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诺-2019米拍全国大学生影夏令营刚刚落下帷幕。在这个躁动的夏天,来自国内外一百余名大学生因为摄影相聚在大理。苍山洱海,风花雪月,100位『未来摄影师』在这个夏天度过了一个浪漫的摄影旅程。
同时,在这个摄影的夏天,我们也迎来了最受期待的「十佳大学生摄影新人奖」揭晓。
他们青春洋溢、自在生长、拒绝被塑形、不断探索和尝试,拥抱一切未知的可能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95’-00’后大学生的摄影态度吧!
A:其实是父母的安排。这个暑假刚好回国,在上海实习。枯燥无趣的车间生活我一点也不喜欢。经常回忆起在国外和同学拍照的时光。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拍照,跑到一个牧场主家里,他家有两匹马,十几只猫、八条狗、每天悠哉悠哉晒晒太阳,开开船真的是我向往的生活。
A:
我们学校在一个特别偏远的城市。附近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不过风景特别好。学校旁边就是安大略湖,湖上有个小岛,我经常和小伙伴跑到岛上,白天看风车,稻穗、谷堆,晚上则躺在公路上看银河...
从记录眼前的美景开始,我就再也没放下过相机。
A:夏令营导师提到过一个词“流行摄影”,我觉得蛮适合我的。
我就喜欢拍那种很梦幻的颜色,很受网络上妹子们喜欢的那种,或者也可称为“浪漫主义摄影。
“
A:为了拍冬日的安大略湖,我约着同学一起踏上湖面,湖还未完全结冰,裂缝非常明显。因为沉迷创作,没有留意冰面,一不留神掉进零下二十多度的冰湖窟里,最后狼狈的被同学捞起来。
Q:在大理夏令营期间拍了什么?简单讲下创作思路吧?
A:这一组打破自我与重组的情绪类作品,与之前的浪漫主义风格对比,跨度非常大!
在不擅长领域里,我只能选择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作品展现出来—色彩与情绪融合。
少女配上一条黑裙,后期将湖面色调调暗...愤怒不甘的女孩努力挣脱桎梏,仿佛下一秒就会获得重生。
◎ 大理时光碎片
A:
许多夏令营学员应该和我一样,身边很少有玩摄影的朋友。平时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一个舒适安全圈里自我创作。缺乏大型摄
(wang)
友交流机会。“
这可能是我们第一次,和这么多喜欢摄影的同龄人一起,一起拍照,一起玩耍,互相学习。”
夏令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相互交流,分享创作一组作品时如何从灵感到策划再到实现的一个过程,吸收每个人不同的思路与观点,这些都是平时很难接触到且难得的。希望米拍夏令营可以一直一直做下去,从成都到云南,从中国到国外再到全世界,范围越来越广。明年如果可以,我还要来!明年见
- from 不吃鲸
A:
喜欢摄影很多年,就是纯粹的喜欢。但真正开始拿起相机疯狂拍照是在一年前。辞掉稳定正常的实习工作,开启了独立摄影道路。很庆幸我的父母特别理解我,给我买了相机,在他们的支持下,开始走上了摄影的道路。
A:我
不是摄影专业,不拍照的时候喜欢看大量优秀作品,积累经验。
千妈算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人,在他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不仅是摄影,还有摄影之外的更多东西。
A:
可能很多摄影师喜欢固定一种风格,找到自己擅长的类型不断突破。但我还是什么都想拍,意识还停留在摄影只要能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即可,从阶段性的生活里得到感受进行创作。
Q:大部分
作品都是与色彩构成有关 为什么喜欢拍这一类作品?
A:
色彩构成类照片,颜色和质感特别舒服,它还有一种安静,平和,孤独的特点。这也是我大部分作品想要传达的情绪,刚好符合我的性格,因此拍这种风格的作品特别多。
Q:
拍了许多色彩构成类作品,总结一些经验如何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
吧?
A:其实还是多积累。我没事时
喜欢在Instagram上看油画,色彩构成的照片。经常看@andhikaramadhian、@maria.svarbova的作品。然后就是做大量的后期练习与积累。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夏令营,感谢米拍给我的机会!时光慢慢,愿所有热爱摄影的小伙伴不忘初心,摄影道路越来越顺。
- from _北北北啊
A:
太多了,其实我的大学很少有假期,自从接触摄影后,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进去了。经常坐四五个小时候的车,只为了一两小时的拍摄;为了能够接触到明星艺人、时尚杂志以及广告代言等高端商业摄影,特意去上海学习进修。
Q:
拍摄题材有什么?最喜欢or擅长拍的类型?为什么?
A:
从一开始的手机摄影,人像写真到商业摄影、时尚摄影、广告、杂志以及一些品牌服装等。比较喜欢时尚、时装、杂志摄影以及一些情绪片。因为杂志片能够把商业与艺术高度融合,自由度更高,可延展的东西更多,能够反映当今社会的潮流趋势。
情绪片能够反映更多真实的人物状态,使观者有代入感,引人共鸣,增加故事性、可读性。
A:
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不是绝对的表达摄影师的思想。
你觉得你的作品曝光,构图、颜色、光线、服装等等都不完美,然而这些不重要,核心是你给观看者带来的感受。
人像写真,糖水片也不是没存在的必要。因为被拍的人觉得美,带给她身心愉悦的感受,这就够了。
A:
都是逐渐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与我接触的人脉圈、社交、作品说服力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每个阶层接触到的人脉圈、面临的问题以及思考的方向都在改变,
资源大部分都是与你能力互相匹配的。
你必须利用已有的资源去创作相应的作品样片,别人才愿意跟你合作。当你有相应的作品样片时还要
学会传播、营销、推广,通过一些平台让更多人去认识你
,逐渐的资源及合作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A:
缺乏一个完整的团队,资金、成本的投入。团队的合理分工以及人脉、资源的扩展等。不断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组建更加优秀的团队,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去增加说服力。
能够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摄影的小伙伴,扩展自己的人脉圈,提升自己的眼界与见识,真的非常难得。很感谢米拍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与机会,让我们相聚在苍山下洱海边。最后,还要感谢每一位导师、参加夏令营的小伙伴们以及幕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 from 苏格林SugerLin
A:
我什么都拍,会在不同平台发不同类型的作品吧。比如在大部分图片社区里我主要是发一些城市风光类型的图片,在一些兴趣社区App里发一些美食,以及手机拍的一些人文静物之类的。
A:
最擅长以及最喜欢的是从无人机视角拍摄一些超常规视角的大范围城市影像。喜欢研究城市的布局,然后想尝试通过爬楼+无人机这样一个组合方式来发掘一座城市超常规的美。
A:
最难忘的一组是《双城记》。我在想象,中国建筑密度最高的两栋建筑结合起来是什么样?然后就以航拍的上海和香港结合,最后做出来的作品,朋友说科幻感很足。
Q:你是如何定义自己的作品?打算尝试其他风格类型吗?
A:
熟悉我的盆友给我起外号“饱和度战神”。市面上流行的很多色调都是什么所谓的ins风,低饱和,高级灰什么的。
可在我的观念里,高饱和没什么错,往往进行高饱和调色的时候,尤其是在风光类型的作品里,精彩的高饱和里面的那种色彩的细微平衡以及醒目的冲突感才是我觉得最燃也是最考验摄影师耐性的地方。
A:
获得十佳我觉得是一段时间积累得到肯定的一个事情,到场的摄影师里也不缺乏城市风光摄影师。但我觉得我之所以能获得的主要原因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一直保持创作的这样一个习惯。也要感谢帮助支持我的朋友们。
本次夏令营最大的收获除了获得「十佳」就是遇到一群兴趣相投,未来人生规划也相近的一些朋友们。尤其是摄影师@Eugene陶进,我们成了很不错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时常交流自己的作品分析自己的生活趣事。
- from 阿琛是Archer
A:
平时喜欢拍摄风光,包括城市和自然风光,偶尔拍拍人文纪实。最擅长的还是城市类风光拍摄。风格自己也不太清楚,就是喜欢的都会去尝试。
A:
拍摄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最难忘的经历是去高原拍摄时候遇到高反。第一次去川西高原玩,在措普沟露营。晚上温度特低,寒风吹的头痛,于是出现高反。但还是熬到了第二天日出,拍摄完日照金山,最后实在撑不住,同行伙伴才送我下山吸氧。
A:
徒步子梅哑口,在路上天气忽变,雾气瞬间笼罩周围,赶紧拿起相机拍下这两张照片。 似乎置身于幻境之中,周围的同伴都默契嘘声,感受片刻的宁静与不真实。这一刻我真实的感受到摄影带给我强烈的欢悦感。
A:
未来可能会偏向纪实,更喜欢记录身边小事。另外我觉得纪实相对轻松舒服,不像拍风光那么耗费体力。
希望更多的大学生为米拍夏令营助力,预祝米拍早日上市!
- from 奇怪的人-INF
A:我简单说几个点吧。我
被江西省、市气象局领导熟知;与中国气象局微博互动频繁;经常参加气象局气象大会;14年参与火车事故救援,用雷达图分析宁夏青铜峡两个超级风暴的移动路径,辅助制定抢修方案!现已混入气象爱好者的顶尖圈层。(阿呆瑞斯拜!
)
A:
第一次拍照是用家里的老单反,架在窗台上拍了一个长曝光,突然发现相机可以把图片拍的如此漂亮,于是开始了摸索摄影的道路。
最开始只是用相机拍照,没有电脑,不会用ps。到现在能独立出片,挺有成就感的。
Q:
平时喜欢拍什么题材的图片?最擅长的拍摄类型是?
A:
基本都是风景风光题材的作品,另外由于是气象迷,平时也致力于追踪特殊天文、天象、气象的拍摄。最擅长风光摄影,喜欢暗调,甚至有些魔幻的、光影感很强的风格,很多时候前期拍摄的图片,和我内心感受有差距,所以会选择后期强化光影。
A:
其实就是入选这次夏令营的单副作品《萤火飞舞》。拍摄地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在微博、米拍上看了许多图片。当天我拍完后已经很晚,回到宿舍只有我电脑屏幕亮着,光影氛围浓厚。我便突然想到,把光源统一到图片正中央的寺庙门口(原图看得到门缝很大,漏了光出来),于是把地面涂上反光,两侧的灌木提亮,造出单一光源的温馨效果,其他地区全部压暗。于是一鼓作气修到了天亮,总共经历6小时。
从下载米拍开始,彻底改变了我对摄影的看法。我以前每天看大量的极致风光图,觉得日常生活中,还有城市里不可能拍的出好看的作品,一定要去大好河山拍壮丽的风光。在米拍投稿了一两天后,发现原来身边的城市,那些人和事,都能拍得如此震撼、动人,于是自己转为空杯心态,开始努力学习摄影
。
这次夏令营,可以说改变了我对摄影这个词的定义,也让我懂得静心,拒绝一些华而不实的表面工作。
- from 影摄四方
A:
起初拍摄一些校园风光到后面开始城市风光,手机摄影,和航拍。
A:
也没有最擅长的风格吧,每个人的一定时期会对摄影不同的体会跟感觉。也可以说我还没有一种固定的风格。喜欢拍摄城市、自然风光。喜欢ins风格,清晰度和饱和度不是很强烈的照片。我最欣赏的摄影师是4_23,起初玩摄影也是因为喜欢他的照片风格。
A: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个人的懒惰。因为我是sunset爱好者,有时明知道今晚的晚霞会炸,但因为懒惰就不想带着相机去最佳拍摄地点拍摄。但是现在有些拍摄计划,我会强制自己用手机代替相机拍,拍摄过程中发现手机拍摄体验还不错,不过不同题材拍摄设备也会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A:
最忘的一组作品是《航拍工程大》,前期拍摄跟后期调色都花尽了心思。一直在想什么是工程大独有的色调,最后敲定了工程大灰黑这个色调,沿着思路最后调出了这组作品。这组作品上了「学习强国」App,还被校长转发,感到非常开心。
✉️
米拍夏令营将国内外大学生的创作热情都激发了出来,给大学生创造了非常多摄影机会与空间。感谢夏令营期间对我们的照顾。每一届夏令营都孵化出许多优秀摄影师,祝米拍越走越远,越办越好。辛苦米拍的各位工作人员啦。
- from REDZRECOORD-INF
A:
刚开始拍照只是因为好玩,考试的时候可以加分。但是拍摄的时间不断加长,对摄影的理解不断加深,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开始慢慢思考摄影的意义是什么,开始爱上了摄影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A:
我最喜欢纪实摄影作品,我觉得一幅好的纪实作品是能引起观者的共鸣,让人思考背后的意义,一幅好的纪实作品可能会改变一个时代,改变一个人,这就是摄影的力量。
A:
拍摄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应该是一年前自己进入了短暂的瓶颈期。不知道拍照意义是什么。拍摄的频率减少,对作品的思考开始更深入全面,开始翻阅大量摄影书集和好的摄影师作品,从中寻找灵感和创作思路,慢慢的走出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