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和景明,柳州的春天,处处鲜花盛开,一切美好如期而至!而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善于创新的柳州人,正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扮靓春天的龙城。
今年年初,在我市的滨江西路柳江铁桥底的路边砖墙上,多了一道50米长的大型彩绘浮雕,上面雕刻了八条气宇轩昂的神龙,辉煌壮丽的景观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打卡,合影留念。
这面彩绘龙浮雕名叫《八龙现江》,浮雕中间有一颗像极了燃烧着的太阳的龙珠,左右两边各有四条色彩鲜艳、神态活灵活现的翔龙,它们或在腾云驾雾,或在游龙戏珠,或在吞云吐水,栩栩如生,赫然矗立在碧波粼粼的柳江边上,八面威风。
据史书记载,在南朝梁大同年间曾出现八龙戏于柳江,唐朝时柳州被命名为“龙城郡”,柳州“龙城”的别称也因此得名。1989年,由柳州知名画家王元寿、苏家璜创作的浮雕《八龙戏珠》,塑于公园路旁,呈现八龙现江盛景,后因城市道路改造将其拆除。去年3月,市人大代表提议恢复《八龙戏珠》浮雕,经相关部门充分研究论证,新浮雕选址在临江位置,并定名为《八龙现江》。
浮雕项目总负责人覃艳春介绍说,八龙现江浮雕总长50.25米,高度7.9米,八条龙每个造型都不一样,“有吐水的,有戏珠的。”浮雕还将《山海经》里的一些神兽融合进去,“比如龙鱼、虎蛟,把它们进行重新整合再创作,还把我们柳州几座有名的山,比如鱼峰山、马鞍山、鹅山、马鹿山等等这些景点也融合到了浮雕画面当中。
在浮雕上方的二楼还建了一座非遗文创展览馆,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个巨大的惊喜,临江的红墙上,一个硕大的长方形黑漆框,框起了“柳州”二字,如果是晴天,太阳的光影印在“柳州”上,中国风的文艺意境瞬间就被拉满,让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在柳州city walk,除了逛一逛滨江西路的《八龙现江》,还要去黄竹巷拍一拍。“超出片!黄竹巷成新宠,解锁打卡新地标!”现在的黄竹巷墙绘成为我市的又一个新晋网红地标,不少市民和游客特意前来拍照打卡。
“1797,黄竹巷,柳州市井老街”“白天嗍粉,晚上撩螺”近400米长的巷子里,老旧的墙面、电线杆上,艺术家们画上了各种老柳州的图案,写上了具有柳州方言特色的各式标语,过去杂乱狭窄的小巷瞬间变得明亮鲜活起来。
黄竹巷历史悠久,巷子里有多家老牌的米粉店、小饭馆、面包屋等店铺,市井生活气息浓郁。小巷里的27家个体工商户组成自管小组,集体出资支持自管自治,主动参与小巷环境的治理和维护。
城中区城中街道东门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从有了自管小组的管理,黄竹巷变得整洁有序多了,但电线杆、墙面还有一些“牛皮癣”,即使经过刮、铲、冲、涂等清理工序,还是留下了难看的“疤痕”,影响了市容市貌。对此,社区经多次调研商讨,决定采用墙面彩绘的方法,结合柳州一些本土特色元素,如紫荆花、柳州话、老市长柳宗元等,对巷子的墙面、电线杆进行艺术改造。此外,墙面上还罗列了黄竹巷的变迁历史,方便前来打卡拍照的市民和游客了解黄竹巷,了解柳州。
记者在小巷采访时,遇到市民梁女士正和自己的闺蜜在拍照打卡。梁女士兴奋地说,“现在的柳州变得越来越美丽了,感觉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景点会跳出来。把这些美景记录下来,把柳州的美丽传播出去,欢迎更多的外地游客来柳州作客,旅游打卡!”
如今在柳州,还进化出了连环画一样的涂鸦墙绘,形成了“墙绘一条街”。在我市的东台路上就“藏”着这样一幅超过百米的巨型彩绘涂鸦墙,五彩斑斓的墙面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同时融入了柳州螺蛳粉、紫荆花等本土特色元素,构成了一幅充满创意的艺术画卷,为市民提供了悠闲雅致的临江观景平台。
站在彩绘墙旁的水泥阶梯上,可以远眺窑埠古镇的迷人风光,是拍照打卡的绝佳地点。而彩绘墙下方则设有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颜色靓丽的柳产新能源汽车停在彩绘墙下,既活泼可爱,又融洽和谐。在这里停车是免费的,相关部门还贴心配备了充电桩,车主可以一边充电,一边欣赏“百里柳江”的绝美风景,江风拂面、好不惬意!
在柳州的网红打卡点青云民生市场,也矗立着一面气势恢宏的打卡墙,由3D画面结合实体浮雕制作而成。创作者保留了原有的旧房肌理结构,在红砖水泥上直接作画,18米的高空上,“青云”二字加上腾云驾雾的浮雕彩绘龙,画面鲜活灵动,磅礴大气,似在守护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