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我想知道女生那边写的是什么 ·  2 天前  
青眼号外  ·  2025,美妆“首店潮”加速! ·  昨天  
大庆晚报  ·  不要捡!不要捡!已有悲剧发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我们是朋友,不要那么计较!”职场杀熟无处不在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1-04-20 12:00

正文


  • 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 作 者 李亚男


最近,“10家平台承诺不用大数据杀熟”的消息引起热议。


美团、饿了么、携程等 互联网平 台签署了承诺书,声明不会利用数据优势“杀熟”。



有网友指出:大数据杀熟一直都存在,终于有人出来承认了。


其实,“杀熟”的何止是大数据,职场中也经常出现。



职场杀熟场景有哪些?


职场中“杀熟”场景多样,可能来自公司,也可能来自同事。


1、“再熬熬就出头了,这次把机会让给别人吧!”


近几年,薪资倒挂逐渐成为常态。

除了我们常见的因为市场薪资水平导致的新入职员工倒挂老员工以外,还存在另一种情况的薪资功劳倒挂。


这种情况多发于职场老员工,兢兢业业很多年,但是一提升职加薪就被无形中婉拒,还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员工继续卖力工作。


苏菲就是这样的例子。


她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八年,部门内部的大项目都是她来跟,也因为几个成功案例让自己的部门总监多次得到总经理的表扬。


当部门副总监的位置缺人时,苏菲认为自己是不二人选。


但是总监却单独找苏菲谈话,说苏菲一直是自己最信任的人,项目经验就是自己最好的背书,会把接下来最好的项目交给苏菲来做,不需要这个职位来贴金,让苏菲把这个职位让给比她晚来几年的同事。


在一家企业待得久,沉没成本就越大,遭遇杀熟时一旦有类似精神许诺,就很难做出抉择。


2、“我们俩关系这么好,你不帮我谁帮我呀?”


有人说,学会拒绝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在职场,学会拒绝非常重要,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仗着信任基础,滥用“杀熟”技能。


小小是一名财务人员,和她同期进公司的同事日常关系很好,一起上下班,一起合租。因为比较熟,小小对同事的帮助请求也是有求必应。


但是,小小发现这种状态愈演愈烈,同事甚至经常直接让小小帮忙分担她的工作。


看到小小犹豫不决的时候,就会说“我们关系这么好,你不帮我谁帮我呀”,这经常让小小难以拒绝。


职场中过分索求帮助的情况很多,很多人为了同事关系会一再忍耐,但是忍耐不会换来好的境况,只会助长“杀熟”同事的气焰。


3、“我们是朋友,不要那么计较!”


比起过分索求帮助来,道德绑架式甩锅更令人厌倦。


明溪在公司乐于助人,同事经常找她帮忙。


有一次同事A有一个报告做不完,让明溪帮她完成。结果同事书写的内容中有一处错误,领导怪罪下来的时候,同事竟然把责任推到明溪身上。


事后,同事找到明溪说:“我们是朋友,你不要太计较了,一处错误谁承担都一样的。”


这种绑架式的甩锅就像冬天的冷水,能够浇透整个职场生态。


职场广阔,杀熟普遍,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清关系,不以人情信任为枷锁,也不以此为依靠。


保持理性和独立思维,方能赢在职场!



如何避免职场杀熟,赢在职场?


抵制职场杀熟,是保护自己,也是在净化整体的职场生态。


1、善于呈现业绩,表达付出


如果在职场只会埋头苦干,而不注重呈现业绩,自己很可能会在众多岗位人员中被埋没。


《三十而已》中的钟小芹就是例子,她是典型的“便利贴女孩”,被同事随叫随到,但是在工作中也没有突出表现。


罗振宇说过:“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是由写作和表达构成的影响力。”

对于自己的工作业绩,更是如此。


以呈现业绩为主要导向,适当表达自己的付出,以免出现被功劳倒挂的现象。


当然,除了呈现业绩以外,还要保有自己的职业底线,不能无限制地接受来自企业方的“杀熟”行径。


2、保持清晰人际边界,避免信任宰割


《相处的艺术》中对于边界感的描述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定。

职场关系要维护,但是也要清晰人际边界。


心理学中有一个“刺猬法则”,在寒冷的冬天, 两只刺猬 互相取暖,必须保持一个适中的距离,才能避免刺伤自己。


职场关系就像取暖的刺猬,只有保持好距离,才能不被过度消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值,要将边界值随时亮出,不被无边界者任意宰割、随意践踏。


3、理清责任,落实合适责任人


同事的忙有些能帮,有些不能帮。


有些不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该理清责任,落实相应责任人,出现问题也利于追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