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尼尔森Nielsen
关注尼尔森市场研究,即时获得前沿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最新消息:油价将于2月6日24时进行调整 ·  昨天  
直播海南  ·  刚刚,南部战区发声! ·  昨天  
直播海南  ·  节后返岗,国家安全机关发重要提醒!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尼尔森Nielsen

【开车半小时,堵车一刻钟】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是否依旧火爆?

尼尔森Nielsen  · 公众号  ·  · 2018-11-14 09:00

正文

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太挤,开车太堵”,已是大城市居民的“必修课”。我国目前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得益于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稳定发展。那么 2018年, 汽车市场的现状如何?


近日,尼尔森受邀参加2018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并于区域市场差异化研究论坛,以 “区域汽车市场及消费者特征” 为主题,解析汽车市场的全新动态。

市场增长

汽车市场经历了过去长期的双位数增长之后, 2017年开始进入低速增长 。相比以往, “金九银十”的火爆销售场面已不复存在 。现已进入2018年第四季度的中期,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8年数据截止到9月份


虽然截至2018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保有量约2.3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区域差异

纵观区域市场, 南北部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说, 南方优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


华南地区 坐拥人口净流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等诸多优势,相对其它区域保持较高增长。2018年前九个月华南区增量同比增速为4.3%,其增量主要来源于广东与广西两个省份,其中 广东省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速为7% 西南区域 的市场增量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华中区的三个省份销量比较平稳,同时是各品牌混战的市场,未来必将成为各家抢占的对象。

新能源汽车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上,新车销量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区域发展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 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西部 三个区域。

尼尔森研究显示, 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 ,46%的用户愿意接受油电混动车,23%的用户愿意接受插电式混动车。 对自动驾驶的兴趣程度也较高,超八成的用户愿意尝试无人驾驶汽车

关注重点

全国消费者购车关注因素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来看, 安全性(44%)舒适性(34%)与质量(31%) 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因素。

购车渠道

从购车的消费渠道来看,除了4S店,其它的购车渠道也呈现出一定的涨幅。这说明, 在未来购车时,消费者对渠道的选择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


其中,汽车专业媒体网站和厂商官方支持的网上商城获得了较高的消费者信赖度, 在未来的购车过程当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车渠道将会得到更多青睐


对于同样的渠道, 不同区域之间对其接受程度也呈现着一些差别


南方地区的消费者更加信任官网支持的网上商城;而北方则更加偏好传统的或者信誉高的电商。在西部地区,消费者依然倾向于选择综合汽车超市,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华东地区消费者更加偏好汽车垂直类的媒体。

付款方式

购车付款方式的革新也尤为值得关注。随着数字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款购车的消费者数量逐渐减少,选择贷款方式购车的比例在逐渐增加(30%) 此现象于年轻消费者上体现最为明显 。这样的群体具有提前消费的意识及较强的金融理财意识。


此外,很多厂商通过 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手段进行变相促销 ,以刺激更多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的方式。

消费痛点

消费者在车辆日常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痛点,其中, 对厂商经销商无法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服务(70%)及不能准确地把握车辆保养、维修内容和时间点(30%) 这两个问题的不满度高居榜首。

从维修保养渠道的选择来看,消费者对于4S店的黏性逐渐下降,尤其在出保之后,很大比例的人群会考虑使用其他途径。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4S店无法满足其预期的消费体验。对于西部地区,此现象尤为明显。

线上线下结合

不同的地区对维修保养渠道偏好差异较大 。在华北地区,较大比例的消费者依旧青睐于传统4S店的售后维修,东北地区更关注一站式体验服务,而华东地区对价格透明合理性给予更多考量。但在华南地区,消费者则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的维修保养平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将线上的预定、订购与线下维修的过程进行结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