行价格为 13.29 / 股,股价拥有较高安全边际。

3、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水平亟待提升

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 25 亿元,其中 17 亿为产品订单,大概率将于今年确认收入,对比去年 15 亿元的新增订单总量,验证公司整体订单实力和业绩增长确定性。受益 5G 建设提速,驱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模块领域将率先受益行业“网”、“端”先行的发展机遇,结合电子车牌试点城市开展力度加大,国标落地稳步推进,中兴智联电子车牌有望放量,另外中兴物联模块和车联网业务发展迅速,海外运营商版图持续扩张,以及高新兴物联网大平台战略和立体云防等标杆性产品的推广,内生增长确定性高。预计公司 2018 年备考净利润为 6.33 亿元,对应 PE 仅为 24.6 倍,估值水平亟待提升。

风险提示:物联网行业发展不达预期。

5、本 周重点推荐组合

核心推荐

重点推荐白马组合:中兴通讯、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光迅科技;

真成长组合:高新兴、菲利华、旋极信息、梅泰诺、金信诺、东土科技。

3 本周行业重点新闻

1、5G最新进展

(1)设备商5G进展

华为

1 )华为 Wireless X Labs: 5G 十大应用场景,让梦想变成现实(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期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一代通信技术 5G 受到了来自运营商、通信厂商、垂直行业的普遍的关注。在大会上,华为也发布了 3GPP 5G 预商用系统,并表示将于 2018 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全套 5G 网络设备解决方案。随着 5G 标准化的提速、 5G 预商用的启动, 5G 走进现实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2 )日本软银联合华为完成 5G 承载测试(来源: C114 通信网)

日本软银( Softbank )携手华为,日前在东京完成了 5G 承载实验室测试,为后续正式启动 5G 承载网络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5G 之路、承载先行”,承载网络相当于端到端系统中的地基或高速公路,是影响到 5G 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在 3GPP 5G 第一版标准冻结之际,产业界对于 5G 承载网的关注度亦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此次软银与华为在 5G 承载领域的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拉开了全球 5G 承载网建设的序幕。

3 )明年 5G 投入超 50 亿、推全套 5G 网络设备华为全力以赴攀登 5G 高峰(来源: CCTIME 飞象网)

华为 3GPP 5G 预商用系统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凭借其端到端的实力和创新技术,基于 3GPP 统一标准和规范,全方位构建能够支撑 2020 5G 规模商用的能力,荣获了组委会颁发的 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 ,成为 IN” 成果。明年 5G 投入超 50 亿,推全套 5G 网络设备华为全力以赴攀登 5G 高峰

中兴通讯

1)中兴通讯Pre5G持续发力 助力日本软银打造智能体育馆(来源:C114通信网)

近日,在2017日本职棒总冠军赛上,日本软银鹰队在主赛场Yahuoku! Dome 4:3战胜对手夺取年度冠军。在整个赛事准备过程中,日本软银携手中兴通讯在福冈Yahuoku! Dome体育馆替换原来的一些Macro设备部署了Pre5G Massive MIMO 2.0(天线64T64R)。在高话务场景下,MM2.0方案为赛事提供了全程通信保障,全方位解决覆盖、容量、用户体验等问题,助力软银打造高性能智能化体育馆网络。

爱立信

1) 爱立信携手Verizon将在美国部署商用5G网络(来源:C114通信网)

爱立信将为Verizon即将推出的5G商用网提供设备与服务。Verizon将于2018年下半年在美国部分地区部署准标准5G商用无线网和5G核心网。双方正在加速向5G推进,彰显行业领先地位,携手推动移动生态合作体系快速实现5G商用。

2)爱立信携手德国电信构建5G-ready网络(来源:C114通信网)

德国电信选择爱立信为其在德国的部分市场提供多标准无线网络,基于5G多标准解决方案,对其德国境内的移动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供更快速、更安全、更稳定的用户体验,同时确保网络向5G的平滑演进。

(2)运营商5G进展

1)5G布局快人一步中国移动有序推进5G标准第一版(来源:CCTIME飞象网)

随着3GPP CT启动了5G核心网协议的进一步标准化工作,按照预定计划,中国移动将在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所有标准化工作,为全面实现5G系统打下基础。自中国移动获悉,虽然面临任务繁重、候选方案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但5G标准第一版本正按计划快速有序推进,且本月已按时完成NR非独立组网(NSA)版本癿功能冻结,5G标准有望按时完成。

2)中国联通启动分组域网关设备测试:瞄准5G核心网建设(来源:C114通信网)

测试通过是后续中国联通分组域网关设备采购资格审查合格的必要条件,且测试结果将作为评标中技术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测试结果建立测试合格供应商及设 备名单,并及时进行滚动更新。

3)成都成为5G试点首批城市 第一个5G基站已经开通(来源:C114通信网)

近日,中国电信在成都、雄安、深圳、上海、苏州、兰州等六个城市开通5G试点。成都,这座古老而富于活力的城市,如今与雄安新区等城市一道,走在了通信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据悉,目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成都部署的第一个5G基站已经开通,5G业务测试正常,明年6月前将完成多站组网功能测试。根据计划,2020年将在四川实现5G的正式商用。

(3)其他

1)欧盟制定5G路线图,2025年所有大城市推出5G网络(来源:CCTIME飞象网)

欧盟近日就5G技术路线图达成一致,欧盟范围内将统一频率规划和牌照发放,预计2025年前欧盟每个国家都将推出5G网络。

2、物联网最新进展

1)IDC:2018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达7725亿美元(来源:CCTIME飞象网)

IDC的最新预测称,2018年,全球对物联网的支出将达到7725亿美元,比2017的收入增长了14.6%。制造业公司将引领这条道路。IDC表示,物联网将在五年内实现14.4%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21成为1兆1000亿美元的市场。IDC称,硬件将在2018成为“最大的技术类别”,其中239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模块和传感器,以及在基础设施和安全方面。

2)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物联网平台ThingxCloud兴云(来源:C114通信网)

今日,中兴通讯于上海召开2017物联网产业峰会,发布新一代物联网平台ThingxCloud兴云。ThingxCloud兴云作为专为使能而生的IoT PaaS平台,上承应用、下联设备、内生数据、赋能物联网、助力生态圈,开启了物联网共建、共享、共赢新模式。

3)中兴通讯携手velcom在白俄罗斯首家商用NB-IoT网络(来源:C114通信网)

中兴通讯携手运营商velcom在白俄罗斯宣布首家商用NB-IoT网络。velcom是白俄地区第二大无线运营商,其无线网和核心网均由中兴通讯独家承建,网络性能优异,用户ARPU值高居榜首。

4)中国移动首张省级NB-IoT网络上海正式商用 首批开通基站3500个(来源:C114通信网)

“5G物联网,智慧新时代--上海移动NB-IoT网络商用、5G物联网试验网启动、5G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移动正式发布NB-IoT网络商用,同时启动5G物联网试验网建设,并在沪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万物智联新时代。目前,上海移动已建成具备NB-IoT能力的基站超过2万个,首批开通超过3500个。

5)中国电信计划2018年正式商用eMTC网络(来源:C114通信网)

2017物联网产业峰会近日于上海举行,中国电信物联网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在大会上表示,作为国内首家完成4G低频全网重耕的电信运营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NB-IoT商用网络,并计划在2018年正式商用eMTc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