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别了,收银员!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10 22: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我是党报评论君。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有机会走进家门口的“无人超市”购物。最近,亚马逊、阿里巴巴相继推出无人零售店,进门、拿东西、通过支付门一气呵成,无需收银员、导购员、服务员,就完成了所有购物流程。“一种进了家的感觉,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


技术对零售的推动作用,可能是决定性的。如果说超市曾通过自选颠覆柜台,那么,无人超市或许也正成为收银员终结者,写下“零售业史上新的转折点”。 人脸识别、手脉识别、4G网络、移动支付,今天无人超市所需要的科技要素基本齐备,当你觉得购物全过程如入无人之境,其实又处处有“电子围栏”,而比起街头自动贩卖机,无人超市的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购物场景,这是今天体验式消费所不可或缺的。

当然,作为前沿技术成果,无人超市要真正运营自如,可能还需要突破数据处理能力的障碍。因为就目前投入运营的“半成品”来看,一旦商品品类增加,用户摩肩接踵,运算量大大增加,识别的准确性就会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很多人还在感叹国内便利店不够多,无人便利店似乎又让国内零售业获得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当很多善心店家“不设收营、看着给钱”的乌托邦实验纷纷败下阵来,它又给了“不闻不问”式的交易一个给力的支点。


科技在深刻地改变商业。711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曾在《零售的哲学》一书中写过,前智能付账系统时代,711员工会在小本子上记录顾客的购物习惯;而知名快消品牌HM也以暗中观察顾客店内流连习惯著称。 在无人超市时代,消费者在店内的运动轨迹、在货架面前的停留时长,将被精准记录,沉淀为消费大数据。这种凝结了技术的新零售,“比传统零售业拥有成本和效率优势,相比传统电商,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用户体验和服务”。 你看,推动零售哲学往纵深发展的,是技术。

当然,技术的归技术,商业的归商业,无人超市真正铺开,离不开成本收益分析。但不管它的前景最终如何,越来越有科技感的生活注定加速到来。评论君盘点了最近几期睡前聊一会儿,也突然发现, 腾讯的王者荣耀,百度的无人车,淘宝的无人超市连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各出奇招,不断引发新的生活大爆炸。 不管你愿不愿意,科技与商业的碳水化合物,正以更小的分子状侵入生活,而人们,似乎也越来越多习惯于直面机器,在智能时代的各色自选商场里流连忘返、欲辨忘言。

这正是:超市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