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发布
生活在这座梦幻的城市,与TA共同成长。我们提供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发布

【记忆】坐49路公交,来一趟魔都穿越之旅吧!

上海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10-04 18:56

正文

梧桐掩映下的街道干净整洁,一栋栋百年老楼的背后是无数的传说,路边弄堂和花园洋房里则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这样一趟公交线路,它就在魔都的这些街区穿行,当乘客置身车厢内,车窗此刻就会化身历史荧屏,城市的精华和底蕴不断呈现。这就是49路!让我们跟随TA来一次穿越之旅


1

49路的前世今生

上海解放初期,为调整线路布局,发展南北交通直达线,加强上海西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线路,1956年之后,相继开辟了41、42、45、49路等线路。


20世纪50年代,49路公交曾经使用过的美制道奇客车


1964年,上海公交系统从捷克进口斯柯达(SKODA)706RTO型柴油客车,配备49路,一直使用至7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49路设立的行业新风宣传“为您服务”咨询台。49路车队曾荣获过“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系列称号,是上海公交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49路公交线几十年来都是上海公交系统标兵中的标兵,车厢环境、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在上海是第一流的。乘上这趟车,既可以饱览市容美景,也可以感受到人文关怀。


20世纪90年代后期,49路装备了当时申城最先进的进口沃尔沃超长公交车。由于49路的“明星”地位,一些新式的公交车型总是会出现在这条线路上。这幅图片中令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49路起点站设在东安路(东安二村),此后漕溪路中山西路口的公交枢纽投运后,49路终点站才移至漕溪路(上海体育馆站)


目前的49路的上行线20个站点,下行线18个站点。从汉口路江西中路到上海体育馆站,穿越申城核心区域


2

汉口路 江西中路

这个站点位于外滩风貌保护区的核心位置。周边有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紧靠公交站的汉口路南是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20世纪30年代初的汉口路东望。图中大约是现在49路终点站位置。汉口路南侧1922年启用的工部局大楼。汉口路江西路北侧拐角的华洋德律风大楼清晰可辨,它是上海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


再来看汉口路193~223号,这里曾是上海市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关工部局的办公大楼。工部局大楼呈四边形,东临江西中路、西靠河南中路、南面福州路、北接汉口路,占地4832平方米,建筑面积22705.6平方米。1913年开始兴建,中途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工,直至1924年(一说1922年)方才竣工。

建设中的工部局大楼影像。右下角那片草地就是现在的49路站点位置


3

福州路 福建中路

49路会在河南中路行驶一小段后进入福州路。这片区域同样也是魔都最为知名的历史城区之一 ——棋盘街,以街道纵横排列形似棋盘而得名。福州路,从开埠至解放前,经历百余年的沧桑与发展,集行政机构、报馆书局、文具仪器、茶楼戏院、中西菜馆、旅馆百货于一路,还冠以“药房街”美称。在其两侧还有古玩、化工颜料、衣庄、绣花鞋等特色市场,是一条与其他商业街不同的奇特大街。


20世纪30年代的河南路福州路口南望。西南角的中华书局清晰可辨


福州路河南路口(约1910年)视角从西南向东北。五洲大药店、中国图书公司招牌清晰可辨


20世纪40年代的福州路。大约位置就在福建中路口。图中这栋高楼就是现今的吴宫大酒店。而49路站点就在它对面


4

人民广场 威海路

49路驶出福州路后,穿越西藏中路进入人民广场地区,这里有两个站点“人民广场站”和“威海路黄陂北路”。这里的建筑新老交替,旧貌新颜,是旅游者最为集中的区域。


威海路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黄陂北路,西至延安中路。初名威海卫路,取山东省市名,辟筑于1913年。1966年路名随山东威海卫市改名威海市而更为今名。


福州路西藏路口(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图中无轨电车,应该是从大世界开往老北站的18路。这里也是现在49路进入人民广场的路口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人民广场、人民大道以及老市政府大楼。图中正巧有一辆49路公交车驶过,当时使用的是SK—661型客车


1946年,从跑马厅大楼沿马霍路(今黄陂北路)向南望,整个上海一览无余。图中可见威海卫路(今威海路)以南有一长排公寓楼,就是著名的马力斯公寓,现今的名字是重庆新村


现今的重庆北路196号八仙马力斯菜场,原来的露天菜场早已搬走,但仍旧沿用老名称。周边的居民早上问个好,都会习惯上说一句“去马力斯兜过啦?”



5

石门一路 陕西北路 铜仁路

49路会在威海路上行驶很长一段。从武胜路口一直到威海路西段与延安中路交汇口,然后再经过延安中路铜仁路口。周边有民立中学老楼、原大中里地块,以及静安别墅、太阳公寓、上海报业集团大楼、上海展览中心(中苏友好大厦)等知名建筑群。


威海路412号里有两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仿古典欧洲城堡式的大楼,风格相似,称为东、西大楼,原是上海滩四大颜料商之一邱信山和邱渭卿的私人花园住宅。1940年2月,民立中学买下了东大楼(四号楼),建筑高三层,两侧塔楼原高四层,上有哥特式顶,砖混结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立面分段划分,两侧塔楼对称,水平走向,单体平面呈“H”字


清末张园内的部分建筑与游乐设施


威海路以北茂名路以西是另一处知名的建筑群,张园。清末时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鼎盛时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茂名北路以东、石门一路以西、威海路以北、南京西路吴江路以南。其后,由于多种因素,张园逐步衰落。


太阳公寓俯瞰视角以及太阳公寓威海路北立面


与张园历史建筑群隔路相望的有一栋造型古典规整的公寓建筑,这就是太阳公寓。门牌号为威海路651号、665弄2至30号。是卡拉特莫尼工程顾问公司设计。太阳公寓建筑为4层(后加2层)钢筋混合结构,平面为全封闭的合围式公寓,沪上较为罕见。内院500平方米布置庭园,成为共享空间。园内种植花草树木,还有喷水池,环境幽静,整个建筑外貌呈现装饰主义风格。


1948年,威海卫路茂名北路周边的航拍照片。可见大量以石库门为主的建筑群落


爱俪园内景旧影


49路车行进入延安中路后,会紧靠这一片宏伟的建筑群停站(上行延安中路铜仁路站)。这就是上海展览中心。但很多老一辈的上海人都更愿意叫它“中苏友好大厦”。该建筑群门牌号为延安中路1000号(南京西路1333号),坐落在延安中路与南京西路之间,延安中路铜仁路口,静安区南京西路高档商圈内。此地块原为沪上著名私人园林: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园址东起西摩路(今静安区陕西北路),西至哈同路(今铜仁路),南临长浜路(也称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北达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占地约300亩(20万平方米)。


1948年爱俪园航拍影像


1954年5月4日,中苏友好大厦在哈同花园旧址动工兴建,至1955年3月建成,费时仅10个月。


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开工典礼地基开挖施工场景


1968年,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馆,1984年改称现名——上海展览中心,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建筑。1999年10月该建筑被评为新中国五十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


6

常熟路 华山路

从汉口路江西中路驶来的49路拐入常熟路后,会在这个站点停靠。这也是进入衡复风貌保护区的第一站。周边区域靠近静安寺,又是申城几条干道的交汇处,百年来一直是交通要冲,所以有很多历史建筑和街区的留存。


大胜胡同在上海弄堂住宅中以环境幽雅、采光充足取胜,吸引了许多知识界、工商界中的上层人士居住。另外,由于它的胡同命名,早年还吸引了不少在上海的北方籍居民在这里买房居住。杨振宁与其家人就曾在此居住。与大胜胡同一墙之隔的华山303弄16号,是我国近代学界泰斗、辛亥革命元老蔡元培的故居。华山路303弄的弄口有纪念石墙。


在49路常熟路华山路站点的斜对面(东北方向),有一排外立面颇具特色的建筑,这是沪上为数不多以“胡同”冠名的住宅区——大胜胡同。该住宅区建造于20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照片摄于20世纪70年代末


大胜胡同的深处还隐匿着一栋豪宅,上面两图是今夕对比


大西路33号海格大厦老照片,这里曾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德侨的活动中心,1989年拆除,原地建造国际贵都大饭店


7

常熟路 淮海路 宝庆路

49路继续沿常熟路向淮海路方向行驶,这一段两边会经过几条小马路,巨鹿路、安福路、长乐路、延庆路、五原路等,周边有许多老洋房、各种精致小店和别具特色的餐厅。


巨鹿路、常熟路、富民路周边花园洋房住宅


20世纪30年代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善钟路(常熟路)口北望,右侧的瑞华公寓非常显眼


今瑞华公寓外立面,原名赛华公寓,位于常熟路延庆路口,1928年投资建造


与瑞华公寓相邻的还有一处历史保护建筑,常熟路157号,中国福利会旧址所在地,是一栋建于1938年的公寓建筑,有着现代风格兼具装饰主义特色的建筑。再往南的淮海中路常熟路口东北角,又是一栋体量巨大的公寓建筑——淮海大楼。


今淮海大楼外景及内廊,1931年浙江兴业银行投资建造,20世纪80年代时又加盖两层。电影老前辈柳中浩、汤晓丹曾居住于此


1927年拍摄的法租界宝建路巡捕房警员宿舍(上图),1915年法租界公董局在宝建路1307号(今宝庆路1号)设宝建巡捕房(1931年改为福熙路巡捕房,中图所示)。现为爱美高大厦


8

衡山路 乌鲁木齐南路

49路在衡山路、岳阳路以及乌鲁木齐南路建国西路这里上行与下行的线路稍有差别,但相距不远。乌鲁木齐南路衡山路站正好位于两路相交口的西南角,这里周边有三处较为知名的历史建筑。紧靠站点的有两处,分别为贝当路(衡山路)巨福路(乌鲁木齐南路)口原法国体育总会之游泳池( Association Sportive Française — route Dufour),建于1926年,解放后成为常熟游泳池,后又成为徐汇网球场及徐汇区体育总会(乌鲁木齐南路64号)的一部分。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法国体育总会游泳池


与国际礼拜堂一路之隔的也是一栋知名的历史建筑,原美童公学旧址,建成于1923年


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美童公学校园


49路下行方向会沿岳阳路经由桃江路再转回衡山路宝庆路。在位于东平路、桃江路、岳阳路和汾阳路交汇的三角花园中有一尊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铜像,从矗立之日算起,已有八十个年头。该铜像始建于1937年,由当时的旅沪俄侨为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集资建造。上海沦陷后,雕像被侵华日军掠走。1947年2月再建时,采用苏联雕刻家多玛加·掌基的作品。1987年8月,第三次在原址重建的铜像,是由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教师齐子春、高云龙共同设计创作的。


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第二代普希金铜像


49路下行方向在岳阳路建国西路也设有一站。此处有一片极具特色的石库门聚落——建业里。它是沪上后期石库门建筑的代表,门牌号为建国西路440弄至494弄,两层混合结构楼房,占地1.8公顷,居民房254单元,实际建筑面积约20400平方米,由法商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于1930年建造,当时取名叫建业里,1955年人民政府接管后仍用旧名。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建业里岳阳路弄口


9

中山医院 枫林路 斜土路

跨过肇嘉浜路向南,49路就进入了另一个特色区域,这里沿途医院密集,包括有中山医院、儿科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等。


上海肿瘤医院建于1931年,1937年迁入现今位置。1954年更名为肿瘤医院,曾是隶属上海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现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儿科医院建于1952年4月17日,由西门妇孺医院分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和中山医 院儿科合并建成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学院,并于1955年6月1日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后随上海第一医学院更名而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当初以位于肇嘉浜路西门妇孺医院分院(妇产科医院)为院址,并于1954年7月迁入现址枫林路183号。现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中山医院,1930年由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募款筹建。1936年,枫林路院舍正式落成,以纪念孙中山而定名。图为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一号楼旧影


枫林路周边,曾经还是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重要基地,曾经叱咤中国影坛的明星影片有限公司就曾经落户此处。该公司摄制了《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优秀影片。1937年抗战爆发后,生产陷于停顿。翌年,总厂又毁于战火,被迫停业。 该公司从成立到结束,历时15年,共拍摄无声故事片142部、有声故事片50部、动画短片13部、短纪录片30余部。曾创办《明星》《明星特刊》《明星月报》《明星半月刊》等杂志和明星影戏学校。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枫林路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正门


10

中山南路 上海体育馆

49路途经中山南路这段设有东安路、天钥桥路、宛平南路等站点。中山南路历史上分多段建设,时间跨度从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49路途经的是中山南二路,在徐汇区中部。东起瑞金南路,西至漕溪北路。长3900米,宽21.0~43.0米,车行道宽11.5~35.0米。

 

1952年改名龙山路。1960年将龙华路中段(日晖港至东安路一段)和龙山路东段合并,称今名。沿路有江南、日晖、东安、华侨、天钥、宛南、龙山等新村,周边有不少中学、公园、影剧院。20世纪90年代开建高架路,成为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钥桥路是徐家汇地区的一条重要道路。该路由原上海老城区重要河流——肇家浜上面的天钥桥而得名。

1938年上海地图,标注的天钥桥及天钥桥路


49路进入终点站前,会经过一片体育场馆聚集的区域。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以及上海体育场。其中前两座场馆还设有站点。此处距离人民广场8.5公里,用地范围东临天钥桥路,南至中山南二路,西为漕溪北路,北邻斜土路、零陵路,面积35.42公顷。早在1959年首届全运会前夕,上海市计划建造万人体育馆,可是施工在开始后不久因故中断。1972年提出重建,由市规划院负责规划设计,规模参照北京首都体育馆,定为1.8万人,于1975年8月建成。


11

欢迎再次乘坐49路

49路在穿越了大半个中心城区之后,会在此进入漕溪路公交枢纽,这里也是沪西重要的交通节点 ,城市门户。


这一趟路程,沿途各种风情穿越一个多世纪,将上海的城市魅力尽显于眼中。



资料:市方志办@方志上海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