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普及危害,道德倡议,提倡自律之外,加强外在的强制约束,特别是加强法律规范的完善和执法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
事实上,法律规范的缺失是当前高空抛物频发的重要原因。一个很无奈的现实是,我国当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禁止高空抛物。我们日常所见的禁止高空抛物宣传,多是社区组织和物业公司所组织,权威性显然远远不够,难以引起群众的重视。
为此,面对这一突出的公众危险源,国家有必要考虑在物业管理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规之中,增设明文禁止高空抛物,并规定相应罚则和监管主体,让基层执法和普法工作有法可依。
此外,刑法的制裁对于公民的震慑效果更为强烈,明确特定类型的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严重犯罪,并向公众普及,无疑将有利于减少这类行为。
事实上,从25层高楼向人行区域抛掷鸡蛋的危险性并不亚于在较远距离向人群开枪,高空抛物致人死亡,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即便没有实际造成人员伤亡,符合特定要件也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旦高空抛物行为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告人最高均可被判处死刑,后果不可谓不严重。当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让群众认识到这一点:没错,楼上扔个垃圾的确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最后,高空抛物作为城市治理的顽疾,成因复杂,想要彻底杜绝难度不小。好汉的一声怒吼,只应作为开始,也远远不够。为了保卫我们的头顶安全,全社会有必要齐心协力,共同斩断伸向窗外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