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巴菲特的投资情绪为何如此稳定?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中国人,正在大量涌入土耳其 ·  3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融资需求待提振,债牛格局未改—— ... ·  1 周前  
格上财富  ·  为什么美国人消费高,中国人消费低? ·  1 周前  
格上财富  ·  经常感到心情压抑?或许是这个原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缅怀|刘晓光的光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1-17 21:02

正文


作者:小外

来源:小外(ID:waiweibiji)



2017年1月16日晚间,首创集团前董事长刘晓光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深感痛心,特此推送一位资深地产媒体人在去年12月6日的一篇旧文,以表哀悼。


“人生苦旅踱步,终似一缕春风。”是刘晓光最喜欢的一句诗。作为地产圈公认的老大哥,心中有光的刘晓光,一定还有许多话要讲。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就着这篇搁置半年的旧文,送给和他一起走过的地产人。





地产圈之外,很多人知道王石,却未必知道刘晓光。事实上,见到刘晓光,王石也要敬三分。地产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台上一回事儿,台下又是一回事儿。说起圈子为王,我们可以脑补一个画面,老一拨的地产圈群英会上,王石、刘晓光、冯仑、潘石屹、任志强等一众地产大佬聚起来。论起江湖地位和口碑,大家都算眼明心亮。有人说刘晓光这一生,可以说是“半是失意半是成”来形容,做成的事情太多,未竞的事情也太多。扎根政商三十载,太多故事从眼前滑过。一个熟悉刘晓光的地产大佬曾私下里感慨,倘若刘晓光掌管了万科,门口就不至于出现野蛮人了。


深耕楼市三十载,风云变幻间,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带领首创从亏损到资产总值达1600亿元,旗下5家上市公司,不得不令人竖起大拇指。据刘晓光回忆,他在担任计委商贸处副处长时,案头总是堆着太多需要审批的单子、文件。有一天,忙到半夜两点,刘晓光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手里的项目再不批,就做不成了。”


“这个项目需要投资10个亿,你有吗?”


“你批了我就有。”


刘晓光签完字,那个人兴奋得差点跌一跤,他就是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在政府工作的这段时间,偶然认识了潘石屹等下海较早的企业家,这段经历由此奠定了刘晓光在地产圈的江湖地位。



在媒体人眼中,刘晓光是一个混不吝的人,常眯着眼睛语出惊人,又或深陷在自己的逻辑里。


有次采访,叶加对着刘说:“刘总,我后来去中宏啦!”


“搜狐?张朝阳那儿啊。”刘晓光漫不经心的应付着。


“王永宏那儿!”叶加轻声解释说。


“我不管你了啊,自己坐。”刘晓光斜着身子,对旁边人打了个招呼,回转身自言自语,“搜狐?搜狐不错!”


“不是搜狐,是王永宏。”叶加耐心的解释着。


“哦,王永宏啊,王永宏这小子挺厉害。”刘晓光这才明白过来。


短短几句对话,恰好烘托出一个万事在心和大事儿不晕小事儿晕的刘晓光。别看他表面漫不经心,脑子里经常盘算着很多事情,常常是四五件事情在脑子里跨界的想,根本停不下来。哪件事情想通了,他的眼睛就亮一下,然后立即着人去办。在北京政商两界耕耘了30年,刘晓光不仅是京派开发商的代表人物,也是最具有时代标志的地产大佬之一。许多年来,经过他眼前身边的人,好比是不同场景的更替,不同人事的变幻,却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大话地产。他只当成,一出好戏来看。



在一些重要的地产会议上,运气好的话,你偶尔会撞见身体欠佳轻微中风的刘晓光,衣着随意,举重若轻的指点着楼市,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我今年60.8岁了,别人退休都会松一口气,我却不行,很多事情只有退休之后才能做,我得抓紧时间了。”去年的一次活动上,刘晓光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拿出一个名单给我们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他退休后的职务和身份。


“我从心系首创变成心系中国了。”


“是得去调养一段时间身体了。”刘晓光一边皱眉,一边扶了扶腰上的皮带,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把脑子里筹划的事儿一件一件的快点弄完。或许是年龄大了,他习惯把皮带系在腰线以上,说话的时候,会随手拉一拉腰带,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让声音保持平稳。退休之后的刘晓光脑子里想的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谋划一个更大的宏图。“别人不愿意退休,我愿意啊,好多事在首创不能做,退休就可以做了。”


“不过如果再让我下海,就有点困难了。现在社会基本比较公平,谁的思想解放,谁的观念创新,谁就能得到发展。一个企业家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他肯定会死亡,只是早死和晚死而已。”



2003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光来到了阿拉善沙漠。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躺在沙漠里,开始了仰天闭目地思考。从一个权力拥有者到一个请求权力的商人,成就了刘晓光举重若轻的个性。这一点,在阿拉善这件事情上可见一斑。阿拉善是由8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包括刘晓光、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戴志康等大佬都参与了。“你们要不做这事,以后甭找我,咱们也没有什么朋友可言。”五十出头的刘晓光给身边的地产大佬下了军令状,率先挥起了阿拉善的大旗。阿拉善的初衷是从防治阿拉善沙尘暴开始,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创始会长,刘晓光功不可没。


一做就是十几年。2015年11月7日,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阿拉善公益机构换届选举,整个会场人气爆棚,候选人个个血脉愤张。但在这一天,最落寞的人却是刘晓光,因为他被罢免了选举资格。最高兴的人则是冯仑,因为对他来说,虽然在过程中和刘晓光闹了点别闹,但还挺成功。为什么要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用冯仑的话来说,这是对民主的尝试。


阿拉善换届前一天,王石给冯仑打电话,问有几个人参与选举会长,这些人都怎样?冯仑说,第一,有人报名,而且报名的人都不错;第二,究竟谁当会长,我也不知道。王石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说最后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放下电话以后,王石和冯仑松了口气,他们用十年时间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终于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了。冯仑怕刘晓光不平衡,还不停的劝他,干十个首创,也不如做一个阿拉善,你就安心退休吧。言外之意是,您就好好在笼子里呆着吧。


刘晓光一看也只好笑了,“我一个人被关进了笼子,大家都从笼子里出来了,世界变得更美好。何乐而不为?”于是,刘晓光安心的眯着眼睛在笼子里看起了大戏。被关在笼子里之后的刘晓光,发现笼子外面的人还是和他一条心,真心地支持和拥戴自己,也就释然了。一直以来,阿拉善是刘晓光的精神伊甸园,也是刘晓光的光。12年来,阿拉善教会了刘晓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课是让他懂得了民主可以使大家团结起来做事。


阿拉善的事情刚刚落下帷幕,王石和冯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谁想,一个转身,刘晓光又从笼子里出来了。他退休了。“出笼”之后的刘晓光像一头困兽,四处转悠。频频对着几个地产大佬示威说,谁也别想再把我关进笼子里了。于是,王石和冯仑他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刘晓光重出地产江湖。“是时候做点子事情了!”自比为国企追梦人的刘晓光离开体制,颇为踌躇满志了一阵子,也曾一度出现在此前不便出席的论坛,并公开的谈起了房价。此时的刘晓光,已经看淡了名气、财富和成功,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几十年的商业“苦海”让他变得圆融,豁达,审时度势了。



利益纷争的地产圈,刘晓光始终明哲保身。风云变幻几十年,有一个场景很多人记忆犹新。2004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舌战群儒,惹得有些人不高兴了,还多亏了刘晓光这个“灭火器”。当时,任志强摆开架势欲“放炮”,刘晓光提醒他说,“咱们不是说好了不批评别人么。”这才让任志强随后的话语变得缓和,甚至颇感委屈地辩解,“我又没点他们的名字。”


在利益于人情并重的地产圈,眼明心亮的刘晓光很少公开批评某人或某事。或许正因为此,才能够被各种不服的任志强尊称为地产的大哥。但在他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诗句中,出现了多次毫不客气的批评和对体制的反思。几十年来,刘晓光对地产的关注和忧思从未停止。退休以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家国天下的刘晓光已停不下来。2014年3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5年经济形势依然不太乐观,宏观经济面临经济“新常态”,大型企业也会面临严峻挑战。或许是从阿拉善的生态环境进而关注到中国城乡之间的人文生态环境。刘晓光发现,他需要做一件比阿拉善重要十倍的事。出笼之后的刘晓光,脑子里早筹划好了一盘大棋,那是一盘让富人和穷人之间握手言和的大棋。


“人生苦旅踱步,终似一缕春风。”是刘晓光最喜欢的一句诗。作为地产圈公认的老大哥,心中有光的刘晓光,心中“大棋”悬而未决的刘晓光,一定还有许多话未讲完。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