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转给你看一篇干货!
为什么
数码产品都是炫酷风格?
为什么产品图放了代言人点击率反而下降?
文案放左边点击率就高了?事实并非如此
文字放大真的会提升点击率吗?
带着这些问题,咱们来看下王瞾大佬的最新研究。
本文来自站酷网王瞾的文章,已经过授权
https://zeoland.zcool.com.cn/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青木克宪说过:
“广告设计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吸引眼球。”
个人认为这句话不管是线下线上皆可适用。而且当今
手机端使用环境的多样化,意味着用户可能会受大量不同类型信息的轰炸。
如果想要提升广告点击,那
我们的广告必须在
2秒内
脱颖而出
。
我认为好的广告需具备以下4个维度:
符合人的认知惯性
——不能过于天马行空,造成用户认知困扰;
识别成本低
——尽量让用户在2秒内完成阅读并理解内容;
满足人性需求
——懒(识别成本)、贪(低价优惠)、虚荣、爱美等;
视觉美感
——设计的基础
好的广告至少具备1到 2条,这样才能够引起用户的兴趣,促使他们点击。
我们AB测试来验证
根据设想的目标,我们决定利用平台的首页广告来做
AB测试
,以验证我们的设想是否正确。
什么风格点击最好?
手机、3C类采用数码产品常用的暗色渐变、强光感环境
(所谓的酷炫风格)
点击更好;包括电脑类同样是酷炫风格更好。
为什么数码类炫酷风格点击高?
因为长久以来大多数码产品的品牌方、平台或商家,都倾向于采用类似的风格为产品烘托科技感的氛围。
而用户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认知教育后,自然也更认同酷炫风格是更适合数码类产品的。
于是大部分时候用户第一眼看到类似风格的图,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个卖数码产品的广告。
这在一定程度下也降低了banner的识别成本,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get到广告内容,并决定是否需要点击了解,从而挽留了部分因为设计风格而流失的用户,因此点击率也相对更高。
暖色系的实拍场景,更适合快餐类
主要原因也是认知惯性,快餐类长期使用精美的食物实拍做广告设计,而精美的食物照片显得更加诱人,让人更有食欲,这同时也满足了人性的需求
(食欲)。
因此插画风格虽然看起来更新颖,但点击率却没有传统做法来的高。
商品与代言人
手机类用代言人会引起反效果!
最初我采用了荣耀play及它的代言人做测试,发现代言人的点击率远不如单纯展示产品。
于是我怀疑是否跟代言人的人气有关?
而后又继续做了三组测试,分别采用了当红偶像,得出的结果却仍然是展示产品点击更好,这就很有意思了。
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其他平台以及手机品牌方的banner其实可以发现,这类banner基本上主打产品的性能、功能、外观造型等卖点,少有直接使用代言人做banner的。
归根到底其实是手机类的
用户更关注的是手机本身的功能,而不是代言人是谁。
代言人更多情况是配合品牌方的宣传策略,
在提升产品品牌形象上做贡献
。
另一方面,在手机类的电商banner中使用代言人也降低了产品的识别性,使banner的识别成本提高。
为什么服饰类用代言人能提升点击?
在服饰类的测试结果却正好相反,代言人是能更有效提升点击的。
因为代言人能更好地衬托服饰的形象气质,更容易让用户代入自身,想象出一个更美好的自我。
同时明星总是处于潮流的尖端且饱受关注,他们的穿着打扮更会引起大批人的追捧,因此明星同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追求美的门槛
(如照搬明星的穿搭形式)
,满足了人性中“爱美”的需求,所以更加吸引用户。
合成与街拍
关于服饰类banner,用街拍图和把人物抠出来做合成哪种更好?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到的结果是绝大部分
用户都更倾向于街拍图,而实际点击结果会怎样呢?
很意外吧?
点击结果与调查报告是截然相反
,合成banner的点击率反而比使用街拍图的更高。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首先,
造成问卷调查与实际点击结果相反的主要因素是
阅读环境的不同。
真实的banner阅读环境是在app端,app端碍于手机屏幕的尺寸,所展示的内容是非常受限,这就要求我们的图片信息必须非常简练且便于识别。
而街拍图有丰富的场景细节,在移动端广告中这些细节反而会干扰用户识别主要信息
,因此点击率自然会比干净简洁的合成图更低;
而调查问卷则是一个相对更稳定封闭的环境,用户有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来判断图片在视觉上带给自己的直观感受,因此问卷调查得到的是相反的答案。
版式结构
左边放文案/还是放商品哪种点击会更好?
测试结果显示手机类新品广告是左边放商品,右边放文案的效果更好,具体原因是什么?
我们可以先看看其他类目的测试情况。
其他类目包括服饰、美妆、珠宝、腕表、箱包以及虚拟类等等,均是左边放文案,右边放商品点击更高。
这时我们再看看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有一个前提,人类的阅读惯性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一个过程。对应我们的banner来说,自然是左边区域的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接收得到。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再看回案例。
首先左边是推新品手机的广告,手机类有什么品牌,有什么新品上市,关注这块的用户都比较了解(品牌方早已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这时先看图就知道是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左边放商品的识别成本更低,于是点击会更好。
而其他类目或卖场活动由于品牌十分繁杂,缺少知名爆款,用户其实是很难会被商品图吸引的,用户更多是先看有什么优惠,然后再进去看看有没自己喜欢的。
这时候左边放文案的识别成本更低,点击也就更高。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类目的用户诉求不同,应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决定版式形式。
商品展示形式
手机类展示局部的效果更好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展示局部有利于体现产品的渲染细节、突出品质感;
另外从设计构图上来看,局部展示的广告画面更加饱满、稳重,视觉中心更突出,冲击力相对更强,自然更加抓眼球。
轻奢类手表用场景摆拍效果更好
精美的摄影图能让该类产品显得更有档次。
同时在结合十分优惠的利益点