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对恒大罚款超40亿元,为“史上最大”罚单 ·  昨天  
新闻夜航  ·  飞机失事!已致2人死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噩耗传来!14岁失联男孩,遗体被找到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赏金超20万!黑龙江发布悬赏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广东男孩拿下普林斯顿+斯坦福双录取!6年前竟是中学“落榜生”…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12-25 12:37

正文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今年9月入读 斯坦福的广东男孩 小M刚刚结束一个学期的大一新生活,回到国内家人身边。
现在正值2025届早申放榜之际,离去年 小M 拿普林斯顿REA录取正正好过了一年,说到最想传递给新一届申请季家长的, 小M 妈妈Sigrid说,还是心态。
说起来,当时 小M 想申请普林斯顿的时候,爸妈商量后,虽然觉得赢面不算大,但更希望孩子不后悔、不留遗憾,于是坚定支持他。虽然知道,如果没申上,最坏的结果就是滑档,妈妈扪心自问 ,只要孩子能进前50,自己能接受 ,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引导孩子和家人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有了 小M 申请季勇往直前的故事和放榜季的丰收。

每次和 小M妈妈 聊天,我都是一个狂热学习者,因为她总是有很多独到的育儿见解,值得我一直做笔记:

>> 说到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她认为是 “格局”

>> 说到小M成长中自己最大的作用,她说是 “没有拖后腿”

>> 说到小M成长中最对的教育选择,她说是去读美高;

>> 说到生孩子的年龄,她觉得28岁生小M是她最好的年龄,正能量充足,但是40岁左右再生老二老三,也有另一种正能量,是有了更多修行智慧的年龄;

>> 说到“牛娃”的培养关键,她说是戒粗心和恰到好处的目标和压力;

>> 说到当三娃妈的难处,她说是要接纳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 说到当一个好家长的关键,她说是 “克制” ,不要去对比……



重磅线下活动预告
1月11日(周六)香港 「美本盛典」开放报名!
嘉宾 团队早申拿下
4枚哈佛、6枚斯坦福、5枚耶鲁&MIT 录取
这些牛娃背后的名顾问将分享最新录取案例

点击这里,报名香港美本盛典

没有国际大奖,没有“超高标化”,
拿下普林斯顿、斯坦福双录取
虽然 小M 在放榜季 收获普林斯顿、斯坦福 两所大牛校的录取,但是仅仅是在一年多前 ,他在申请季要投递普林斯顿REA的申请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就简单的来说,小M的SAT从1390开始,第三次SAT成绩考到1520,并非所谓的“超级高分”, 因为 没有绝对性的赢面大的“国际大奖”之类的,也没有国籍优势,被大藤拒的几率太高了 所以 大家都建议早申目标要求稳,稳中求胜,如果不是 小M 自己坚持、父母支持 没有任何一个顾问建议他早申去冲大藤
但是他坚持要申,而且身边的美国同学也觉得他可以,给到了他信心和鼓励,结果顺利拿到了录取,用事实应证了那句话,“今天的你会感谢昨天坚持的自己”!
要说是什么特质吸引了名校录取,我想应该是 小M 的努力 参加夏校 垫底”进Ro ss 罗斯数学营,却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赢得了第二年 参加时 当助 的资格 说起罗斯数学营的经历, 小M 时6周 的时间中,每一天睡觉时间都不超过6小时, 那种投入和付出是有目共睹的。

△普林斯顿大学(图源:学校官网)

我特别好奇的是,早申都拿下普林斯顿了,换做大部分人都想躺平了,怎么 小M 还继续申RD呢?
小M 妈妈说,其实孩子也不想申了。但是妈妈却知道,这种时候 小M 需要外力再推动一下,让他继续进行自我挑战。 小M 自己觉得斯坦福应该也是可以拿下的,没必要去申请来证明自己,但是妈妈还是鼓励小M要付诸实际行动,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拿大学offer的机会,可以像集邮一样为自己再争取一个offer。这个点打动了他,开始了斯坦福申请材料的准备。
小M 妈妈说孩子一直是个努力的人,相信努力的力量,妈妈当好一个称职的领路人就行。小时候带他看钢铁侠是MIT的,问他要不要去MIT上学,他说要!现在也一样,轻轻一推,他就去申请斯坦福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最后斯坦福也录取了, 小M 决定斯坦福才是梦校,反而不去普林斯顿了。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高中已经在新泽西待了4年了,不如去斯坦福换个环境吧(在两所大牛校之间轻松选,实名羡慕了)。可以说,妈妈的助推让 小M 在做决定前拥有了更多优质的可选项。
小M 妈妈说,在当家长的路上“修炼自己”得出很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做一个“能上能下”的人。对于孩子能不能进大藤,自己的态度是,抱有希望,但能接受最坏的结果。

△斯坦福大学(图源:学校官网)

小学全班“最弱”

小升初“落榜”全市第一中学

进了斯坦福, 小M 当然被贴上了各种“牛娃”标签,但是 他的成长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过不少挫折;是家长一次次地陪伴着他建立“逆商”(面对逆境的韧劲),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小M 幼升小的时候,他的图形识别能力是一起入学的孩子中最弱的,识字也弱,只认识“大”和“小”两个字,因为是9月生日的娃,属于同年级里年纪最小的一拨儿。因此,当时全家人都反对 小M “抢跑”升读小学,反而觉得多等一年更稳妥。
但是妈妈当机立断,根据孩子的心算和逻辑能力,她觉得孩子没问题。虽然不识字,但是他能在脑袋里做鸡兔同笼,在没有教他方法的前提下,只跟他讲了题目,他就用小孩子的方式解出来了。由此可以判断孩子的基本数理感觉不错,而识字能力可以交给学校去培养。
小M 以理科优势申请大学的时候,在回忆自己一路学数学的心路历程,母子俩聊起来才想起是二年级的时候妈妈教过他二进制,他就理解了所有数的进位。回想起这一刻,妈妈更加觉得当时的判断和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在小升初的时候, 小M 去应考东莞当地全市的头部私立中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可以考到全市前200名拿奖学金入读的,因为考完对答案发现自己都做对了,但却意外“落榜”!
又一次,全家展开讨论,有家人替小M觉得愤愤不平,猜测学校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但是 小M 妈妈客观分析后觉得,应该是因为 小M 的字迹潦草,甚至可能串行了,而导致失分。妈妈一方面安慰 小M 拿了录取的两所学校都不错,一方面教育 小M 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吸取教训。 后来 小M 进入了另一所头部中学入读。
在讲到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小M 妈妈说,对于 小M 这类早期成绩比较突出的孩子,尤其尤其需要强调他们拿满分的必要性,不能为小问题的粗心找借口。更不要因为孩子小时候的一些“第一名”而自带滤镜,不自觉调高了对孩子“自然成才”的期望,而忽略了家长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的重要性。

△《蜂鸟》剧照

进排名400的美高

是小M教育路上“最对”的决定?

可能让很多读者惊掉下巴的是, 小M 入读的美高在美排名400多。但是, 小M 妈妈的择校思路,用她的话说,依旧是很“朴素”:
主要看看这所学校是否有哈耶普斯麻录取,只要有,就证明学校没被名校“黑名单”。 而每所高中的“藤校率”,事实上和每个个体没有关系 。再高的藤校比例,你也可能不在比例里;藤校比例不高,但你有可能在里面。
真的是,人间清醒!
当时 小M 还有一个offer,学校排名比他就读的高中要高100多名,但由于 小M 入读美高的时候正值疫情开端,父母还有经济因素的考虑,因为当时经济形势所含的不确定性因素很高,选择新泽西这所高中每年能省2万刀,这样能使得家庭的经济计划更加健康。 综合考虑,就选择了入读这所排名400的美高。

△耶鲁大学(图源:学校官网)

小M 在高中期间,创建了学校的数学社,吸引了20多位老师和同学加入,为50多个学生提供了数学辅导。试想在一所头部美高,数学社肯定已经有人创立,并且可能已经有多个不同类别的相关社团了。
圆梦斯坦福后, 小M 妈妈说去读美高是最正确的决定。看到孩子在美高四年实实在在的成长,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她说最后去不去藤校,都不重要了。
在去美高之前, 小M 是一个偏内向的“理工男”,同时对文学、哲学、艺术都有兴趣,但是刚去美高的时候,他只对理工科的课程和活动感兴趣。有一天,妈妈收到学校一封邮件,得知学校每年春天都有大型的戏剧演出,就鼓励 小M 去参加。而这一次在剧组担当灯光师的经历,让 小M 从此爱上了音乐剧,成了小剧迷。
对于小M妈妈来说,沿途收获的鲜花和风景,比是否“到罗马”更重要。

△《小谢尔顿》剧照

当“战略型”父母

做好每一个“微决策”

也许因为修读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也许因为长期活跃在商界与世界500强品牌接触, 小M 妈妈总是能在孩子的教育决策上做到“稳狠准”。
小M 小时候,妈妈是个“双城妈妈“,周一到五在广州工作,只能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参与孩子的教育。但是就是这一个个的周末, 小M 妈妈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判断孩子的天赋所在,孩子有哪些短板是一定要趁早补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放掉的……
三年级的时候,在美国旅游, 小M 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美高的路径,觉得孩子以后也可以读美高,但是掂量了一下,三年级到八年级,也就眨眼几年的时间,于是果断辞掉了工作,为了增加孩子读美高之前能陪伴孩子的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