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本账号归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所有,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行业宏观发展,企业管理案例,管理真知灼见,个人心智提升等相关信息,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w.adfait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任正非:要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8-12-12 23:51

正文

导读:


孟晚舟获得保释,本事件暂告一个段落。在过去的一周,相较于公众的情绪高涨,华为一直表现得冷静、理性、克制,表现出了一个一流跨国企业应有的风范。


以下是 任正非在华为公共关系战略纲要汇报会上的讲话,华为掌舵人的格局和气度溢于其中。读完,你就会明白华为今天的表现 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全文如下:


从人类文明的结晶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任总在公共关系战略纲要汇报会上的讲话


2018 9 29



一、 我们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公共关系纲要主要是要解决与西方的沟通问题。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很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日韩也还好一点,欧美很难。如果我们和西方价值观不一样,怎么进得去西方?那他们就会认为我们是在进攻,他们一定会把墙越筑越厚、越筑越高,我们的困难就越来越大。实事求是讲他们几千年形成的文明,不是我们小小的公司改造得了的,蚍蜉撼树谈何易。


我们这些年,都是采取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的格局、去揣测西方的意图。要对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必须站在西方的观念上理解西方。电视片《大国崛起》讲了一些道理,我们研究各国强盛的原因,要站在西方角度,去解释文明的兴衰。


几百年前,英国人把世界各地很多艺术品、杜鹃花 .... . 运回国,站在我们的角度,这是掠夺。但如果站在英国人角度上,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不惜飘洋过海,冒着生死风浪,把一些艺术品甚至整个神庙,用木船运到英国,好好保存下来。例如,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大瀑布,是戴维 · 利文斯敦发现的,他把它献给英国女王,并坚守在那儿几十年,防止有人开发破坏。想想那是百年前的蛮荒时代呀,要忍受多少痛苦,至少没有婚姻的幸福小康。把稀世珍宝的宝石献给女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永远没有共同语言,也就不可能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挖了一块洼地,低税制让外资进来,最后外国人相信了,然后忽地涌进来。看看现在中国社会的进步,谁会相信,三、四十年前,我们还是濒于饥饿,经济几乎崩溃的状态呢 ? 美国今天也在挖一个洼地,减轻产业负担,土地肥沃了,有可能是美国百年振兴的根基。如果下一任总统不改变现在的税收政策,而且到处去沟通友好,与谁都握手,把投资吸引过去,加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怎么会不崛起呢 ?


我们的公共关系工作现在应该不需要再去强调身份证明,能证明的差不多也都证明了。现在是要解决商业大环境的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西方价值观,把华为价值观中和西方一致的部分讲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并不完全接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技术、用人...方面,哪些是不能碰的,我们不接触就行了。我们坚持自己的自信,并不一定要示人。


上图 ©王淑贤



二、学点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国际法律秩序及权力分配学 ..... 从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公共关系纲要中,哲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需要放进来,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会带着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出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中国也有孔孟之道,但中国没有出过柏拉图。大家也假设过,如果出了一个 柏拉图 " ,中国又会怎么样呢?为什么呢?孔孟之道提倡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是向内收敛的;而西方哲学主张往外开放,开放了两千年,西方就称霸了世界。中华文明收敛的五千年中,国家没有分裂,是不是全因为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呢?中国的西面、南面是高山,北面是沙漠,东面是大海,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的封闭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与思想形成可能有很大关系。你们想想,毕达哥拉斯原理、欧几里德几何是研究勾股定理中的原理、意义和探索,他们的研究是为什么,是朝向源头,是道的问题;我们的九章算术也是在研究勾股定理,是研究怎么用,怎么解决问题,是向内核发展,是术的问题。我们向下,西方向上,那么就成了一个价值的分水岭,我们就没发现微积分,没有微积分就没有工业的基础。所以西方工业比我们发达。


一千多年前的欧洲还处于中世纪黑暗, GDP 每年增长不到 1% ,公元始的一千年内经济翻了一番。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文明已经非常发达,清明上河图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那为什么后来中国衰落、欧洲就崛起了?莎士比亚怎么会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这么大作用?我以前想不明白。我看拜伦的《唐璜》,怎么这个戏剧就触及到欧洲的思想解放呢?我看不懂,就问别人,别人说唐璜就是一个流氓,但冲开了宗教的禁锢。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我也不明白,怎么这就是文艺复兴呢?实际上,人本质上就是裸体的,厚厚的衣服穿上的是封建和宗教。文艺复兴,就是恢复到原始自然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解放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 开启了文艺复兴,也就开启了欧洲的强盛之路。


三百多年前,俄罗斯彼得大帝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自己化名彼得 · 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去做木工,修船造船,回国后就兴办工厂,发展科研,改革军事。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大量引进了西方的哲学、艺术、绘画等。俄罗斯绘画是写实的,写实和工业化是有关系的。中国绘画是写意的,写意可能和今天的人工智能、虚拟游戏有关系,但问题是,没有造就中国三百年前的强大。


一百多年前,美国马汉提出的 海权论 ", 推进了美国海军的彻底转型,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而我们从汉武大帝开始,就一直在征西,为了一个汗血宝马。汗血宝马的传代是靠母马,一个一个地生,不是靠公马播种,因此,两千年都没有形成强大的马队。我们忽略了海洋。当然,两千多年来为了守住边疆,我们的祖先牺牲了多少人。那时候去新疆戍边,带来的后果是永生永世不能再见妻儿,即使放探亲假,你也回不来,士兵靠步行走过沙漠的可能性能有多大?而且未必能马革裹尸还。我们看到前人的艰辛与伟大,也看到了我们的短视与不足。当我们不面向海洋,全球化就晚了几百年。我们到当代才重视海洋。


文明发展的历史能帮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我们从今天看昨天,容易找到轨迹,而当事人就迷,想不清楚。比如人种的繁殖和传播,据说智人起源于非洲,一百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跨大洋大洲,一定有人是划独木舟漂洋过海,想想海浪多大,有多少人葬身海底呀!可能一万条独木舟都不能有一条抵达。我曾经乘过十七万吨的游轮过赤道,恰遇风浪,我只能一直平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朦胧中充满对先人无限的崇敬。


所以,你们要加强哲学、历史、社会学 .. 的学习。你们可以不用看原著,看完也不一定抓得住重点,不如去看纪实片、讲座之类的视频,虽然不代表原著,但是学者把他自己的理解告诉你了,你多看几个学者,就明白了。也可以多看看西方有代表性的节目、演讲、辩论等,洞察西方最新的思想发展、思辩要点和社会心理变迁。再者,对同一个事件,中、西方媒体报道的方向、观点及引用事实与数据都可能是不同的,只有经常学习西方文章,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差异,拉近东、西方思维上的距离,把信息沟通好,把问题处理好。


公共关系每年也可以招聘一些在西方留学的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 ... 的博士、硕士,就像财经体系一样,放到非洲等艰苦地区进行锤炼,两三年后就开始循环,十年以后,队伍的长期迭代就基本解决了。



三、基础研究突破正在结构性深化,我们还没有被产业认同,是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华为过去 30 年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中国开放改革的环境,也受益于全球化的产业环境。 90 年代之前,全球电子工业是以日本为中心, 70 80 年代日本电子产品风靡全世界,但它用的是模拟电路,当时运算放大器的生产很难,成品率很低,成本高。 90 年代美国数字技术兴起,开启新一轮电子工业革命,全球化电子工业开始起飞。中国开放改革,恰好跟上了这个时代,但俄罗斯进行的不是电子工业革命,而是政治革命,错过了这个产业周期,就被边缘化出去了。我们这只 小麻雀 正好出窝,一步步跟随,刚好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直到今天我们才刚刚走到了起跑线。


正是因为我们的出身不好(民营企业) 才使得我们更加努力,我们才会更加有希望。我们不被个别西方国家认同,不要埋怨,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有人说“百年基础研究的红利基本消耗完了,现在是存量竞争 ”, 我不认同。这个时代,正从管道转向平台化;平台逐步云化;私有云、小公有云逐步成为一个全球化大云;云开始逐步地智能,到万物 i 智能,这中间需要多少的理论突破呀!基础研究突破所带来的红利并没有消耗完,而是正处于结构性深化之中。即使改造存量,也不是用鲁班师傅的方法。亚马逊模式对世界的颠覆太厉害了,他们在科技汇聚上的能力是很强的。再比如 NASA 的改革,马斯克发射了一个重载火箭,这么大推力的火箭,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比拟的。所以,我们要宽容探索创新的科学家。


存量改造永远是最重大的机会,但只有突破了才有改造存量的可能性。中国的高铁、轮船为什么做得好?所谓核心技术都在别人手里面,但我们不停地造造造,外国就造不出来了,因为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总体集成,总体集成本身也是核心能力。高铁与普铁是有根本区别的,普铁速度慢,是轨道基座建在土地上的,用道渣来调平;高铁的轨道基座是建在岩石上的,桩打下去几十米,容不得半点波动。高铁工业的发展模式,就是走 合作共赢 的道路,任何一个技术只有一个国家掌握,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造大轮船,主要靠焊工。华尔街有几个人愿意脱了西服做焊工?钢板焊工、钳工是中国造船的基本力量。现在是我们的小镇美女上飞机 , 小镇男儿去做焊工,我们有足够的男儿,经过训练,我们就有做大轮船的集成力量,这也是核心能力呀!各有所长,互补互助。


我们重新构想一下,其实我们这么多年都是跟随战术,最近我和研发讲话,就是要研发站起来,在战略机会点上要领先。我们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能狭窄,不要以为客户说出来的是需求,其实客户需求是一种逻辑学和哲学,是人性的持续激活与成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户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客户需求,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也是客户需求,只是更长远一点。


过去公司的人才结构是 " 金字塔 ,将来应该呈 " 倒三角形 ,我们把确定的工作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下面三角形变小,我们腾出这个口来,从世界前沿招聘更多的博士、硕士,更高端的科学家、专家进入我们公司。我们为什么给 Polar 码之父颁奖?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华为对科学家很尊重,愿意和我们合作。


美国不认同我们,我们就把 5G 做得更好,争取更多的西方客户。

上图 ©王淑贤



四、未来公共关系的价值观与战略纲领是 合作共赢 ", 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思想架构。

你们是一把 ,可能与业务部门有冲突,各说各的调,唱唱双簧,他们做他们的 ", 也没有什么不好,没有必要步调一致。合作共赢是公司的大思想,实现过程是困难的,要允许部下不听话,慢慢会转过来的,这就是华为。


  • 第一,公共关系要把华为的价值观讲清楚,大帽子一定是 合作共赢 " ,要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建立世界的平衡和合作共赢的格局。

如果没有这个纲领 , 那就容易被理解为要颠覆世界,世界就会排斥我们。领先者,可以只顾自己;领导者,就要顾及他人。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想领导行业,但我们还做不了领导者。那我们就要实现战略领先、利他和合作共赢,与西方的价值诉求是一致的,公共关系一定要强调和平共处。

公共关系要建立一个领导世界的模型,营造领导者的环境,和技术、市场口可以走不同的价值观道路。公共关系走的是合作共赢、领袖姿态的道路;技术和市场口要领先,走的是竞争道路,走的也许是不同的道路,慢慢协调,公共关系是多帮助,而不是多指责。如果是走相同的道路,正反馈容易让公司走向极端。公共关系对公司应该是负反馈,要约束公司的一些极端行为。公司左的时候,你们应该右;公司右的时候,你们就左。这样才能避免走偏。


公共关系要做华为价值观传播使者,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怎样从所在国当地的本土文化出发、用本地语言,来讲华为的故事、本地贡献等。日本企业进入德国时,在波恩、杜塞尔多夫等城市种了很多樱花树,受到欢迎,几十年过去了,都成了当地著名景点。


  • 第二,公共关系以前主要是对外的一块盾牌,以后不仅是对外的盾牌,也是对内思想转变的催化剂,对内、对外都要开放。

学学打打太极拳,少一点少林寺,别咄咄逼人,可以自黑,不可以自夸。我看过《远方的家》,一个师傅轻轻柔柔的太极舞动,脚下的沙土陷下去一对浅坑,可见内功之大。华为员工要多练内功,内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抗住外部压力要靠内功。公共关系与心声社区多推动大家洗洗,思想的修炼不是一天能完成的。现在社会过分夸大了华为,这是有害的,别让我们的年轻人,以为公司真的成功了,而麻痹起来。

当前我们还缺乏对西方世界(权力结构、文化与冲突、价值观、社会心理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在西方占据强势话语权和世界主流价值观地位的现实下,我们只有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理解西方价值观,基于西方的思维方式进行对话,才能有效沟通,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公司不能低估全球权力格局的动态变化,不能盲目自信,就像 100 多年前义和团那样。要将外部环境的压力变成倒逼我们业务创新与管理改进的动力。借鉴世界和中国发展历史,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放进取、自我变革,才能不断强大,公司走向封闭收敛是没有出路的。外部环境虽然逐步变坏,但未来世界数字化、智能化和云化的空间很大,我们只要在技术上创新求真,踏踏实实地干出尖端成果,组织有活力,员工有干劲,公司还有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能力的,这点要充满信心。

上图 ©邵志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