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00151719/answer/2555065510
01
什么是上党?
但上党作为一个地区概念,是指太行山以西,太岳山以东,王屋山以北,这三座大山中间的盆地。
但商於古道道路异常狭窄,出奇兵可以,大规模行军,困难重重。
中路也是道路艰险,好在有黄河天堑屏障北面,安全系数高很多。
上党地区的南面出口,轵关陉和太行陉,可以直接威胁虎牢关。
虎牢关被破,东出的秦军就会腹背受敌,恐怕再也回不了关中了。
赵国也想依托上党的地理优势削弱秦军凌厉的攻势,组建太岳山、沁河、丹河三道防线节节抗击,防止秦军直插太行山腹地。
太行山后就是赵国首都邯郸,作为首都,没有战略缓冲区是很危险的。
赵孝成王面临“To be or not to be”的抉择。
公元前262年,秦国军队攻取韩国的野王
(河南沁阳县)
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
(山西东南部长治附近)
同韩国本土的联系。
上党郡守冯亭为了将祸水东引,投向赵国,求赵国保护。
赵孝成王不听劝告,执意要把这颗定时炸弹揣自己怀里。
其实他的决策也是对的,因为山东五国“割地资秦”几百年都没能满足秦国,就算献出上党也无法让秦国止步。
从这个角度讲,赵孝成王也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的勇士。
02
为什么是长平?
无论先进攻上党,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两条山间战略孔道可走:
1、取乌岭
(今翼城沁水界)
、空仓岭
(今沁水高平界)
一线的西路;
2、取羊肠坂
(今晋城南碗子城一带)
、天井关
(今晋城南)
一线的南路。
就是说,只要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蹑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
廉颇的布防图:
秦军若想进攻邯郸,这里是最近的路线,空仓岭是其必经之路。
廉颇在原村、马村两河北岸各筑一座城池,称为二鄣城,与空仓岭成犄角之势。
二河交汇之处是光狼城,廉颇将其设为粮草供给之所,负责给二鄣城和空仓岭转运补给物资,必要时可做转移坚守之地。
丹水防线,有前哨的丹水天堑,有泫氏主城居中镇守,有大粮山一线作为粮草物资基地稳定军心。
廉颇将其指挥部也设立在大粮山上,方便瞭望整个战局变化。
石长城西起丹水源头的长平关,一路向东南延伸到距离故关不远的马鞍壑,长城南部山势陡峭,难以攀登。
04
两军对垒
虽是进攻,但毕竟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以防万一,也要建立自己的防守线——沁河防线。
秦军沁河防线以端氏城为核心,南到沁河东岸的武安、屯城,北到龙渠河与沁河交汇处的王离城
(王壁)
,这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秦军主将王龁将大营设立在这里。
进可沿沁河南下攻打空仓岭,退可沿龙渠河西去寻求援军。
不过,与赵军的严密防线相比,秦军仅仅依托沁河建立防线,就薄弱了很多。
从后来白起对战事的规划来看,廉颇如果在秦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秦军恐怕很难取胜。
心里有底的王龁开始大规模进攻,空仓岭以及二鄣城都被秦军占领。
秦军虽然攻破了空仓岭防线,但自己也无力防守——背靠空仓岭,万一赵军从空仓岭南北方向包抄过来,秦军将处于险境。
因此,秦军拿下空仓岭防线后,很快后撤,回到沁河防线,待机而动。
秦军回撤,赵军再次占据空仓岭,并在岭上修筑城墙工事。
廉颇见秦军锐不可当,当机立断,全军后撤到丹水以东,据河坚守。
此战,秦军虽攻势凌厉,攻占赵军重要前哨,但赵军及时止损,并未伤筋动骨!
不仅如此,赵军依托丹河防守严密,后方大粮山和韩王山作为区域制高点,可俯瞰丹河两岸,敌我动静,如指囊中;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
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
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过去了两千年,再读长平之战,赵括的操作依旧骚气扑面。
不侦查不做攻坚准备就全军出击攻打秦军大本营,连预备队都不留;
完全无视地形和后方,45万大军被25000人抄了后路,又被5000人一分为二,用的居然还都是赵军自己的工事;
被围之后不突围,坐等自己被秦军围死,在原地等了46天,等到赵军士卒离心,内部互相残杀;
最后被逼得突围的时候,还用了最愚蠢的分路突围方式。
这里面随便摘出来一条,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
长平一战,不光白起打得好,赵括的完美配合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