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奉献精彩演出
12月6日晚,一场特别策划的
“国家大剧院建院11周年音乐会”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上演。动人的乐音化作11年来无数次精彩瞬间的缩影,台上台下共同在悠扬的旋律中重温时光留下的美好印记,并由此拉开国家大剧院建院11周年系列演出的帷幕。
建院11年来,国家大剧院始终重视弘扬中国当代优秀严肃音乐作品。在本场音乐会的上半场,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携手小提琴家宁峰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悲喜同源》和青年作曲家李博作品《飞寒》,展现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蕴含的人生思辨与音乐探索。
▲《飞寒》作曲、青年作曲家李博登台谢幕
《飞寒》
曾获国家大剧院第四期青年作曲家计划二等奖与乐手喜爱作品。从小生长在黑土地的
李博
,以源自东北的民间音乐元素,“赞颂人类抗争自然困难的勇气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爱。”演出中,乐团在吕嘉的执棒下,以精准而细腻的演绎,不仅描摹着冬日的凛冽与雪花的晶莹,更传递出作曲家暗藏在音符中的暖流,为观众营造出暖意融融的冰雪世界。
▲青年作曲家计划发起者、著名作曲家陈其钢肯定国家大剧院在推动当代音乐作品传播上的重要作用
著名作曲家、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发起者之一陈其钢在音乐会现场表示:“《飞寒》这部作品来自国家大剧院建立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平台——青年作曲家计划。每年要从全世界的中国年轻作曲家中间选出12部作品在这个国家级的艺术殿堂里进行公开的商业性演奏,此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是国家大剧院做到了。这一方面是帮助青年作曲家建立经验,另一方面是让观众了解中国青年音乐家的教育、写作追求的现状。这对作曲家、听众、音乐教育家等多方面都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机会,能够促动中国交响乐写作的进步。”
▲小提琴演奏家宁峰精湛诠释陈其钢《悲喜同源》
▲作曲家陈其钢、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指挥家吕嘉共同谢幕
在冷暖交织的《飞寒》之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深情演绎
陈其钢
《悲喜同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陈其钢化用古曲《阳关三叠》,陈述“离别时人们对未知前程的憧憬与告别(永别)时的悲情”。小提琴家宁峰,以他精湛的技艺,将离别之时的万般情愫,诉诸于弓弦之间,并在与乐团的应答辉映中,带给观众关于悲喜、别离的体悟与哲思。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倾情演绎马勒《D大调第一号交响曲“巨人”》
音乐会下半场,乐团为观众献上奥地利作曲家
马勒
的
《D大调第一号交响曲“巨人”》
。在吕嘉率领下,乐团将作品中那些表情丰富的旋律与青年马勒血气方刚的情感充分展现。当全曲在强力而热情的凯歌般旋律中告终时,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久久回味马勒交响乐带来的丰厚精神与情感体验。
建院11周年期间,国家大剧院将以原创歌剧
《兰花花》
、全新制作的儿童歌剧
《没头脑和不高兴》
、原创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