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拉勾
拉勾网,专业的互联网领域招聘平台,专注于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海量诱人职位实时更新,薪资透明,拒绝面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爱奇艺:微短剧主编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资深校园招聘 ·  昨天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2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2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3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拉勾

致职场新人:能不能跑赢同龄人主要看这三点

拉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5-23 19:27

正文


多年以前,我去深圳腾讯公司找朋友的时候,被互联网企业的文化氛围狠狠的惊艳一把,公司门口的保安都穿着白衬衫,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而那个时候的我正在广州一家日企做管制生,机械化流水线式的工作让我觉得无法忍受,宿舍门口的保安大叔脾气暴躁,竭力将自己的权利用到极致。


我意识到, 选择一个平台究竟是多么重要 ,我在宿舍楼里发誓,有一天一定我要进入这样的公司。3个月实习期还没到,我就离职到一家网络公司做运营编辑,一年之后,我拿到了腾讯出国频道的offer。


2010年我加入搜狐网教育频道任高级运营,2012年任 3W创新传媒CEO。

2013年12月我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拉勾网,主导过“野心时代”“招聘风暴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我是Ella鲍艾乐,拉勾网CMO。


我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门户时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从业者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想进入互联网的职场新鲜人,问我一些关于“迷茫”的问题。我也曾亲自面试过超过800人, 面对过大量职场新人的职业规划问题,深谙互联网求职之道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 ”

“同时几个offer,我该怎么选?”

“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


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问题,其实背后都在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平台才适合我?”


一提到“好”平台,许多人就将它等同于“大”公司。必须承认,大公司通常是好平台。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叫马太效应,指生活中那些强者恒强,弱者弥弱的现象,即我们常说的,赢家通吃。

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论,能帮助你建立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让你有机会和一帮优秀的人共事;能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更靠谱的供应商……等等。

然而,大公司可能是好平台,但好平台并不一定就是大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好平台”,是指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能带给你更多的职业成长,更珍贵的经验积累,以及更高价值的职业回报。判断一个平台的好坏,除了体量的大小,名气的高低,我建议大家还要结合一下三个方面考虑。


•公司的发展阶段。

•部门的话语权。

•leader的领导风格。

公司是不是在高速发展

学校,我们讲究从“理论到实践”,可职场这所大学,只能从“实践到实践”。如果你想快速成长, 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比同龄人更多的职业回报,就必须不停地“实战”,不停地接触新的、有挑战的工作内容 。然而这时候,大公司“发展成熟”的优点,恰恰成了制约你接触新工作的缺点。

我一个做内容的同事,是从腾讯出来的。他在腾讯,说是做内容,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小编,接个新闻,换个网页banner,一年过去了,别说学新东西,以前学校教的那些写稿技巧都快忘了。可怕的,不是当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而是你变得’只会’当一颗螺丝钉。

所以说,对于年轻人而言,一个好的平台,不一定是“成熟的”,但却一定是“生长的”,是快速发展、具有广阔成长空间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创业公司被年轻人所追捧的原因。如果你不想错过一个好平台,BAT、网易头条小米这些公司仍然值得加入,但要谨慎的去选部门和leader,我们下面会说。

除了这些,我建议你多观察一下行业内细分领域top5公司,未来行业的领头羊很可能就在其中。

部门话语权


“部门话语权”。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你所在的或者即将要去的部门,在公司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被不被上层所重视。且不说,核心业务部门与非核心部门的区别,即使同一个部门,在不同商业时期,不同发展战略下,其重要性不同,则话语权也可能天差地别。


Leader是不是愿意成就你


最后要看leader的领导风格。即“对外”,是否足够强势,懂得为自己部门争取资源,“对内”,是否乐于分享,愿意让下属参与重要决策。前者的好处不言而喻,我今天主要想强调的,也是大多数人容易忽视的,是后者,即“领导是否是一个乐于分享自己职业经验与技能的人”。

很多人对于“平台”的认知过于狭隘,总觉得是“公司”的事儿,但其实,更是一个“人”的问题。好的平台,除了好的资源,更多的是让你在与优秀的人共事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视野与格局。傅盛曾说过,“ 你的格局与视野就是你的认知层次,你的认知层次就是你所能看到的世界。

就拿实习生来举例,很多公司,或者说,很多leader缺乏分享精神,结果就是实习生最后成了一个“干活儿”的执行者,而非“项目的参与者”。我常见到实习一两年,却依旧是个职场“傻白甜”的孩子,对于自己做的项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是令人为他浪费的时间心痛啊。

有人说“别错把平台当本事”,也有人说“平台就是本事”。前者,否定了平台的价值,而后者呢,则把个人价值完全等同于平台价值。我更倾向于认为,“平台,是个人价值的最佳杠杆”,只有好的平台,能让你的个人价值最大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