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绿色青浦
这里是上海历史文明的发祥之地,是生态宜居的湖滨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枢纽门户。我们让资讯在指尖传递,和你分享每一分感动心情,拥抱每一刻珍贵时分。这里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我们与你的故事,从每一个清晨到日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刘国梁建言WTT:取消强制参赛政策 ·  昨天  
青岛日报  ·  刘国梁建言WTT:取消强制参赛政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绿色青浦

上海农业经理人齐聚青浦,共谋乡村振兴新路径

绿色青浦  · 公众号  ·  · 2024-10-18 07:45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带头人队伍,10月16日,上海市第六期农业经理人第三阶段培训班的50名学员走进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实地参观村史馆、优禾谷、魔幻森林,共同探讨乡村研学旅游的价值与模式,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在村史馆,青浦区第二批“头雁”项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周杰结合东庄村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生态、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和红色文化,为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乡村创业经历。在东庄村创办了农村电商平台“厨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售卖当地农产品,提供茭白叶编结、打年糕、挖红薯、多肉教室科普课等体验性文旅活动,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之一,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还增加了劳务报酬、房屋租金收入。

“作为爱农村、懂经营、有想法的年轻人,我选择来东庄村创业,因为这里有红色引领,有绿色发展,也有古色增辉。四年来,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选择东庄村,电商工作室、手工美食学院、乡村美学课堂、版画工作室、咖啡吧等不同业态相继落户。我已经申请创建了上海市首家以农村电商及休闲农业相结合的田间学校,目标是希望培育一支服务三农的农村电商专业队伍。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村民增收,为乡村产业‘造血’,带来更多活力。”周杰说。

在蘑幻森林,青浦区第三批“头雁”项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彭长儿分享了“小菌菇”撑起农文旅大市场的创业故事。借助东庄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契机,彭世菇业决定加深与东庄村的合作,以246亩东庄村大蒸港水源涵养林为试点,探索林农文旅多元结合的林下生态经济综合开发项目,打造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蘑幻森林”。不仅充实了乡村产业,而且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彭长儿告诉记者:“在经营模式上,‘蘑幻森林’以林下菌菇产业化种植为基础,规划了林下采摘区、科普教育区、农事体验区、休闲游乐区、林间观光区和菌菇美食品鉴区,为开展亲子采摘、企业团建、家庭聚会、生态研学、休闲观光的群体提供了一处秘境,创新实现了林下经济三产融合。该项目荣获上海市农业双创大赛一等奖。我们还曾荣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生态农场等荣誉。”

随后,50名农业经理人来到优禾谷农业合作社,详细了解青浦区第一批“头雁”项目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丁晓欢返乡创业的故事。2011年,从事金融行业的丁晓欢,怀揣着田园梦想,回到家乡练塘镇东庄村,成立优禾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名新农人。从“上海市第一期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到“上海市农业百名精英班”,经过不断地学习、钻研,丁晓欢已经从一名农业“小白”蜕变成善于经营的“农创客”,他既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从2021年起,在发展农产品的同时,优禾谷开始打造农家亲子培训基地,清明节自制青团,劳动节插秧、采蚕豆,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农耕体验活动,吸引各地家庭前来参加。让孩子们了解稻米从幼苗到成熟,直到收割的历程都饱含着艰辛,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每一颗粮食。”


记者:魏阜龙(首席)

摄影:魏阜龙(首席)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王阳(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