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旅行青蛙”盛极一时,Alan@增长黑盒默默玩了一个礼拜了。越玩越发现这个游戏,简直就是“薛定谔的猫”翻版啊,今天我们来挖掘一下这个游戏背后的逻辑。
薛定谔的旅行青蛙
1935年夏天,在薛定谔与爱因斯坦的一场对话中,薛定谔构想了一个实验:“密闭的铁匣子里放着一个盖革计数器和少量的铀,因为铀的量非常少,所以可以认定一个小时内铀原子衰变的概率是50%,没有衰变的概率也是50%。当原子衰变发生时,通过继电器,装置会释放锤子砸碎一瓶毒药氢氰酸,毒死可怜的猫猫;当原子没衰变的情况下则什么都不会发生,猫猫就是安全的。
在你打开盒子观测前,没有人知道猫的死活,猫处在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下。只有观测到结果后,这个状态才会坍塌,成为毒死的猫猫或是存活的猫猫。当时薛定谔这个实验构想,一是用来和量子力学者门进行辩驳,而是暗讽一战时世界的残暴【1】。
时过境迁,世界大战已过去多年,人类过上了前所未有的佛系生活。终于,在2018年1月,佛系游戏登峰造极之作《旅行青蛙》,击败了价值观有问题的吃鸡游戏,登上了APP排行榜的宝座!
这个游戏总结下来就是,当你打开游戏查看呱蛙子香闺之前,呱蛙子处在“宅在家”(宅)和“出门旅行”(现充)的叠加状态下。当你进入游戏后,你的观测使得呱蛙子的叠加状态坍塌了,至此只有两种可能性了。它要么背着你精心准备的行囊潇洒地出门浪了;要么在家看书,睡觉,吃饭,做手工。总之呱蛙子不会理你,是一个纯粹的佛系、散养放置系游戏~
游戏每天只占用你很少的时间,开局一只蛙,剩下靠脑补,和云吸养猫云养狗是同一个级别的享受~游戏虽然是日文的,但是安卓版已经可以下载到中文版了。
随机性上瘾原理
旅行青蛙让你上瘾的奥妙就在于随机性,有不少模型和原理可以解释这种上瘾的情况。
游戏中,第一重随机性是呱蛙子的叠加状态。
即旅行还是在家的随机性,正所谓父母在不远行,这个呱蛙子让人操碎了心,而你在操心过程中反而越来越珍惜你的呱蛙子。而在泡妹学中,这个被称之为猫绳理论【2】。
猫咪不受人类命令操控,但他们会受到诱惑而追逐。如果把羽毛绑在绳子的末端并且适当晃动,就能让猫咪做出特技动作。但如果你把羽毛放在猫咪面前,他只会嗤之以鼻。
猫绳理论就是不要让目标(用户)轻易得到想要的,必须付出努力(Proof of Work)才能拥有,在付出的过程中经历得到与失去,才能懂得珍惜。
第二重就是呱蛙子旅行地点的不确定性。
这个就和卡包游戏和开宝箱游戏是差不多的原理,按下一个按钮可以获得一个不确定的奖励。游戏中就是帮呱蛙子准备好行囊,然后等待着不确定的旅行结果~
我在知乎上找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解释(虽然他也不确定这个案例的真实性 )【3】: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给第一只鸟一个按钮,只要它按下就能吃到饲料;而另外一只鸟的按钮,产生的结果则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可能有饲料,也可能没饲料。结果,比起前者的淡定,后者完全对按钮上瘾了,不断去按按钮,甚至都不为了吃饲料。
从进化的角度再思考一下,对于生物延续来说,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捕食的成功性是有随机性的,例如,草原上的花豹去追羚羊,可能追得到也可能追不到;猴子去果树上找果子,可能找得到也可能找不到。为了防止生物体太容易放弃捕食,生物基因中直接增强了对随机性的偏好,也就是上瘾机制,让生物对随机性乐此不疲——也成了现在游戏性中的一大杀手锏。
第三重就是收集和成就系统丰富的随机性。
呱蛙子有几率在外面随机碰到各种小动物朋友,寄回来不一样的明信片,并获得各种称好,作为父母的内在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收集癖、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朋友,对于这种系统应该毫无抵抗能力。
(庶民的普通明信片)
(有钱又努力的玩家。。。)
综上所述,根据硅谷产品经理经典的钩子(Hook)模型,我们可以稍微梳理一下上瘾的过程。
看着大家如此上瘾,我决定把我的独门通关秘籍公布出来,帮助大家尽快脱坑。
根据我20多年游戏生涯的经验,这种按现实世界时间推进的游戏,都有这种bug。那就是调手机系统时间,加快游戏进度。果不其然是有效的,于是我就两个小时快进着玩,瞬间收割很多韭菜,不对,是四叶草。然后蛙蛙是各种光速出门旅行回家,家里有一箱箱的明信片和土特产,哇哈哈。。。
但是,这个游戏竟然有机制限制这种时空穿越玩法。一旦穿越到未来就会被系统记住,你再调回正常时间,游戏就不会刷新事件了,必须要等时间走到未来节点才会再开始刷新事件。所以一日穿越,终生穿越,你的蛙蛙就和你不在一个时间线上了!所以最好不要乱调,时钟不对可是会误了你上班的闹钟!
(由于我穿越到了未来,所以直到那个时间点之前,我的蛙蛙都不会更新状态了。)
社交放大器
颜值即正义,呱蛙子因为其冷酷的造型深得少(阿)女(姨)们喜爱,开始在微博,朋友圈疯传。游戏也因此走上了指数型扩散的路线,形成了空前的轰动效应。
(旅行青蛙再近一周时间内在移动端开始爆发)
(24-25岁的,摩羯座女生似乎是主力军。。。数据来自新浪微指数)
(关键词充斥着妈妈桑们对呱儿子的爱和哀伤,数据源自知微)
社交传播中有个词叫Meme(模因),意为文化基因,粗浅点可以理解为梗。也就是大家互相模仿,不停去复制使用的文化符号,例如像柴犬doge,暴漫等等。由于旅行青蛙极具个性,造型可爱,使得其在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大家竞相吐槽、 晒图。
下面段子手吐槽大会正式开始!
(朋友圈中毒的少年们,仅仅是我的朋友圈而已)
(段子手们已经启动,各行各业都在向蛙蛙学习)
(来看看宝妈群的唠叨:我的蛙蛙怕不是社交障碍吧?我的蛙蛙怕不是书呆子吧?我的蛙蛙怕不是自闭吧?我的蛙蛙怕不是离家出走了吧?我的蛙蛙怕不是被绑架了吧?)
(贝爷乱入,画面毫无违和感)
(天守阁到此一游,喂喂,这个画风怎么已经接近忍者神龟了)
(杜蕾斯飞快地做了张图片,来了一波社交营销,各种细节可以说相当到位:橡胶感,各种奇怪的形状,床边的卫生纸,手上的小黄书,完全不会让人想歪呢!)
(哪来的这么多奇怪的问题?真是想搞个大新闻)
现实社会的反思
回到1990年,日本股市腰斩。次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从此日本被认为走上了“失去的二十年”,经济上无力去争GDP增长,人口生育率空前低落。
1991年到2007年日本的平均GDP增长只有1.3%,经济的持续低迷带来了社会变化。政府本身财务恶化,已无力全面保护国民。企业面对低迷的经济环境,也无法对雇员作出终生的雇用承诺。社会风险直接分配到个人身上,日本国民必须直接面对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4】
但是,日本在这20多年里,共产生了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技术创新丝毫没有落后,文化方面ACG(Animation、Comic、Game)产业火爆全球。在压抑的社会氛围中,即有像《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动画去反思社会,也有像《马里奥》和《宠物小精灵》之类的游戏去探索奇妙的世界,也有像《灌篮高手》等热血漫画去挥洒青春,深远地影响了中国80、90这一代人。
回到这款呱蛙子小游戏,每张明信片都是精心描绘,尽可能向世界展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的魅力。
(秋田县 入道埼灯台;群马县 草津温泉;长野县 信州善光寺)
(爱知县 名古屋城天守阁;京都府 天桥立;兵库县 有马温泉)
(京都府 宇治桥;大分县 别府温泉;鹿儿岛 绳文杉【5】)
青蛙旅行由于其独特的设计更是被吐槽为一款生育意愿测试器,虽然看上去就是玩笑,但是足以让放肆的年轻人开始换位思考,体验到了关怀和被关怀的辛酸。
看着蛙蛙自由地生活、旅行、交友,作为呱蛙子父母的年轻人总归会有所感触。
追求自由和梦想的年轻人每天都会有各种冲动的想法,要工作、要生活、要旅行、要创业、要金钱、要爱情。种种选择摆在大家的面前,但如何才能不懊悔地过完一生?
这里要鸡汤一下,向大家强烈推荐美国首富亚马逊CEO贝佐斯的“最小化后悔模型”。
贝佐斯在96年准备辞去金融公司高薪的工作,一心想拥抱互联网去网上卖书。老板给他最后两天思考一下,而贝佐斯也陷入沉思。
在沉思过程中,他悟出了一个最小化后悔的模型。在日后的访谈中,他说:“当我80岁的时候回首这一生,我不会因为年轻时丢掉一份高薪工作而后悔,但我会因为没能赶上互联网的浪潮而后悔。”想到这里,决策就很简单了。
同理,当我80岁回首这一生的时候:
我不会因为年轻时学技能吃了些苦而后悔,但会因为呆在了舒适区域而后悔。
我不会因为年轻时没能在争执中胜过亲朋好友而后悔,但会因为没能让身边的人过得开心而后悔。
我不会因为年轻时父母约束我的生活而后悔,但会因为总让父母莫名地担心我而后悔。
想到这里,
我把“朋友圈可见”偷偷地给爸妈打开了,也许该找个时间给爸妈汇报下今年的工作生活计划了?好久没联系的朋友们,我们是不是该约个饭了?我的亲人们,春节我们一起出门玩一趟吧?
(此处适合插入任何旅行社的广告,尤其是日本温泉旅行的。。。可惜我没来得及去接)
Reference
【1】科学史上最著名的猫,以及它令人意外的残忍隐喻——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465f421a9e93a8bbf14922c8
【2】什么是猫绳理论——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824186.html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游戏?——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7940/answer/21415083
【4】日本“失去的十年”是怎样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22386
【5】连你蛙去过哪里都不知道,你还配当人家妈?——http://mp.weixin.qq.com/s/ZQFo9IeGzZZaLasCl3TV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