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玲珑
玲珑汇聚了大量好看又有趣的女孩儿。在这里,有帮你提升自我的各种干货技巧,有让生活更幸福的精选好物,还有乐于分享的达人。玲珑陪着姑娘们一起,创造更美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51好读  ›  专栏  ›  玲珑

我结婚了五年,也单身了五年

玲珑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4-23 12:02

正文


作者 |爪赛赛

口述 |西西(应被采访者要求 ,此为化名)


(1)


自我介绍真是件让人犯难的事,我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我是一个80后女生(或者应该叫中年女性),成都人,家里是各种医生。不过我从小学习不咋地,性格也比较张扬暴力,常在学校惹麻烦;可是后来出国误打误撞,一路念完了博士,如今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传播学副教授。


最喜欢的食物组合是咖啡+老干妈夹馒头,喜欢猫也喜欢狗。可惜四年前开始对猫过敏,所以现在都买日本人民的卡通猫放沙发上,回家摸摸就当撸猫了。


上学的时候喜欢grunge、R&B和rap,但现在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梵文和藏文上。不过我也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现在经常一边改论文一边哼藏文rap. 


除了这些不温不火的反差之外,可能就是我的婚姻模式比较好玩吧:我结婚五年同时也单身五年。我不太喜欢开放关系这个说法,给自己瞎编了个名字,常说自己是一个已婚单身主义者。



(2)


我和我现在这个伴儿,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新生大会上认识的:当时这位仁兄整个人蓬头垢面,白色T恤上各种奇怪的颜色。


我好奇问了一嘴,原来他是学天体物理和微观生物的。奇怪的颜色都是实验时留下的污渍,洗不掉,但也不觉得有必要换衣服。


这位书呆子和我分分合合、折腾了五年的前男友是完全相反的类型。我那位前男友帅得掉渣,两个人谈恋爱也搞得惊天动地。


所以也许是掉入了某种套路,我给他留下了联系方式,又出去吃了几次饭,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谈起恋爱了。



我的这个伴儿,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在恋爱上,最激动的时候基本都是在讨论他专业的时候。不过他对我很好,一次我生了场大病,在急诊室里躺了好几天,一直是他陪着我,尽管当时我俩还没正式确认关系。


(3)


所以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我俩要结婚呢?


因为在美国结婚,保税买保险之类的都有经济福利政策——所以说美国人的单身歧视也挺严重?


不过这其实是婚后发现的,真正原因是想成为彼此的家人。


我这人是外热内冷,尽管和上一任消耗极大,但真要说起来,对每个人的真挚热情最多维持三个月。随着年岁增长,加上人类学调查做多了,渐渐觉得儿女情长的小爱意思不大。


但是对于拥有一个新生家庭,我还是有向往的。我们这一代和父母的沟通成本比较高,但人生里总有些重大决定,需要可靠的人给予你支持。


我觉得人多多少少需要一些社会束缚,要不然容易慌乱;但是接受了婚姻这个「社会结构」,不代表你整个人就要被它定义。这份镣铐下的自由,我还是挺享受的,感觉安定感和自我放飞都同时实现了。


我自己有空间、有时间、也有经济基础和自己爱做的事;然后同时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在地球另一边让我牵挂,感觉真的挺好。


(4)


说完了已婚的部分,来说单身吧。


我们现在两个人都是全世界奔跑。我自己是在中国三个月,美国三个月,剩下的时间会要去到非洲,或是哪里需要我就去到哪里;他则是美国、日本、欧洲来回折腾。我们俩每天都会沟通,具体见面的话大概一年四次吧。


我和他的约定是,如果有喜欢的人,依然会去尝试;我自己是双性恋,他也知道。在和任何人交往之前,我都会明确告诉他/她我已婚。


最大的烦恼来自于我是独生女,家里还是希望我早点生孩子。不过至今我还扛得住,过一年是一年呗。



(5)


一直有周围人觉得我这份潇洒有点可疑,但我真的很少担心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他们要是不相信,我也没办法。


我印象里唯一一次的不安全感瞬间是刚恋爱的时候。当时是新年前夜,我俩本来一起过,晚些时候他说要和自己的朋友去玩,问我要不要一起。我当时不想去,结果他问我「要不你自己回去?」我一下子就来火了,赌气说「可以」,但其实就是被动攻击。他后来和我道歉了很久,说是自己没文化,以为我「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但时间长了,信任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那么在乎他本人了。这点说来听蹊跷,我俩都挺自我中心的,说好听点就是「人格独立」呗。


我更多时间是在感恩,感觉再也不可能遇到另一个人,和我维持这样的关系了。


(6)


这就要说到想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了,感觉它能更好解释我俩的这种关系: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我与你》。这是我在博士一年级念社科理论时读的书,也算是学届经典了,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作者:  [德国] 马丁·布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陈维纲


《我与你》只有100多页,英文版也挺好读,但是中文版本翻译得挺神叨的,也许是译者希望大家能够花更多心思研读文本吧。布伯自己对《圣经》的翻译也很晦涩。


但其实表达的意思不复杂:马丁·布伯觉得这世间有两种关系,一是「我-你」,二是「我-它」。当我们带着预期去和他人相遇,那对方注定只能沦为「它」;而当我们放下预期,用自己的本真与另一个个体相遇时,关系就能变为「我-你」。不过整本书写得非常美,认真读完一定能感受到灵魂升华。


在书里我最喜欢的了两句话,一是「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此乃我们命运中不堪忍受的怫郁」。用世俗世界的语言,大概就是电光火石的爱情很美好,但不会维持很久。


二是「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这也是对第一句的解药。我的这个非传统婚姻,也是为双方制造不断遇见与被遇见的机会。


当我们把自己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时,会觉得那些五年十年规划挺没劲的。所以我想每个个体能做的,就是抓住我们能抓住的,同时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吧。


更多情绪管理干货,请关注K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