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人际交往的范畴之内,“平等沟通”都是相当重要的,而师徒之间的沟通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做到平等沟通,才能真正提高沟通的效率,才能让师徒双方在沟通的过程中增进感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师徒双方在身份上确实也有着一些差异。不过这些差异并非是地位上的,仅仅是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如果师傅总是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徒弟总有一种被压制的自卑感,那么师徒之间的沟通就会矛盾重重,最终让双方都对沟通产生不良体验。
师徒间真正的平等沟通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状态:师徒在沟通时都扮演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不刻意让自己说话的方式有违自己的身份。而在沟通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表达的态度,要充分表达出双方在一个平等的高度上,并没有所谓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现如今,很多师徒总是觉得彼此之间难以沟通,但是很少有人会反过来想一想,自己对对方了解多少?能够平等地与对方沟通吗?自己说出的话“中听”吗?有些人认为不过是日常的沟通,根本就不涉及所谓自尊心等情感因素。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越是平常的沟通,越是隐藏着更多的情感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容易被发现罢了。因此,师徒彼此都需要“放低”观念,把那些你认为沟通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重视起来,它们恰恰决定着一次沟通是否存在于平等的氛围里。
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比如,徒弟做错了事,师傅可以委婉地告诉他:你再想一想,这样做,对吗?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再如,师傅做了一件并不太成功的事,然而自己很得意,满怀期待地以为能得到徒弟的赞美。如果徒弟对他的工作结果不屑一顾,说类似“你做的是什么呀,看上去乱七八糟的”的话,他的情绪肯定会一落千丈,甚至会觉得徒弟不尊重师傅。如果徒弟能把他做的事仔细地分析一下,猜猜看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让对方讲一讲自己的得意之处,表现出很感兴趣或恍然大悟的样子,并告诉他,“你这样做真不错,让我大开眼界,如果把某个环节稍微优化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师傅很可能就会听从徒弟的建议,在以后也更愿意征求徒弟的意见与之进行沟通。
当师徒进行沟通时,无论其中的一方多忙都应留意一下对方在干什么,并尽量抽时间与对方进行沟通,当师徒进行交流时,彼此都应该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说话,这能让说话的人觉得对方很在意自己的话,从而感受到被尊重和鼓励,就会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有些时候师徒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氛围下进行交流,其实并非不想,而是师徒还是受了外部表象的左右。例如,师傅会不自觉地认为徒弟无论从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优秀,因此可以肆意妄为;而徒弟则有可能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也不比师傅差,说话时自然不需要表现得太谦卑。实际上一个人本身的属性、出身都只是沟通的表象,无论表象如何都不应该影响到平等对待对方的心。
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你所看到的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你,盲者倒是幸运,因为他们必须用心去仔细考量这个世界,并且“看”得更为真切。在师徒沟通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不要总是紧盯着那些表象,真正的沟通是要用心,用心了自然也就将对方平等视之了。
平等交流是让师徒间建立起牢固、可靠交流通道的前提和基础。平等交流远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做到,它需要师徒彼此都能真正掌握沟通中的一些技巧,并在沟通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来源:本文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的新书——《好师傅这样当 好徒弟这么做》,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可获取更多图书详情和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