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按】
2014年,媒体报道:
陕西秦岭北麓山区私建上百套别墅
,山体被肆意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看到材料后,习近平当即批示。
“如果
不抓紧、不紧抓
,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
难以从根本上扭转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这是2017年5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谈及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时强调的。
“整而未治、禁而不绝”
,这是习近平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环保生态问题上的第六次批示。为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作了6次批示指示,实属少见。
从2014年4月被媒体曝光开始,
当年11月底前
,1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90人受到组织处理。
2015年
,在中央纪委督导下,有关部门深入对违纪违规人员进行查处,137名干部被追责,处分人员中县处级以上56人,3名厅局级干部被立案查处。
2017年12月
,陕西省纪委披露,已有
341人被追责,党纪政纪处分209人
。
为何屡次批示、屡次问责,而秦岭违建问题却未得到根治。小组注意到,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中首次提到的“软”问责,可能是关键之一。
【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
】
习近平对于问责多次强调“
权
”和“
责
”的关系:“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
……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
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
”
最新一轮巡视,对于“软”问责有了生动的概括:
问责高举轻放,“软”问责多、“硬”问责少
;有些问责竟是“虚晃一枪”,感情用事。比如,2016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纪委在处理干部违纪违规问题时,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启动问责程序。去年4月,青海省委巡视组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时再次指出该问题。
查看陕西省前几轮巡视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
“软”问责也不同程度存在
。
2014年,第七巡视组反馈问题时点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够到位,查办案件力度不够大;执行政策规定不够严格,存在说情打招呼、领导干部兼职清理不彻底等问题。
巡视组提出省委要强化责任担当,
层层传导压力
;省纪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等建议。
在2017年第十一巡视组对陕西省“回头看”时,又反馈同样的问题:省委领导不够坚强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不够到位
,存在
重表态、抢“头彩”
,
轻结合、疏落实
现象;监督执纪偏软,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
存在“好人主义”现象。
“软问责”将问责变成了
“装样子”“走程序”的“假把式”,
极大削弱了问责成效,难以对党员干部形成强烈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风气、
腐化问题的滋生与反复
。
【
“责”与“罚”的天平要精准
】
“软”问责表面上看是“力气”使得不够,其实质是
缺少担当、不敢动真碰硬
,奉行“好人主义”。此外,各地纪委监委对违纪行为定性定量把握是否准确,也直接关系到问责的综合效果。
“被巡视单位党委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这是中央巡视组
对“软”问责多、“硬”问责少开出的药方。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规定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同时“
实行终身问责
,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只有坚决
用问责把压力传下去、把责任压下去
,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才能越扎越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避免感情用事,去除怜悯之心,让问责“硬”起来,
就必须破除人情干扰,让刚性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进一步压缩问责的弹性空间。
【
一场高规格的“整治大会”
】
7月30日,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全省乃至中央的所有相关人员全部到场。与此同时,
任职不满六月的长安区委书记被换
。这次会议规格之高释放出了重要信号:
不仅要拆除违建,还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彻底查处,问责。
动员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派驻专项整治工作组组长徐令义在动员会上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规建别墅问题反映的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
不坚决、不扎实、不到位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